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漾濞县“六抓六促六工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一步向主线聚焦

云南漾濞县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任务,以“六抓六促六工程”为抓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前行,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

抓学习研究促知行合一,实施“以学促行”工程,不断加强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领导

强化思想引领。创新组织开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暨专家讲坛,与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筹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不断深化广大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把握。

持续高位推进。坚持从党和人民基础性事业的高度谋划推进创建工作,201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分别专题研究15次、18次。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双一把手工程”列入县委、县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常抓不懈的大创建工作格局不断巩固。

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县处级领导挂钩包保责任制,明确各乡镇和“十进”工作具体责任人,将创建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纪委监委重点监督执纪、人大政协监督评议的重要内容,构建了县、乡、村各级各部门责任明晰的创建工作网络。

抓宣传教育促全民参与,实施“培根铸魂”工程,不断增进全社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在县城主干道醒目位置添置国旗、悬挂中国结。建设常态化教育实体,打造“金脉红色教育基地”“滇缅公路抗战文化纪念馆”,推进苍山西镇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建设。大力挖掘、整理、宣传漾濞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在全社会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活动,拍摄《美名漾濞》微视频,创作《紧紧抱在一起》主题歌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度。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弘扬中华文化与保护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统筹推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二月十九节、核桃节等传统民族节日,融入各类学校教育、行业规范教育、村规民约及家风建设,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打造了“彝族刺绣”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鸡街乡被评为“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彝族刺绣)”,光明鸡茨坪村以“文化五张牌”为核心的“五五模式”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民族报》等多家国家、省级主流媒体杂志刊载,国内外50多个考察调研团队前来考察学习,其案例走进了各级党校现场教育培训的课堂。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漾濞故事”。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成立漾濞县融媒体中心,在《漾濞时讯》开设专栏,利用好漾濞电视台、漾濞广播、展牌展板等传统媒介和“掌心漾濞”“七彩云端”等新媒体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邀请省级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到漾濞实地采访,对创建工作情况开展集中式宣传报道。主动融入党和国家大宣传工作格局,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寻找最美笑脸”活动,建成漾濞脱贫攻坚展览馆,广泛宣传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共同发展和共同奋斗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民生福祉促民族团结,实施“雨露润心”工程,让各族人民在美好生活的不断满足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强惠民富民核桃产业。全县种植核桃面积达107万亩,人均拥有核桃树超100株,年产值近14亿元,全县94%以上的农户依靠核桃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全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核桃精深加工产品体系建设,核桃产业园初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条件,县域核桃油品牌“御福年”登上了央视和纽约时代广场,漾濞产品首次入围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

突出核桃产业立体效应。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森林覆盖率达83.97%,9个乡镇中有8个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4个通过国家验收,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子。打造核桃种苗繁育和人才技术培训基地,每年输出近万名少数民族群众到省内外开展核桃嫁接技术,发展核桃生态旅游,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吸引更多群众走出大山、更多游客来漾观光、更多企业入驻漾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越来越多、越来越实、越来越广。

彰显脱贫攻坚特色路子。2015年以来,充分利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挂钩帮扶的资源优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纳入创建内容,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创建工作“双融合、双促进”。利用省民族宗教委下拨漾濞13000余万元项目资金,以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为牵引,加大统筹协调和资金整合力度,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又体现民族自治地方特点特色,抓紧抓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引导各族群众在脱贫致富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抓“三交”工作促合和与共,实施“溪流入海”工程,不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

推进大漾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理市和漾濞县在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分工布局、生产要素市场等全面一体化,并列入全县“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大瑞铁路和大漾云高速公路建设,打造滇西中心城市半小时经济圈,核桃等产业协同融合发展,漾濞一中与大理下关一中实现集团化合作办学,建设600余公里苍山大环线国家步道,大漾一体化发展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大山、融入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美丽县城和园林城市建设,实施县城提质扩容工程,组建核桃管护公司,推广核桃托管模式,建成15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大厅,吸引山区少数民族和外地人口到县城就业创业、居住安家。为确保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到发达地区创业就业,依托上海市崇明区、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选派少数民族乡土人才参加沪滇合作培训,让少数民族群众见世面、增才干、鼓腰包。

搭建各民族情感沟通的平台桥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组织部门、乡镇之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学”,推进创建工作互观互检常态化。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举办“火把节”“刀杆节”“核桃节”等节庆,将这些活动、节庆打造成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把深化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文明单位”创建主要内容,创建省州“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漾濞达到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着力抓好社区服务工作,全县唯一的社区居委会——仁民街社区以提升服务为核心,以党建带团建,着力开展失地农民服务、流动人口服务、空巢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残疾人等特殊居民服务”五项工作,先后获“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等多项荣誉。

抓制度建设促能力提升,实施“固本培元”工程,不断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

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制度体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依法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建立健全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工作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关于扎实推进漾濞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25份系列文件,搭建创建工作的“四梁八柱”。修改完善《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研究起草“在全县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定”,将制定出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施条例”列入“十四五”民族立法规划。

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良好局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民族事务治理常态化,在全县9个乡镇配备统战民宗专干9人,确定村(社区)信息员、网格员66人,建立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机制和人民调解组织,健全综治、司法、民宗等部门积极参与的联合协调处理机制,着力抓好民族宗教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保障基层和谐稳定。1985年自治县设立以来,全县没有发生过一起涉民族宗教问题的群体性事件。

抓典型培育促示范引领,实施“领头雁”工程,不断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工作体意识工作的创建格局

坚持全域创建,持续树点扩面。在国家“七进”基础上,拓展延伸到村组、农户、窗口,制定相应措施和指标,针对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不同特征,找准找实切入点和结合点,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工作。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创建工作线下“覆盖”向线上“赋能”拓展。自2013年全面开启创建工作以来,漾濞县被命名为第一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还成功创建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4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特色村),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县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全域创建格局不断强化。

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提质增效。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巩固提升工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平坡镇,始终把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与其他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着力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党旗飘起来、身份亮出来、先锋模范显出来”教育实践活动,8个民族同唱一首“和谐歌”,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多地多部门频繁到平坡考察、学习、调研,创造形成了可复制的、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效应明显。突出“一带一圈一联盟”示范创建(茶马古道和滇缅公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金脉红色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圈、核桃产业协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联盟),加快“一馆一场一街”建设(苍山西镇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人和广场、东片区三十六米大街),彰显中华文化内涵,赋予新的时代价值。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每年组织乡镇、村委会、县级机关代表进行民族政策理论知识学习竞赛,利用“问卷星”APP开展问卷调查,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云南网通讯员 云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