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推荐!高点击量读物《幸福女人必读书系》,轻松有趣收获美好生活!

  今日推荐:《幸福女人必读书系(套装共6册)》 作者:吴菲菲;姜晓秋;聂小丹;胭脂痕。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细节决定女人的幸福

  可以说,幽默是女人成功社交的捷径,是一种能博得他人好感、赢得友谊的好方法,尤其是在遇到那些没必要争执或不值得争执的问题时,幽默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丽娜要赴朋友新居乔迁的宴会,朋友的爱人显得有些紧张,于是,幽默的丽娜向朋友开玩笑说:“女主人邀请我来时,告诉我说:‘你只需用手肘按门铃即可。’我问她为什么非要用手肘按,她说:‘你总不至于空手来吧?’”

  一个适当的幽默玩笑松弛了紧张的气氛,好比打开了一道闸门,压力就此倾泄而出,换来的是融洽的气氛。

  在社交中,人们都希望出现令人愉悦的场面,而能够制造欢乐气氛的女人通常更受欢迎。以下方法可帮助你成为社交场上的活跃人物。

  调侃对方

  在社交中,心无戒备、偏见,不带恶意的“攻击”与“伤害”,会使朋友、同事更加无拘无束。诙谐、调侃中的“君子风度”,最能活跃气氛。经验证明,朋友间也是如此,若心无芥蒂、毫无隔阂,开句玩笑,贬低一番对方,互相攻击几句,打几拳、给两脚,并不是坏事,反倒会显得亲密无间。毕竟,彼此毕恭毕敬未必就没有矛盾,而平日吵吵闹闹的夫妻可能会更亲热。

  搞恶作剧

  恶作剧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它源于幽默,导致欢笑。女人有分寸地取笑、调侃朋友并不是坏事,双方自由自在地嬉戏,超脱习惯、道德,远离规则的界限,享受不受束缚的“自由”和解除规则的“轻松”,是极为惬意的乐事。人们在捧腹大笑之余,会深深地感谢那个聪明的快乐制造者。

  寓庄于谐

  女人在社交中不需要总是过于庄重,自始至终保持庄重的气氛就会显得紧张。而寓庄于谐的交谈方式则比较自由,在许多场合都可以使用。因为,用风趣、诙谐的语言,同样可以表达重要的内容。

  贬抑自己

  懂得运用自我贬低、自我解嘲这种战术的女性是最高明的,老练而自信的人往往会采取这种方式。贬抑会收到欲扬先抑、欲擒先纵的效果,众人将在哄笑声中重新把你抬得很高。在交谈中,自我贬抑既可活跃气氛,又能博得他人的好感。

  制造漏洞

  漏洞是悬念,是“包袱”,制造它,会使人格外关注你的所作所为,并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你说话。待你抖开“包袱”之后,人们见是一场虚惊,都会付之一笑。

  提出荒谬的问题并巧妙应答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一本正经的人会给人古板、单调、乏味的感觉。因此,在交谈中,不时穿插一些朋友们意想不到的、貌似荒谬而实则极有意义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活跃气氛的方法。也许会有人时常问你一些荒谬的问题,如果你直斥对方荒谬或不屑一顾,不仅会破坏交谈气氛、人际关系,而且会被人认为缺乏幽默感。而学会提出引人发笑的荒谬问题并能巧妙应答,有助于良好社交气氛的形成。

  在公共社交场合,恰当的幽默犹如金苹果落在银盘子中,使你魅力倍增,人气大涨。幽默不会影响你的气质,反而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礼仪,显示出其人格魅力和智慧。因此,女人也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幽默一把。要知道,一个女人,即使她外表平凡,但如果足够幽默,她也会成为众人的明星,朋友堆里的开心果,受到大家的欢迎。因此,女人们,行动吧,学习幽默的艺术吧。

  和盘托出,有时候会害了你

  怀特太太生活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市一个小镇上,是那里最让人尊敬和信任的老人,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讲给她听。当一个莽撞的年轻人问她怎样才能获得好人缘的时候,怀特太太回答:“吞下你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不要和盘托出。和盘托出的意思就是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受的教育就是对别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可是很多时候,善意的“吞下最后一句话”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和盘托出往往会害了你。

  正值青涩年龄的女性,往往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常对身边的人感到不满,还好为人师,当着很多人的面直接指出别人的短处。结果,大家处处躲着你。怀特太太说的这句话,可以让你发现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不错,吞下不该说的话,不要和盘托出,就是不要踩别人的地雷,对于别人心里很在意、很重视的事情不要随便议论。

  在单位里,小雨和林的关系有些特殊。大家都知道林喜欢小雨,而小雨却已有了未婚夫。小雨跟林明确讲过他们之间没可能,可林说只想不顾一切地对小雨好。久而久之,大家竟都觉得小雨和林之间真的有了些什么。

  风言风语传到未婚夫的耳朵里,那一阵子他时不时地对小雨敲警钟,提醒小雨千万别做对不起他的事。为了不让未婚夫胡乱猜疑,小雨把事情一五一十全说了出来。小雨以为这样就能让未婚夫安心,谁知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小雨根本无法回答未婚夫的质问:“既然你不喜欢人家,为什么人家还是死缠着你不放?一定是你给了他希望。”

  后来,小雨和未婚夫之间的风波虽然暂时得以平息,但小雨却发现未婚夫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信任她了,开始偷偷查看小雨的手机,甚至向同事打听小雨和林的动向。这些举动让小雨郁闷万分,“早知道我就不该向他承认有这么一回事,更不该解释得如此具体——本想说说清楚以洗清自己,没想到竟然是越抹越黑!”

