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助学金名额太多,容易引发学生矛盾,建议这样改革

  当下,国内各大高校都在开展2022年的国家助学金评选工作,要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实际的评选过程却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名额多过居然成了很多辅导员烦恼,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听听一线辅导员老师怎么说。

  

  首先,现在的国家助学金评选已经不需要申请学生提供任何的佐证材料了,也就是说学生认为自己平贫困的话就可以申请,这就给学校的认定工作带了很大的难度,所以一旦认定不准确就会造成学生的不满,甚至会出现学生之间的矛盾,所以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一套认定的细则,但是在实际评选工作中,也难免出现认定不准确的情况。

  

  其次,按照相关的部门的规定,大学生助学金的评选比例在20%左右,很多人认为比例越高越好,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实际评选中有些班级和专业申请的人数比给的名额还多,这就造成了有些班级和专业为了不让名额外流,本来不困难的学生也申请助学,甚至出现了助学金平分的情况。

  

  再次,关于助学金的金额,按照现行的助学金档次分为三个档次,三档助学金4000元每年、二档助学金3000元每年、一档助学金2000元每年。实话实说,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4000元的助学金或许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经济问题,但是力度还是太小了。

  

  最后,辅导员们总结了一些相关问题,有如下建议,一方面能够提供佐证材料的同学还是应该提供一些证明,这可以让老师更为直观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另一方就是减少助学金的名额,加大助学金相关档次的金额,例如三档可以加到6000元——8000元,这样可以让真正困难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安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助学金发送给真正困难的学生。

  对此,各位网友您怎么看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