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静安区开展教师职后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

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进行融合教育?

老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与融合教育之间的脱节如何解决?

已有的课堂教学与尊重差异、个性教育体现的融合教育课堂如何对接?

……

2021年1月,静安区教育局发布了《静安区融合教育行动纲领(2021~2025)》,明确普通学校是实施融合教育的责任主体,普通学校的教师将成为推动融合教育的关键力量,这也对教师带来了诸多现实挑战。

昨天(5月31日),静安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启动仪式在静安区教育局大礼堂举行,会上对《静安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方案》进行了解读。这是“十四五”静安教师培训工作的开篇,也是全国首创教师职后融合教育知识与技能培训。

陈宇卿(中)、汪海萍(右)、程书丽(左)共同启动静安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课程

静安区教育局此次开展全员化、全覆盖、全方位的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关照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差异,整体提升区域教师融合教育专业水平,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孙忠表示,融合教育素养全员培训将成为静安区师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贯穿“十四五”期间师训的全过程。

静安区教育学院进修部主任程书丽在解读培训方案时指出,培训方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在调查了全区教师融合教育培训需求后,加强顶层设计,秉持“公平公正、尊重差异、个性支持、平等参与、优质均衡”的融合教育发展理念。

静安区教育学院进修部主任程书丽解读《静安区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培训方案》

静安区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教师对学生发展鉴别评估、个别化计划制定、特殊儿童身心特点等内容有迫切的学习需求,缺乏融合教育专业知识、缺少实践操作技能、缺少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是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培训课程通过委托开发、合作共建等方式研发,分为通识培训和实操培训两部分。

通识培训分为线上必修课程和线下选修课程,线上课程为必修课程,面向全体教师,共30课时,分期分批实施;线下选修课程,面向有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师,共10课时,每学年5个专题,提供课程菜单,教师自主选择。

通识培训(线上必修课程)的主要内容为:

什么是融合教育

为什么要推进融合教育

哪些学生是融合教育的服务对象

普通教育教师如何应对有特殊教育支持需要的学生

如何建设融合教育课堂

如何建设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希望通过通识培训(线上必修课程),完成以下目标:

帮助教师确立融合教育价值观,形成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态度和认识;

掌握应对学生学习多样性需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提升教师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力。

实践操作培训依托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专家团队和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在线微认证体系,面向区域有发展需求的教师或学校,根据不同的微能力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套餐,计入校本研修学分。

实操培训的主要内容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各类教育教学需求的具体表现鉴别与筛查的程序与方法

差异化教学设计基本要素

综合性评价的方式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方式

希望通过实操培训,完成以下目标:

培养教师鉴别与筛查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的能力

培养教师依据学生不同教育需求灵活调整课程教学计划的能力

培养教师对学生发展进行综合性评价的能力

培养教师处理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会上,静安区特教教研员张燕老师代表静安区融合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联盟向全区教师发出倡议,融合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是融合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要为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及家庭提供切实帮助与指导。

静安区特教教研员张燕老师代表静安区融合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联盟向全区教师发出倡议

倡议书

全域支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下拉可查看倡议书全文)

融合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强有力的专业支持是融合教育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融合教育服务的专业水平,应对青少年儿童复杂多样的特殊需求,提升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专业素养,静安区以“全覆盖、深融合、高质量”为核心理念,以《融合教育行动纲领》为价值导向,全面开展“十四五”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职后培训,全域支持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区域教育的高位均衡发展。值此之际,静安区融合教育研究指导服务联盟向全区教师发出融合教育素养培育倡议:

1.应融尽融的价值取向

我们认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且同等重要,孩子们的差异是珍贵的育人资源,人人都应享有全面发展权和特殊需求权,让有特殊需要学生在普通环境中接受教育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2.关爱包容的必备品格

我们共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所有学生的关怀要全身心的投入,传递包容和温暖的情感,从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视角,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挖掘和优势发展创设个性化成长路径。

3. 迎难而上的使命担当

我们呼唤,要站在融合教育的视域,高度尊重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积极应对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用心、用情、用智慧,凝心聚力、坚持不懈地把教育事业做好,为每一个学生搭建成长的阶梯,成就美好的未来。

4.激活内驱的主动学习力

我们秉承,坚持问题导向,迸发自主学习的动力,积极参与融合教育职后通识培训和微能力认证,储备相关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明晰特殊需要学生的类型、程度、表现等个体发展特点,迎接与融合教育理念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迭代更新,争做善学习、有公平意识、包容态度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教育者。

5.平等多元的基础支持能力

我们承诺,普通学校所有教师都要全力为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基础支持。创设安全、平等、正向、全纳的融合教育环境,让凡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都能在这个环境里有所收获;践行静安区特殊教育治理运行网络,熟知服务流程,实现从发现筛查、评估建议到教育支持有路可循;加强学科团队合作,主动回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灵活调整课程教学计划,潜心课程设计、个别化指导、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探索。

6.协同设计的强化支持能力

我们倡导,学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师、片区式资源教师要合力为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强化支持。熟练掌握语言与沟通、认知与学习、感知与运动、情绪与行为等多领域专业知识,运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科学评估;立足校际合作,携手学校融合教育工作小组共同设计并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长短期结合、定时定点的个别辅导;提供专业服务,组织相关任课教师同步有序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用设计、学业支持、个别化康复训练等研讨活动,积累并分享不同类型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干预以及康复的经验举措。

7.技术赋能的专业支持能力

我们激励,区域融合教育研究人员要竭力为有特殊需要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彰显静安区融合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功能,聚核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展开全域行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保障区域融合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化;深度开展循证实践,研发评估筛查工具以及相关课程,多视角、全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突显多方合作,协调家长、教师、医生、专家等相关人员,多领域跨学科互通,形成合力,为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及家庭提供切实帮助与指导,为每一位教师、每一所学校提供坚强后盾。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对“十四五”静安区融合教育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他说:“第一,所有的教师需提升对融合教育的价值认同、迭代更新相关融合教育知识,并逐步提升专业能力;第二,在课堂中落实融合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权和特殊需求权,在课堂这个主阵地上,实现融合教育和传统教育在普通环境、普通课堂中的深度融合;第三,在合作中构建服务支持。每一名教师要接纳所有特殊需要学生,形成融合教育合力,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和谐的融合环境。”

静安区教育局长陈宇卿提出三点要求

启动仪式后,首期专题培训“聚焦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健康成长”,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创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高鸿云专家开讲。

高鸿云做专题讲座

静安区教育局人事科长胡伟敏主持会议,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现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上海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副会长汪海萍教授出席会议。静安区中小幼学校师训工作分管领导及教师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采用视频的方式向全区在校的教师进行了直播。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