  也许我们多少应该学习一些解释的技巧,比如,出于善意,刻意地对事实有所保留——有时候,知道得越多,便会有越多的猜忌和疑惑。另外,在解释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忽略对方的感受,一定要在误会期间,对他更加体恤照顾,让他充分感受到你的爱。只有心里踏实,对方才会对你彻底放心,对你们的爱情更有信心。

  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吞下不该说的话,应该具备这样的心态:就算你是全世界最自我的人,也要懂得尊重别人。不要以为吞下自己的最后一句话就不自我,其实那才是真正懂得保护自己的人。

  吞下应该说出的话,还表现在守住自己的秘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便。

  晓霞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子。她到了一家公司后,很快就和坐在对面的女孩子小静熟悉起来,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然而,这份友谊却渐渐出了问题。

  小静知道了晓霞有很多很“重要”的朋友:公司老板的爱人是晓霞姨妈的同学……

  当公司宣布要在上海成立分公司,选派代表的时候,小静就一个劲儿地要晓霞带她去老板家里,认识一下老板娘,请她喝茶。晓霞看出了小静和她交往的目的,于是,开始注意自己说的话。

  当时,正巧遇上小静的姐姐要生孩子,小静问晓霞有没有在医院的熟人,想在费用上打个折。晓霞微笑着回答:“我很想帮你,可我不认识医院的人。”

  后来,小静自己在一家医院里找到了关系。可是不久,那个妇产科主任的受贿行径就暴露了,介绍人也连同受到了处罚。

  事后,晓霞冒了一身冷汗。原来,出于晓霞的天性,她一定会老实地说:“我妈妈就在妇产科工作。”而因为她对小静的为人有所了解了,所以吞下了这句话,因此免去了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说话要分清楚对象,对有些人说话要有所保留,这不是不真诚,而是因为在复杂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更要保护好自己。

  寒暄用语与赞美之词,让你平步青云

  寒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礼节上或感情上的互酬互通行为。它本身不正面表达特定的意义,但它却是在任何人际交往中都必不可缺少的。这一点,人们都十分清楚,并能很好地利用这种形式进行人际沟通,以求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在社交活动中,寒暄能使不相识的人相互认识,使不熟悉的人相互熟悉,使沉闷的气氛变得活跃。尤其是初次见面时,几句得体的寒暄语,会使气氛变得融洽,会使两个人相见恨晚,这有利于顺畅地进入正式交谈。这样,寒暄就由交往的表示升华为交往的开场白。

  “寒暄”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寒暄的意思说白了,就是问寒问暖。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熟人,都需要说上几句寒暄的话,用以沟通彼此之间的感情,创造出和谐的气氛。寒暄虽然是人们相会时的见面语,但也是交谈者之间一座友谊的桥梁。寒暄并不是几句废话,它是交谈的“导语”,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初次见面或经人介绍两人相识,说上几句得体的寒暄话,有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了解,也是提高交际质量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初次见面,双方都有一种想了解对方的愿望,此时,彼此都注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因而,寒暄中的语言要体现出真挚、坦诚、热情。如“你好!”、“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等等。

  一般来说,初次见面,采用问候式和谈天式的寒暄方式比较好。交谈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进行不同的问候。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老年人可以问:“身体好吗?”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对少年儿童要问:“几岁了?”或者问:“上几年级了?”从职业上考虑,对艺术家可以问:“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对商人问:“生意怎么样?”对教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对工人可以问:“工作累不累?”说话时要委婉,要恰到好处。用语不宜过多,能用一言以蔽之的决不说三言两语。如果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会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另外一种就是谈天气的寒暄方式,特别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话题,就会说类似于“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今天的天气真冷”之类的话,以此来打破拘束的场面。诗人崔灏的诗《长千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这四句诗表现的也是陌生人之间相互问候的场面,其主人公——个客居他乡的女子通过乡音和乡俗问其籍贯,攀个“同乡”。

  对朋友、邻居、同事的寒暄就更加丰富了,如果用得好,能够密切关系,增进友谊。由于熟人相见也有长幼之分,男女之别,以及各自熟悉的程度等方面不尽一致,因而,寒暄的用语也应有所区别。同长辈相遇,应该表示谦恭;见到同辈可以随意些,但不能让人感到粗俗,也要有礼貌;碰到晚辈可等晚辈先说话,并且应言而答。

  应变式寒暄,就是根据见面的具体场景,触景生情,根据不同的时间灵活运用。如果是早晨在门口或路上遇见朋友,你可以说:“早晨好!上班去?”如果在食堂碰见,你可以说:“吃了吗?”等等,这种寒暄随口而来,但一定要得体,不能乱用。如:“吃了吗?”这句话一般在早上、中午、晚上的用餐时间使用较为合适,若在上午十点或下午三点时二人相遇,用“吃了吗?”来问候,便会有些不适宜了。曾经有这样一个场面,一个同事刚刚从厕所出来,另一个同事并非恶意地问了一句:“吃了吗?”实在是让人尴尬。可见,打招呼的话也并非可以随手拈来。

  见面寒暄几句,虽说是一般的生活常识,然而却不容忽视。它不但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而且几句“正中下怀”的寒暄话,可以为扩大人与人交往的其他话题寻找突破口,避免“话不投机半句多”的现象。寒暄要讲究分寸,要适可而止。特别是带有恭维色彩的寒暄,更要慎用,否则将适得其反。恰当地运用好寒暄,可以沟通感情,发挥这种应变式寒暄应有的作用,使交谈顺利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寒暄既然是非正式的交谈,因此,在理解对方的问候言语时,也就不必仔细回味其字面的真正含义。尽管寒暄的内容没有特定的限制,别人也不会当真对待,但是,在交往中使用寒暄语,要考虑到是否与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对象相协调。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饭了吗?”说这句话的人根本就没想过请对方吃饭,但是,如果遇到一个不懂这句话仅仅是中国人日常使用的一般问候语的外国人,那可能就麻烦了,他很可能以为你想请他吃一顿,那会使你的处境很窘。

