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考考砸,母亲撕掉满墙奖状: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却接受不了孩子的普通?

  近日,一则新闻冲上热搜:

  安徽阜阳一位母亲因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撕下儿子小学至今满墙的奖状。

  刚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高血压一下子升高了。

  儿子刘宇(化名)从初二开始成绩下滑,母亲从墙上撕下是想激励他努力。“撕奖状的时候,我告诉他高中再把这面墙贴满。”撕下的奖状母亲已保存,至于在外打工的父亲说“不让孩子继续上学、不努力就出来打工”只是气话。

  对此刘宇表示,523分是他初二以来最好成绩,对于母亲撕奖状,他并不生气(内心毫无波澜?)。

  所以,这位母亲的举动,真的可以激励儿子“高中再把这面墙贴满”吗?

  01

  LANHAI SHUO CHENGZHANG

  普通的父母,为何接受不了普通的孩子

  奖状上都会写着“以资鼓励”,有些人却让奖状成为了包袱。

  有的父母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能优秀,不能平凡。普通的父母,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普通,这种畸形的成功学,正是压垮孩子,也是压垮成年人的沉重包袱。

  ,是努力的动力,却也是人生的绊脚石。

  大部分父母,都是普通人。所有父母,都对下一代寄予厚望。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因为期望之高,很多父母就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也就是个”的事实。

  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大多数家长都是怀着孩子不考双百誓不罢休的心态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全然忘了,自己两口子上学的时候,成绩也就是中等,也只是普通人一个。既然如此,凭什么就要求,自己的孩子就聪明绝顶,就一定要与众不同呢?

  残忍一点说,有时候,正是因为我们普通,所以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等孩子慢慢长大,一次次希望变成失望,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孩子原来和自己当年一样。我们的孩子,他曾经做过小池塘里的大鱼,也做过大池塘里的小鱼,终于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正天赋异秉者只是凤毛麟角。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要给孩子特别好的教育,恐怕在资源支持、能力支持上,都拼不过金字塔顶端的某些人。但是,每一对父母都可以给孩子提供100%的情感支持,在孩子遇到挫折、考试失利的时候,用鼓励、勉励、正向的方式支持孩子,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做到了呢?

  广东珠海。女生李兰从倒数第一逆袭考上中山大学后,哽咽致谢父亲。 她说自己是单亲家庭长大的,父亲是位残疾人,但一直鼓励她好好读书,原本倒数第一的她见父亲为了给她最好的教育,每天早出晚归的在工地干活,便开始发奋,经过多年努力考上了中山大学。李兰表示,未来也会更加努力,让爸爸老有所依。

  看到了吧,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永远是言传身教、默默支持。

  撕掉的奖状、“不让孩子上学”的气话,都是父母发泄情绪的出口,但却不一定是激励孩子的正确方法。当我们把内心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时,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自信,青春期的孩子也可能越来越叛逆,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远。

  就像网上此起彼伏报道因为父母逼着孩子学习孩子要跳楼,都是这些焦虑情绪积累到无法控制而爆发的结果。没有人的人生是一次考试可以决定的,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就行了。过度的焦虑对大人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02

  LANHAI SHUO CHENGZHANG

  教育:

  应当用科学的方式、方法

  有的网友对“撕奖状”的行为表示理解:父母已经凭自己最大能力来抚养孩子了,孩子好好读书才能在将来改变命运,父母对孩子严厉点没什么不好,孩子自己争气的话根本不会被这些影响。

  但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的心理承受能力强,有的弱。有的能够逆境里翻盘,有的只会被打入谷底、很难振作起来。 刘宇表示,523分是他初二以来最好成绩,对于母亲撕奖状,他并不生气。

  这“并不生气”是 “无动于衷 (随便吧,反正她眼里我就是不行,看不到我的努力) ”还是“不受影响 (我已经在努力了,我有我的计划,上高中以后我会提升成绩的) ”,有很大区别的。

  按照孩子自己的话,成绩是自己初二以来考到的最高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自己是知道成绩下滑了,也努力挽回、拼命追赶了,但可能之前有基础不牢导致中考整体发挥欠佳。

  所以,在这件事上,孩子是努力了的。 妈妈是不是应当看到孩子的努力呢?

  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母亲是不是应当安慰鼓励、帮他分析总结考砸的原因?

  以“撕下奖状”的方式伤害他的心灵,还美其名曰激励,是不是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好找个借口发泄呢?

  孩子已经即将升入高一,正是青春萌发、朝气蓬勃的时期。然而青春期也是家庭冲突、亲子矛盾爆发的高峰期。上濒遇到过很多不懂科学教育方法的家长,愁容满面地预约我们的专家咨询,诉求都是“能让我孩子跟我说说话就行”“能让孩子回家别锁着房门就行”,各位家长,你们是何苦?如果早一天了解到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了解到如何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矛盾了。

  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看待孩子的方式,会转化为孩子看待自我的方式,建议家长:

  ①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高度看问题();

  ②每天花20分钟时间倾听但不评价;

  ③欣赏自己的孩子,挖掘正向的动机;

  ④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03

  LANHAI SHUO CHENGZHANG

  高考改革后

  “唯分数论”不香了

  考好了皆大欢喜,考砸了打压嘲讽,一切为了成绩,孩子的身心无人过问——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教育日常。

  然而,“唯分数论”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需求。在的现在,中考也在改革,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

  ▲一张图让你看懂2018和2021年北京中考改革的不同之处

  “唯分数论”使大多数高中生习惯了埋头学习,只追求成绩,对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对自身的兴趣、特长和专业意向缺乏挖掘和培养。新高考模式,将倒逼学校从中学阶段开始,就着手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职业生涯引导工作。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改革,都明确要求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数是一时之得,教育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孩子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成绩上去了,心理有了问题、亲子关系有了问题,恐怕更加得不偿失。除了成绩,综合能力也很重要,否则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吃亏。

  成绩好的孩子确实很优秀,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擅长考试,分数并不能代表全部能力。家长要接受孩子的优点或缺点,也要接受他的出众或平凡,你爱的是孩子,不是那个可以炫耀的成绩。

  添加老师微信号

  发送 直播课/教育咨询/指导师

  为您推荐专业解决方案

  上濒教育

  五大核心业务

  通识成长直播课 | SNG营地

  兰海说成长App | 教育咨询 | 职业培养

  两大城市中心

  北京三向启能中心 | 深圳三向启能中心

  长按识别 星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