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发布!有重大调整!

  今天(1月8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今天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

  

  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疫苗接种,加强药物和医疗资源储备,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强化疫情监测,加强重点机构、重点场所防护,制定相关预案,强化培训指导,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平稳有序实现转段。

  要关口前移,全链条、全要素、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加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做好健康指导、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地区防控,减少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努力实现压峰错时;有针对性提高老年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

  实施“乙类乙管”,不是放开不管,而是强调更加科学、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指导各地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根据“乙类乙管”及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相关部门发布了第十版防控方案和第十版诊疗方案。

  第十版防控方案主要有哪些方面调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解答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进行几个主要方面的调整:

  

  一是更新了疾病名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是监测预警。常态化情况下,主要开展病毒变异监测、个案报告、哨点医院监测、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城市污水监测等。应急情况下,增加核酸和抗原检测监测、重点机构监测等;

  三是调整检测策略。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社区重症高风险人员等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四是传染源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实施分级分类收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五是流行期间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在疫情流行期间,结合病毒变异情况、疫情流行强度、医疗资源负荷和社会运转情况综合评估,适时依法采取临时性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人员流动,减轻感染者短时期剧增对社会运行和医疗资源等的冲击。

  中国疾控中心: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为满足群众检测需求,《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各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担负起检测工作的领导责任,指导各地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策略,科学合理做好检测各项准备工作。

  

  一方面,要求社区保留足够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保证居民“愿检尽检”需求。各地要基于人口基数、疫情发展形势和居民检测意愿等因素,合理设置社区检测点,满足居民检测需求。另一方面,倡导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的群众自行开展抗原检测,零售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充足供应抗原检测试剂,保障可及性,满足群众检测需求。同时要做好抗原检测知识的宣传,帮助群众掌握抗原检测基本操作流程,确保检测规范。

  如何确保第一时间监测到病毒的变异?国家疾控局回应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知道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地变异,第十版防控方案提出动态监测病毒变异的情况,请问有哪些具体的手段保证我们第一时间监测到病毒的变异?

  

  对此,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回应称,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疾控部门进一步完善新冠病毒变异检测方案,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加强了入境人员、就诊患者、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采样送检和测序比对工作。在输入病例方面,加强了与海关的合作,在本土病例监测方面,每个省选择部分城市和医院作为检测哨点,对门诊病例、重症和死亡病例开展一定数量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采样和序列,实时动态监测新冠病毒变异的趋势,及时捕获新的变异株,并且评估其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疫情研判、检测试剂、疫苗药物研发及评价等提供科学基础。

  第十版防控方案中有关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提出了哪些事项?中疾控专家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中有关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涉及4个方面内容。

  

  1、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倡导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主动全程接种疫苗和加强免疫接种。

  2、对于符合条件的18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3、对于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在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满6个月后,可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提高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4、根据疫苗研发进展和临床试验结果,进一步完善疫苗接种策略。此外,方案也把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进一步要摸清他们合并基础疾病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进行分级,积极推动这些老年人的接种工作。

  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采取紧急防控措施?国家疾控局回应

  针对第十版防控方案提出可以采取紧急防控措施方面,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介绍,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时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要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同意,可以采取紧急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予以公告。新冠疫情暴发流行的时候也可以适时、依法、选择性的采取一些紧急的防控措施。

  

  雷正龙表示,我们在第十版防控方案里面列出了一些,包括暂缓不必要的大型活动,暂停大型娱乐场所的营业活动,博物馆、艺术馆等室内公共场所采取适量限制措施,严格管理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的场所,还有实行错时、错峰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者采取居家办公等措施,教育机构采取临时性线上教学等等。一旦疫情得到缓解,当地政府应该及时宣布紧急防控措施的解除。

  感染新冠病毒后多久可以接种疫苗?中疾控回应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大家非常关心新冠病毒感染后疫苗接种问题,请问感染后多长时间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如果通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确认了感染新冠病毒,在近期我们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是我们也知道,单靠感染新冠病毒产生的免疫力,多项研究显示,弱于感染病毒加接种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所以后续有些人按照现在的免疫程序需要接种疫苗。

  王华庆表示,根据指南规定,感染后接种疫苗时间间隔要不少于6个月。根据之前的监测和研究显示,6个月之内再次感染占比非常低。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后续涉及到感染和疫苗接种的间隔,也是我们疫苗接种过程当中免疫程序的一部分。随着疫苗研究的深入和疾病防控的需要,我们的免疫策略也会做相应的完善和调整,包括接种间隔。

  XBB致病力变强了吗?中疾控专家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从全球的角度看,XBB这个系列变异株主要是在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流行。

  

  从我们国家监测的数据显示,从2022年的8月1日,一直到现在以来,我们国家总共监测到了16例XBB本土的关联病例,他们都是XBB.1的进化分支。

  从现在的报告和研究来看,并没有观察到感染了XBB系列变异株的患者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增加,也就是它的致病力并没有发现明显增加。

  中疾控: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也要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老年人除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外,还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尽可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到了冬季之后,人员容易聚集,通风也会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呼吸道传染病会出现增多的趋势。

  王华庆谈到,对于老年人来说,除了感染新冠会导致重症以外,流感,包括肺炎球菌引起的相关疾病,也会导致重症出现。有很多研究显示,他们感染了之后会导致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像哮喘、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这些基础性疾病加重。

  王华庆建议,符合疫苗接种的老年人群,除了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外,也要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使得他们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何要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污水新冠病毒监测?国家疾控局回应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我们观察到第十版方案在监测预警方面增加了城市污水监测的有关要求,香港地区的做法对居民楼的污水进行监测,确定流行的区域。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采取监测城市污水的做法?

  对此,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司长杨峰表示,对居民楼的污水进行新冠病毒监测,可以更好发挥对所在居民楼监测预警的作用。

  

  杨峰谈到,香港通过社区污水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感染者的区域,再一步的追踪发现阳性感染者,进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应用于疫情早期尚未出现大范围流行的时候。在污水处理厂开展新冠病毒的监测,可以评估更大辖区氛围内人群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趋势变化,适用于更长时间和更大范围的监测。

  “在社区布点监测和污水处理厂布点监测,两者监测的目的各有侧重。”杨峰介绍,现阶段,我国内地的新冠病毒感染仍处于流行阶段,我们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污水监测工作,要辅助评估新冠病毒的感染流行强度、变化趋势等情况,为疫情的研判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热点推荐最新放假通知!禹州人上班时间有变!

  禹州市上榜首批国家级示范县(市)

  又一地发现XBB感染者

  最新通知,事关禹州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

  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