  另外,在寒暄中,有时难免要恭维对方一番,但一定要得体,否则会显得虚假。比如,赞美旁人:“您今天穿的这件衣服比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好看多了”,或是“去年您拍的那张照片,看上去您多么年轻呀”,都是用“词”不当的典型例子。前者有可能被理解为指责对方“前天穿的那件衣服”太差劲,你这人不会穿衣服;后者则有可能被理解为是在向对方暗示:您老得真快!您现在看上去可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可见,讲这种话还不如不开口呢。

  赞美别人,应有感而发,诚挚中肯,因为它与拍马屁,阿谀奉承,终究是有所区别的。

  赞美别人的第一要则,就是要实事求是,力戒虚情假意,乱给别人戴高帽子。夸奖一位不到40岁的女士“显得真年轻”,还说得过去,要是用它来恭维一位气色不佳的80岁的老太太,就过于做作了。总之,离开真诚二字,赞美将毫无意义。

  有位西方学者说,面对一位真正美丽的姑娘,才能夸她“漂亮”。面对相貌平平的姑娘,称道她“气质甚好”方为得体。而“很有教养”一类的赞语,则只能用来对长相实在无可称道的姑娘讲。

  他的话讲得虽然有些率直,但却道出了赞美别人的第二要则:需要因人而异。男士喜欢别人称地幽默风趣,很有风度。女士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年轻、漂亮。老年人乐于别人欣赏自己知识丰富,身材保养好。孩子们爱听别人表扬自己聪明、懂事。适当地道出他人内心之中渴望获得的赞赏,适得其所,善莫大焉,这种“理解”,也最受欢迎。

  赞美别人的第三要则,是话要说得自然,不露痕迹,不要听起来过于生硬,更不能“一视同仁,千篇一律”。

  比如,当着一位先生的夫人之面,突然对后者来上一句“您很有教养”,会让人摸不清头脑。可要是明明知道这位先生的领带是其夫人“钦定”的,再夸上一句:“××先生,您这条领带真棒!”那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收益”。

  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情都是要讲技巧与方法的,就连简单的寒暄也不例外,亲爱的女性朋友,巧妙使用寒暄用语和赞美之词,会让你平步青云。

  说话要看对象

  说话要看对象,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原则。有位伟人曾经生动地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说话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写文章要看读者,说话更要看听众,为了顺利达到说话的目的和效果,就不能不考虑因人而异了。

  大体来说,因人而异要考虑不同人群的身份和年龄:

  跟不同身份的人谈话

  与地位较高者谈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态度要表现出尊敬;对方讲话时要全神贯注地听;不要随意插话,除非他希望你讲话;回答问题要简洁适当,尽量不讲题外话;说话要自然,不要显得紧张。同时,还要显出你自己也是尊重自己的,不应该只做一个“应声虫”。如果你只说“是”,那么你的话就可能会使别人不悦。

  而与地位低于你的人谈话,则要庄重。和一个地位较自己低下者谈话,你也许会谈得太多或太漫不经心,因为你觉得和他谈话太简单,不用多费脑筋,所以你的话会使他产生很随便、敷衍的印象。可是,怎能如此对待你的下属呢?他们只不过是处于你属下的地位罢了,并不见得能力比你弱。所以,在与一个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谈话时,你应使他觉得对他所说的话十分感兴趣,而且你必须请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必须做到庄重、有礼、和蔼,避免以一种统治者的态度自居,要赞美他人完美的工作成绩。还要注意的是讲话不要太多,不要显得太亲密,不要以你自己优越的地位来威吓他人。

  和女性谈话时,你得先开个头,然后她就会接下去。比如说,可以询问天气,询问她的健康,询问书籍、金鱼、花草或其他种种事物。总之,要询问她们所感兴趣的。同时应该切记,要以她们为中心,采取一种可使对方感情增加的谈话口气、态度和方式,这样,你和她之间的对谈,就能很愉悦而顺利地进行下去。女人们喜欢谈她自己、她的家庭及她的嗜好,喜欢发表她的意见,更喜欢告诉人家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所以她需要一个好的听者。假若你想用谈话来吸引女人的话,那么你就不要轻视她,不要以为她们知道的比你少,或她们的意见毫无价值。对她们至少要像对待一个可敬的对手一样,这样,就能迎合她们自尊的天性,而使她们觉得与你谈话十分快乐。

  因人而异的谈话方式不仅表现了你的气质修养,更能让对方在与你的谈话中得到尊重与信任,女性朋友们不可不知,不可不学。

  跟不同年龄的人谈话

  同一交谈内容,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语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打听对方的年龄时,对老年人不宜说:“您今年几岁了?”而应问:“您今年高寿?”或“您今年高龄?”对中年人不妨问:“您今年多大年纪了?”而对小孩则应说:“你今年几岁了?”如果谈话对象是西方人,则不宜打听人家的年龄。

  年龄不同,思想文化基础和心理性格特征必然有所不同,在交谈中必须加以区别。

  从交谈的内容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喜好:少年儿童求知欲强,喜欢富于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的交谈;年轻人往往对前途理想、婚姻恋爱、科学文化、娱乐体育的话题倍感兴趣;中年人多热衷于专业学术、社会新闻、家庭管理、人际关系的互动;老年人则对退休生活、健身长寿、文物古迹、书法诗画颇感兴趣。因此,在交谈中,我们应加以区别,投其所好。

  从交谈的形式来说,对老年人应多运用含蓄性、委婉性的语言;对少年和儿童应多运用具有平易性、幽默性、启发性的语言,对青壮年应多运用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

  和老年人谈话要谦虚。我们常可以听到长辈指导晚辈时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很有道理的。老年人可能接受的知识比你少,可是无论怎样,他的经验要比你丰富得多。因此,当你与他谈话时,必须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老年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年纪大,他们喜欢显得比他们自己的实际年龄更年轻,或试图获得青年人的活力和神采。所以,你在与一位老年人谈话时,可以不必直接提起他的年纪,你只需提起他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你的话语就能温暖他的心,而使他觉得你是一个非常令人喜欢的人。

