五大特征 五点预判 深入研析后疫情时代食安与健康着力点
以“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为契机,分析研判后疫情时代食安局面,持续加强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公众科普,促进食品安全由被动的危机应对转变为主动的风险预防,日前,由中国科协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 “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办。
会上,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邵薇以“识变局 应时局 创新局”为主题,对2022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整体形势进行了分析。
邵薇表示,持续了三年的疫情对全球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聚焦到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对近三年以来的28个热点解读进行了分析,呈现出五大舆情特征:
一是疫情倒逼产业革新和升级。在疫情背景下,尽管行业的整体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但产业革新的速度和幅度也是前所未有的。新的消费需求、新的技术支撑、新的业态环境,应运而生,近三年超过20%的热点聚焦“新需求、新技术、新业态”。
二是疫情深刻影响着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方向。近三年,14%的热点聚焦到疫情上,从疫情与食品安全的关联、对产业链(主要是冷链)的影响,到疫情下人们对免疫力的关注,对疫情防控新阶段饮食健康的需求等,深刻地影响着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方向。
三是国家战略和政策法规利好食品产业发展。近三年,18%的热点聚焦到国家战略、相关政策和法规标准上。包括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确立,大食物观的提出,婴配食品新国标的发布,进出口食品新规和“限包令”的出台等。国家战略和相关政策标准的持续利好,推动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是聚焦食品安全主要风险。近三年,25%的热点聚焦到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微生物相关风险,其中以食源性疾病为主;产业链中的潜在风险;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风险,如食物过敏。
五是公众的认知水平与科学真相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近三年,21%的热点仍与公众科学认知水平相关,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食品添加剂,持续十几年热度不减;缺乏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基本科学常识;对标签标识等认知模糊不清。
基于对近三年热点的梳理分析,此次活动主办方对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注点提出了五点预判并指出今后改善食安与健康领域问题的着力点:
一是食品安全的顽疾问题将长期存在。从检出的不合格项目类别看,近两年较为突出的顽疾问题仍然是: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一类问题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也将严重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仍需继续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二是传统食品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尚存安全隐患。诸多传统食品产业为满足人们舌尖上的美味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传统食品的生产方法并非越土越好,需要人工制作与现代化生产并行。建议传统食品企业要梳理产业链中的安全问题,要用现代科技,实现从手艺到工艺、从经验到科学、从人工操作到智能控制的跨越。
三是互联网与资本催动产业迭代更新,食品安全隐患易被忽视。在直播带货等新销售模式带动下,网红食品层出不穷,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食品安全隐患。企业应加强对“代加工厂”的全程管控,谨防食品安全“空心化”,同时加强科技支撑、夯实食品安全的科学基础。
四是运用科技手段的食品欺诈问题亟须引起关注。随着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延长和科技创新的加速,新业态、新食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致使世界范围内食品掺假造假现象普遍存在。运用科技手段的食品掺假造假手段,更加隐蔽、复杂,已涵盖原料、工艺、产地、产品标签等各个环节,亟须引起关注,并从科技端做好应对的准备。
五是公众科普需从“扫盲式”向“引领式”转变。只有自己具备辨识谣言的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从对近三年来28个热点的梳理和分析,能够清醒地看到,对舆情风险的防控,其前提是扎实、有效地推进“和平时期的公众科普”,集结说清行业科学问题的“第三方力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续发出科学的声音。
排版、美编:王莎
审核:欧阳美华
1.
2.
微信公众号|中国食品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