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新高考后可以自主选科,别尝试“史化生”组合,学长真诚劝告

  在2021年我国的部分地区,实行了新高考模式。也就是“3+1+2”的新高考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高考科目可以自主选择。虽然去年是第一年试行,但是成效显著,今年依然沿用。

  新高考模式综合了文理双科,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进行组合。这样的高考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让不少高三学子有了得高分的机会,不过经过第一年试行,有些问题显露了出来。

  

  在新高考的模式中,共有十二种组合。怎么合理地选择科目组合,成了很多学生的难题。学生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擅长的科目集合到一起。有学生选择了“历史+化学+生物”的组合。经过了2021高考生的亲身实践,这个组合是最差的组合。

  学长们奉劝各位要选科的高中生,千万不要触碰这个三个科目的组合。很多学生不太理解其中的奥秘,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中,物理和历史必须选择一个科目,很多女生物理成绩不好,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历史。

  电视剧

  物理和历史分别是文理的两个代表,选择其中的一个就代表自己要攻读的主要方向了。选择历史后,需要在地理、化学和生物中选择两门科目考试。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成绩排序,选择了化学和生物。

  既然官方给出了十二种组合,选择任何一种都是可以的。反正考试的时候只要能保证成绩,选择哪个都无可厚非。学长们为何还会认为“史化生”是最差的组合呢?原因有些现实。

  

  “史化生”成为学长认为的最差组合,并不是毫无依据的,为此过来人给出了三个原因,让高中生们来参考。第一点就是学科关联性差,学起来难度大。历史科目是文科科目,作为文科中的典型科目,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背得熟就可以了。其实现在的历史科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史为镜才是根本,学生不仅要背,还要能通过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

  化学是一个典型的理科科目,需要运用严谨的化学公式进行计算,这一部分运用了自己的理科思维,如果选择了历史再选择化学,很难在两个思维之间进行转换。学科间的无关联性为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第二点是赋分制使化学和生物,容易出现“倒赋”现象。新高考模式的学科组合,是按照赋分制进行给分,“3+1+2”并没有保底分数,这就让考生在选择科目组合的时候要谨慎,不然的话很容易出现“倒赋”的现象。理科科目会与理科学霸们一起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史化生”并不占优势。

  第三点:报考优势不高,大学的选择有限。选择了历史的学生,便失去了物理的优势。也就是说大学当中要求物理学习科目的专业,都不可以报考。只能选择以化学为主的理科专业,和以历史为主的文科专业。无论是哪种,要么面临着与理科学霸相较量,要么就是与文科学霸一决高下,会让自己处于两难的境地。

  

  在“3+1+2”的高考模式下,到底该怎么选科才是最有利的,很多家长也苦思冥想,得不到答案。其实选科也有几种方式,像“减法”选科。就是先从历史和物理当中,确定自己是走文科路线,还是理科路线。不过此时一定要想好以后要报考的专业。

  其次也可以按照成绩进行选科,这种选择方式一般比较简单,反正只是以保证成绩为目的,不需要考虑太多。因为学科有赋分制,所以要按照自己的综合成绩来看。主要以小科分数为主,选择其中成绩最高的三个科目。

  

  按照专业选科,是很多学生遵守的选科目原则。现在高校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校,都要求选择物理科目,也就是说因为这一点,选择物理基本成为了高中生的必选项。不过对于文科成绩突出的学生来说,不选择文理掺杂的科目,只选择纯文科也是好的选择。

  选科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们还是要从进入高中以后,就开始观察自己在科目上的学习状态。一般都是兴趣带动学习,感兴趣的学科,成绩都不会太差。在选择学科的时候,千万要谨慎,不要一时冲动,因为选错学科而影响自己的报考专业。

  

  总结:新高考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也让学生有机会文理兼修。在现在这个社会,对任何一个科目都不能轻视,以后的社会对人才要求得越来越高,学生们要有所准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