  与年幼者谈话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比你年幼的人,他们有些思想太前卫,但有些知识不如你丰富。在前一种情形下,你和他们谈话是丝毫不觉得困难的,你只需保持适当的距离就行,不要降低你自己的身份,不要让他们忘记需要尊重你。假如你不这样的话,那么,你想赢得长辈应得的敬重就很困难了。还要注意的是,千万别让他们直呼你的姓名,那是很不好的。不要与他们辩论,也不要坚持你的权力,那会使你更难堪。你只要让他们知道,你是希望他们对你存有适当尊敬的。要记住,人们总是因你自己看重自己才愿意尊重你,尤其是那些年纪小于你的人们。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要明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道理。对不同的人群,准备不同的说话策略,我们的交际艺术就会更上一层楼,从而帮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扬帆远行。

  与其说废话一堆,不如只精炼一句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工作节奏快,时间观念强,因此,说话简洁精练会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现代人的感觉,尤其为人推崇。以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想法,可以充分地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格。然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喜欢吹嘘自己。她们的口才或许很好,却常给人以故弄玄虚的感觉,使人心生反感。这种人并不是直率,哪怕一件很简单的事他都会咬文嚼字地讲出来,就像是懂大道理的模样,其实是因为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作怪。相反,有的人看起来很平凡,但经过交谈后,对方便很快被其内在的思想所感染,这样的人所使用的字句通常是最简单明了的。

  其实,在人际交往中,简洁精炼的语言常常比繁杂冗长的话题更吸引人。它体现出说话人分析问题的快捷和深刻,是其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高超表现;它能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有助于博得对方的好感;它是说话人果敢、有决断的性格的表现。因此说,与其废话一堆,不如只精炼一句。“惜字如金”,对女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些人在与人交谈时,总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终一人独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销自己,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故事。有个名人说过,漫无边际的喋喋不休无疑是在打自己付费的长途电话。这样不但不能表现自己的交谈口才,反而令人生厌。要知道,池蛙常鸣,却不为人注意,而雄鸡则一鸣惊人。这就说明过多地“说单口相声”不能交流思想,不能增进感情。在交谈时,应谈论共同的话题,长话短说,让每个人都充分发表意见,留心别人的反应,这样才能融洽气氛,众情相悦。正如亚历山大汤姆所说:“我们谈话就像一次宴请,不能吃得很饱才离席。”

  所以,最会说话的女人,是语言简洁明了的女人。语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口才最差的人,往往可能就是那些喋喋不休的人,说了一大堆,也没有说出主旨,反而还认为自己很棒。事实上,要真正地将自己的话说得高效,就必须让自己的语言简练,要让对方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你所说的意思。

  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大礼堂里坐着上万名学生,他们在等待伟人丘吉尔的到来。在随从的陪同下,丘吉尔准时到达,并慢慢地走入会场,走向讲台。

  站在讲台上,丘吉尔脱下他的大衣递给随从,接着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着台下的观众。一分钟后,丘吉尔才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话:“NeverGiveUp!”(“永不放弃!”)

  说完这句话,丘吉尔穿上了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顷刻间掌声雷动。

  这是丘吉尔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讲。他仅仅用了几个字,就将自己要演讲的内容说了出来,他懂得语言贵精不贵多,因此用简洁的语言达到了这个目的。

  据说,有人曾去询问马克吐温:“演说是长篇大论好呢还是短小精悍好?”马克吐温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礼拜天,他到教堂去,适逢一位慈善家正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慈善家的苦难生活。当慈善家讲了五分钟后,他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五十美元;当慈善家讲了十分钟后,他就决定将捐款减至二十五美元了;当慈善家继续滔滔不绝讲了半小时之后,马克吐温又决定减到五美元;慈善家又讲了一个小时后,拿起钵子向大家请求捐助,当他从马克吐温面前走过时,马克吐温反而从钵子里拿走了两美元。马克吐温原本决定捐助五十美元,最后却变成拿走两美元,似乎太不近情理,但细想起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鲁迅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那位慈善家本来只需五分钟就能讲完的话,却滔滔不绝地拉长到六十分钟,致使他的说话形象一落千丈,说话风格令人生厌,这怎能不引起马克吐温的反感,以至于恶作剧地从那位慈善家的钵子里拿走两美元。

  马克吐温的意思和古语“言不在多,达意则灵”一样,说的都是讲话要少而精的道理。同样,我们追求的也是用最凝练的话语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思。

  俗话说:“话犹如树叶,在树叶茂盛的地方,很难见到智慧的果实。”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并打动听众,是讲话成功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讲话要言简意赅,同时还要重点突出,饱满有力。

  说话是否精彩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抓住了关键,是否说到了点子上,是否能打动听众。听众最喜欢的是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对于那些空话客套,他们不但不愿意听,甚至觉得是受精神折磨,是浪费时间。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有一回,凤姐让丫头小红给平儿传话。小红从平儿处回来时,她将四五件事压缩在一小段话中回禀凤姐:“我们奶奶向这里的奶奶问好。我们家二爷没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让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儿来了,问奶奶好……”

  局外人李纨听了自然不懂,追问是什么意思。凤姐却赞赏道:“这个是四五门子的话呢。”她表扬小红能把“四五门子的话”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于是凤姐当即决定,把小红要到自己这里。也可以说,小红简洁、准确的话语,赢得了凤姐的喜欢。

  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也不会达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声调,一定会使你事半功倍。凤姐在赞赏小红说话简洁、明确的同时,也指出了话语冗繁往往意味着办事拖泥带水。因此,人们在交流思想、介绍情况、陈述观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对方更快地了解自己说话的意图,领会要领,往往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

  所以,无论我们平时和什么样的人说话,都要让对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白自己的意思。要让对方被自己说服,就必须找出问题的关键点。这也叫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讲话简练有力,便能使人兴味不减。

  女人,努力培养自己的简洁精炼的语言风格吧!

  话热过度反遭人反感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老板想招聘一名化妆品柜营业员。他让两位候选人在相邻的店里试营业一天,根据营业额的多少确定最后人选。

  一位先生先走进了漂亮的露西小姐的店。露西小姐立刻满脸堆笑,极其热情地向顾客介绍产品。然后不由分说拉起顾客的手就涂上了她介绍的那种产品。结果这位先生以为她是想把最差的产品推销给自己,吓得逃之夭夭。

  随后,这位先生来到相貌平平的伊丽小姐的店里。伊丽小姐只是微笑着静立一旁,等顾客询问产品的功能时才从容地一一作答。最后这位先生买了原来露西小姐曾介绍的那种产品,满意而去。

  露西小姐付出了无比的热情,但收获的却是客人的逃之夭夭,而伊丽小姐只付出了一点点微笑,却收获了大把的钞票。

  我们身边不也常有这样的事吗?每当去超市时,当你路过化妆品柜台时,总会有售货员喋喋不休地向你介绍,并主动给你示范。这个时候,我们总会很反感,以为是厂家给了她们提成才这样如此热情,如此卖力地推销。所以,即使自己想买,也会打退堂鼓。

  还有一些人喜欢给别人戴高帽,也容易犯话热过度的毛病。

  虽然大家都喜欢被称赞,但如果你一连串地用赞美轰炸对方,恐怕对方只有想逃跑的愿望。就像食物一样,物以稀为贵,赞美就像一道人间美味,如果你给对方一些品尝品尝,他会觉得味道美得难忘。但是,给多了,让他吃撑了,他大概也只会有想吐的感觉。比如说,如果你喜欢吃红烧肘子,那么让你一天三顿吃,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大概连着吃不了三顿,就腻了,厌了。

  丽丽到一位年轻的公司老板那里去推销保险。进了办公室后,她便赞美年轻老板:“您如此年轻,就做上了老板,真了不起呀。能请教一下,您是多大开始工作的吗?”

  “17岁。”

  “17岁!天哪,太了不起了,这个年龄时,很多人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那您什么时候开始当老板的呢?”

  “两年前。”

  “哇,才做了两年的老板就已经有如此气度,一般人还真培养不出来。对了,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家里穷,为了能让妹妹上学,我就出来干活了。”

  “你妹妹也很了不起呀,你们都很了不起呀。”

  就这样一问一赞,最后赞到了那位年轻老板的七大姑八大姨,越赞越远了。最后,这位老板本来已经打算买丽丽的保险的,结果也不买了。

  后来,丽丽才知道,原来那天自己的赞美没完没了,本来刚开始时,老板听到几句赞美后,心里很舒服,可是因丽丽说得太多了,搞得他由原来的高兴变得不胜其烦了。

  话热过度反遭人反感,所以,赞美也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要让对方感到很舒服。赞美得多了,会过犹不及,使得赞美没有新鲜感,让对方吃不消。所以,亲爱的女性朋友,与人交谈,请不要让你的过度热情变得虚伪,惹人嫌弃。

  嘴下有卡,脚下才有路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人大摆筵席,宴请宾客。时近中午,还有几个人未到。他便自言自语地说:“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听到这话,有些客人心想:“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的了?”于是找个借口起身告辞而去。

  这个人很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解释说:“不该走的怎么走了?”

  其他的客人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也纷纷起身告辞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位多年的好友。好友责怪他说:“你看你,真不会说话,把客人都气走了。”

  那人辩解说:“我说的不是他们。”

  好友一听这话,顿时心头火起:“不是他们!那只能是我了!”于是长叹了一口气,也走了。

  之所以最后所有的客人都走了,就是因为这个人在说话之前没有好好考虑。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粗心的女人说话也常常不经仔细思考,只顾自己把话说完,而忽略了听者闻后所想,结果无意中得罪了别人,却还不自知。出口前,先让话在大脑中过滤一下,小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是会说话的女人开口的大前提。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人说会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人听到了也会有不同的反应。

  会说话的女人可能会说得人开怀一笑,而不会说话的女人就可能会让敏感的人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因此,这就要求女人应该尽量避免说一些有伤人之嫌的话,因为可能你无心说出的话,会给他人造成莫名的痛苦。

  人的五官各有各的敏感专长。因思考而说,因听而思考,这两个敏感区的一来一去,耳朵无疑就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凡听则解——无论是曲解还是深解——“听者之意”一直成为众多“说者”的心头之患,原因就是太多人不“慎言”,不同程度地吃过“听者之意”的亏了。

  当然,要求人人都管好自己的嘴,这是天下最难的事。在为人处事当中,说话的方式是要有所讲究的。尤其在声量控制、遣词用句等方面要格外谨慎小心,否则就很容易遭到他人之“意”的曲解或误解。

  生活中,会说话的女人因为懂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道理,所以从不会因口无遮拦而伤害别人,甚至引来祸端。

  西班牙有句谚语说“失足尚可挽回,失言无法补救”,如果你不想因为失言给自己带来麻烦,那就不要信口开河,以避免“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我们在与人交谈和交往中,应当尊重人,讲究语言美,而不是自以为是,出言不逊。要以诚待人,与人为善,不要打听、干涉别人的隐私,评论他人的是是非非,不要无事生非,捕风捉影,也不要东家长李家短。说话要有事实根据,不能听风就是雨,左右摇摆。如满嘴污言秽语,不但伤人,而且有损自身形象。所以,在日常的社交活动中,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考虑一下你要说的话是否合适,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否则会祸从口出。

  小希和小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两人私底下无话不谈。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小希一时兴起,说话便无所顾忌,她笑着对大家讲了小英暗恋班上某男生的事,而那位男生已经有了女朋友,而且当时也在场。一时间,弄得小英很尴尬,下不了台,气得哭着跑开了。

  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实际上,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同样要做到“三思而后说”,想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有时候,说话欠考虑往往会给我们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有一个女人去给他的领导祝寿,当着众人的面,她向领导做祝词时说:“希望我们的蒋厂长将来能大富大贵、儿孙满堂。”一席话说得蒋厂长脸色发青。原来蒋厂长的独子刚刚在车祸中去世,其妻子因为已经实行计划生育,没有再生的能力,而这个女人竟忘记了这个茬儿。蒋厂长以为她故意嘲笑自己断子绝孙,因此不顾宾客云集,竟摔杯而去,弄得这个女人好不尴尬。

  你看,这个女人就是因为说话之前不考虑,说错了话,结果就得罪了领导。由此看来,说话之前考虑一下的确很重要了。

  嘴下有卡,脚下才有路。不要做粗心的女人,要在行动之前仔细考虑好所有的情况,才能够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

  说话要留余地,永远不要树敌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说的就是凡事留有余地的作用。待人办事如此,说话更是如此,而女人在社会中更需要把握“余地”。

  人,生在社会,长在社会,更要努力奋斗在社会。人是社会性的,因此离不开其他的人。人生是一个与他人周旋的过程,如果你的话说得不到位,说得太绝对了,你就会总处于被动局面。客家有句俗谚:“人情留一线,日后好见面。”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尴尬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其中有一些就是因为话说得太绝造成的。凡事多些考虑,留有余地,总能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在外交辞令中是见得最多的。不知你是否发现,每个外交部发言人都不会说绝对的话,要么是“可能,也许”,要么是含糊其辞,以便一旦有变故,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话不说绝可以说是一个女人老练成熟的标准。

  在我们谈话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留余地,使自己可进可退。这好比在战场上一样,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有了牢固的后方,既可出击对方,又可及时地退回,自己依然处于主动的地位。虽然这样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会是处于战无不胜的地位,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不会败得一塌糊涂。

  要在谈话时给自己留余地,需注意以下几点:

  话不要说过了头,违背常情常理

  事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人事也有自己存在的情理。说话时,如果违背了常情常理,就会给别人留下把柄。因此在谈话时,要记住话不要说过了头,违背了常情常理。

  听听两位推销员对同一商品的说词。她们推销的是同一款产品:袜子。第一位推销员随手拿起一只袜子,紧接着又拿起打火机,在袜子下面轻快晃动,火苗穿过袜子,而袜子也未受到损伤。在她的一番介绍之后,袜子在顾客手中传看。一位顾客要用打火机烧袜子,急得推销员赶忙补充说:“袜子并不是烧不着,我只是想证明它的透气性好。”最后大家终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袜子的质量的确没得说,但当时的气氛明显地影响了顾客的消费情绪。

  而第二位推销员,也是一边说一边演示,不过她注意到了科学性介绍,一番话说得非常周到。她是这样说的:“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科学性,袜子怎么会烧不着呢?我只是证明它的透气性好。它也并不是穿不破,就是钢也会磨损的。”这番介绍没有给爱挑刺的顾客留下可乘之机。接下来,她一边给大家传看袜子,一边讲解促销的优惠价格,销售效果明显好于前一位推销员。

  话不要说得太绝对

  人们考虑问题都喜欢来个相对思考,也许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入人心的缘故吧。对于绝对的东西,在心理上有一种排斥感。比如,当你斩钉截铁地说:“事实完全就是这个样。”此时别人会想,“难道一点也不差?”也许你表达的是事实,可是对方心里老是琢磨“难道一点也不差”的时候,他对你的话语的领悟就会有点舍本逐末了。因此,倒不如这样说:“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如果我们连自己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的事情,或者仅仅是代表个人看法,就更不要用那些表示绝对的字眼,那样会因为你的绝对化而引起他人的怀疑,甚至引起他人的反感。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很相信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来得及思索,而他人就在面前那么有把握地讲,就会感到自己落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反感情绪。他们会在心里说:“真是那样?我不相信。”甚至会说:“我讨厌这样的人。”

  因此,在谈话时,就算是我们绝对有把握的事,也不要把话说得过于绝对,因为绝对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人的挑刺。而现实是,如果对方有意挑刺,还真能挑出刺来。所以,与其给别人一个挑刺的借口,不如把话说得委婉一点。同时,如果我们不把话说得绝对,我们还可以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对方周旋。

  话要说得圆润

  当我们为了某个目的与他人谈话时,话就要说得圆润一些。话说得太直,会激恼对方,即便是理在己方。说得圆润一点,能给我们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从容地达到我们谈话的目的。

  某家宾馆的服务员发现客人刘先生在结账后仍然住在房间,而这位刘先生又是经理的亲戚,怎么办呢?如果直接去问刘先生何时离开,就显得不礼貌,但如果不问,又怕刘先生赖账。于是,善于谈话的公关部何小姐敲开了刘先生的房门:“您好!您是刘先生吗?”

  “是啊!您是?”刘先生回答说。

  “我是公关部的,您来了几天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您,真是不好意思。听说您前几天身上不舒服,现在好点了吗?”

  “谢谢您的关心,好多了。”

  “听说您昨天已经结账,今天没有走成。这几天天气不好,是不是飞机取消了?您看我们能为您做点什么!”

  “非常感谢!昨晚结账是因为我的表哥今天要返回,我不想账积得太多,先结一次也好。大夫说,我的病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刘先生,您不要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好了。”

  “谢谢!有事我一定找你们。”

  我们看,何小姐去找刘先生谈话,目的是要弄清楚他到底是走还是不走。如果不走,就能清楚原因。但这个问题不好开口,弄不好既得罪刘先生,又得罪经理。而何小姐的话说得非常圆润,先是寒暄一下,然后又问刘先生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副非常关心的表情,使刘先生深受感动,不知不觉中就说明了原因。何小姐的话语技巧高超,回旋的余地很大。

  生活总是充满变化,居安时要思危,顺利时要思逆境时,时时处处留有余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其实很多事情都一样,最好能留有余地,否则,日后会后悔莫及。

  善扬他人之长,巧避他人之短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和人交往,而且有时候还得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该怎样说话,该如何说话非常关键,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让人不喜欢和你交往。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应当多说别人的长处,少说别人的不足。

  虽说真诚是做人的第一准则,但是,真诚并不等于你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不是要你直言不讳地指出别人的所有缺点和不足。谁都喜欢好听话,这无疑是人的本性,那么,何不顺应这一本性,按照这一规则行事呢?

  1887年3月8日,美国的一位演讲家亨利华德比奇尔逝世。华德比奇的尔的影响力巨大,被世人评价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为了纪念他,一个演讲纪念大会将举行,而莱曼阿尔伯特应邀向那些因为华德比奇尔的去世而哀伤不语的牧师们演说。

  由于急着想表现出最佳状态,阿尔伯特把自己的演讲稿改了又写,写了又改。在作了严谨的润色后,他读给妻子听,让她给予意见。

  妻子感觉写得很不好,就像大部分写好的讲稿一样。假如她不是一位聪明的女人,她可能就会说:“莱曼,你写得太糟糕啦,这样不行,你如果真的读了这样的稿子给听众,他们肯定都会睡着了。这念起来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你都已经演讲这么多年了,怎么还会写成这样呢?天哪,你怎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说话呢?你难道不能表现得自然一些吗?如果你想自取其辱,就读这篇文章吧。”

  但是,幸好她没有这样说。

  她说:“莱曼,这篇演讲稿如果刊登在《北美评论》杂志上,将会是一篇极佳的文章。”

  莱曼阿尔伯特一听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称赞了这篇演讲稿写得很好,但同时又很巧妙地暗示,要是把这篇讲稿用来演说,将不会有好的效果。于是,他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原稿撕掉,后来演讲时甚至都不用笔记了。

  要想提醒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用赞美的方式,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种运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含蓄地表达本意的方法,就是我们熟悉的“委婉”。说话者故意说一些与本意相关或相似的话,以烘托本来要直说的意思。虽然委婉只是一种“治标剂”,但却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缓冲,它会让原本可能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适的氛围中领悟到本意。

  亲爱的女性朋友,请你相信,巧妙避开他人的短处,这种含蓄、委婉的批评会让人更加爱戴你。

  有一天,查尔斯斯科尔特经过受他管理的美国钢铁公司的一家钢铁厂。当时是中午,他看见几位工人正在抽烟,而在他们的头上,正好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吸烟”。如果你是斯科尔特,你会怎么做?会不会走上前去,指着那个大牌子说:“你们不识字吗?”

  很多管理者可能都会这样做的,但斯科尔特不是。他走向那些人,递给他们每人一根雪茄,然后说:“各位,如果你们可以到外面去抽这些雪茄,我将感激不尽。”工人们立刻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一项规定,同时,他们也更加敬重斯科尔特了。

  试想,如果你遇到了斯科尔特这样的领导,看到你抽烟是违反了公司规定,却还送给你小礼物,并对你很有礼貌,让你受到尊重,你会不喜欢这样的人吗?

  当面指责他人,只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

  很多教别人说话技巧的方法都是这样说的:在开始批评别人之前,要先真诚地赞美对方,然后一定要接一句“但是”再开始批评。举个例子,有个家长为了改变自己孩子不专心学习的态度,以为这样说是最好的:“杰克,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但是’,如果你的几何能更努力一点的话,就更好了。”

  可能,杰克在听到“但是”之前,感觉是会很高兴的,而听到“但是”之后,可能他立刻会怀疑家长的赞扬的可信度。对他来说,这个赞扬只是为了批评他失败而事先铺设好了的一条引线。

  其实,要想让别人真心地接受,并且还会让听者对你更加喜欢,我们只要在刚才的说话里换掉两个字,效果就会有天壤之别——只要把“但是”换成“而且”,问题就轻易解决了。请看:“杰克,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个学期继续努力,你的几何成绩也肯定会比别人高的。”

  这样,杰克就可以满心欢喜地接受这份赞扬了,因为后面没有什么失败的推论在等着自己。家长已经用一种非常高超的委婉的说话方式,让他知道自己需要改进的行为。而可以让人确信的是,他必定会尽力向着这个期望进发。

  “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扬他人之长,巧避他人之短,有助于发扬被赞美者的美德和推动彼此的关系健康发展,还可以消除人际间的龃龉和怨恨。对聪明的女人来说,要将这一方法应用到日常的交际当中,让自己的语言更让人喜欢。

  常打擦边球,说话要留有余地

  面对咄咄逼人的追问,你就还一个擦边球式的回答,看起来与对方的问题不相干,几乎没有回答他的追问,但又确实与此相关,使对方不能对你进行无理的指责。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经常可能碰到一些不能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的事情,这时候打擦边球就可以巧妙地化解一些很尴尬的情景。

  有一次,有家旅馆招聘侍者,前来应聘的人很多。老板想考考他们:“有一天,当你走进客人的房间,发现一女子正在裸浴,你应该怎么办?”

  众人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对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

  有的说:“小姐,我什么都没有看见。”老板听后不停地摇头。这时一个小伙子走上前说:“对不起,对不起先生。”结果他被录用了。

  这个小伙子就是巧妙地使用了糊涂的语言,使客人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同时也得到了老板的信任。

  有时候,话说得过于明白真实,反而不会达到好的效果。如果能够说得模棱两可,反而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的语言会让你的表意更有“弹性”。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些怎么回答都不对的问题时,聪明的人通常会想办法巧妙地避开。

  北宋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幼年时,有一位客人知其不辨同笼的獐和鹿,却故意问他“哪一头是獐,哪一头是鹿”。王元泽不慌不忙,沉着答道:“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王元泽虽年幼,却知道模糊语言的作用,用机智的模糊语言为自己解了围,显示了他的应变能力。

  为了保全自己的某种利益,你可以设法避开这类难于应付的问题。有时候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你也要学会避开别人的提问,如中国的太极般“避实就虚”。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女人,她回避问题的本领简直令了解她的人想大喊一声“太妙了”。例如,如果有人问她:“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她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她根本没读过,然而谁又会煞风景地去破坏融洽的谈话气氛呢?

  还有一次,有人问她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她回答说:“英文本没读过。”旁人不禁肃然起敬。她这句百分之百的真话会让人产生两种误解:她读过这诗篇,她精通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她是文学纯粹主义者,不屑读翻译本。真是高明,不失形象却又回答了问题。

  有时候,模棱两可还能够给人台阶下,使双方都皆大欢喜。

  阿根廷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迪戈马拉多纳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和英格兰球队相遇时打入的第一球是“颇有争议的手球”。据说墨西哥一位记者曾拍下了“用手拍球”的镜头。

  后来,有一位记者问他,那个球是手球还是头球时,他机敏地回答:“手球一半是迪戈的,头球一半是马拉多纳的。”马拉多纳的回答故意装糊涂,但是却颇具心计——倘若他直言不讳地承认“确实如此”,那么等于承认了这场比赛的不公正性。但如果不承认,又有失足球明星的风度。这妙不可言的“一半”与“一半”,等于既承认了球是手臂撞入的,颇有明人不做暗事的大将气概,又在规则上肯定了裁判的权威,具有君子之风。

  模棱两可是最聪明的说法。鲁迅先生曾生动地描述过,在《立论》中他说了个小故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高兴极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于是他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于是他得到大家合力的一顿痛打。

  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是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

  那么,既不说谎,也不遭打,得怎么说呢?

  你得说:“啊呀!这孩子啊!您瞧!那么……阿唷!哈哈!Hehe!he,hehehehe!”

  这虽是讽刺,却也透露出了模棱两可的妙用。亲爱的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打打擦边球,说点“模棱两可”的话,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圆通和谐。

  聪明的女人,会用语言避免尴尬

  尴尬是在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此时,比公开的批评还使人难受,能引起面孔充血、心跳加快、讲话结巴等。

  尴尬有时是对方有意的,依仗亲密的关系公开揭你的短,或讲述你过去的傻事。有时是无意的,不知不觉中说出了你的隐痛之处。如果真的动气,别人还会说你没有涵养。可见,尴尬是人在生活中不愿碰到还不能不碰到的,问题在于怎样应付。

  在人际交往中,当在人前蒙羞,处境尴尬时,用自嘲来对付窘境,不仅能很容易找到台阶,而且多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所以,自我解嘲是避免尴尬的一种很高明的脱身手段。

  首先,我们要学会自我解嘲。受到讥讽之后,千万不要把时间花在思考对方抱有什么目的跟自己过不去的上面,更不能假设有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有意者可能是习惯,对谁都这样,无意者更不能激化矛盾。要让心情放松,把这种耍笑转移给大家。如有人说“你不愧是属猪的,真能吃”时,不妨接上一句“所以咱们才能聚到一起呀”。

  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在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着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

  由此可见,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和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某人要出国进修,他的妻子半开玩笑地说:“你到了那个花花世界,说不定会看上别的女人呢!”他笑道:“你瞧瞧我这副尊容:瓦刀脸,罗圈腿,站在路上怕是人家眼角都不撩呢!”一句话把妻子逗乐了。人人都忌讳提自己长相上的缺陷,可这位丈夫却能够接受自己的先天不足,并不在意揭丑。这样的自嘲体现了一种人生智慧,比一本正经地向妻子发誓决不拈花惹草,其效果不是更好吗?此时他在妻子的眼里,一定变得又帅又可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笑自己的长相,或笑自己做得不很漂亮的事情,会使我们变得较有人性,并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幽默来保护自己。幽默感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不会伤及任何人、事。萧伯纳有一次遇到一位胖得像酒桶似的牧师,他挖苦萧伯纳:“外国人看你这样干瘦,一定认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萧伯纳谦和地说:“外国人看到你这位英国人,一定可以找到饥饿的根源。”

  如果活动中出现尴尬的局面,幽默更是使双方摆脱窘迫的好办法。如:双方单位搞联欢,男女舞伴第一次跳舞,由于一方的水平较低,发生了踩脚的情况,说“没关系”这样礼貌的话可能还会加重对方的紧张,更会失去协调性。如果用一句“地球真小,我俩的脚只能找一个落点了”的话,可使双方欢笑而心理放松。

  再次,要学会用借口来化解尴尬。所谓借口,就是对一些尴尬的事情给个交代,找个托辞做个解释,仿佛有了理,便会让人觉得名正言顺,可以坦然地去面对。但找借口其实是“没理找理”,所以找借口时一定要绷起脸来,表现出一副“理直才气壮”的样子,方能成功。而时机未到便慌慌张张地辩解,只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警惕。

  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几位妇女:“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她们的共同心理是很想念自己的丈夫,都很想去驻地探望一下。但是,由于害羞,不好当着众人直接说出来,就各找了一个借口来表达本意,仿佛到驻地去理由是充分的,非去不可。这就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愿,又避免了尴尬。

  这种假借他人之口的表达方式,常常是从侧面切入,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最主要的意思。

  尴尬,有时是相对的,而不是相互的。同一句话,己方难以出口,由对方先开口,说出来却可以自然而然。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刚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结果呢?赵妻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却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亲爱的女性朋友,在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了一些尴尬的事情,请不要惊慌失措,用你的机智幽默,用你充满智慧的语言,一定可以巧妙化解。

  第四章

  如何做事有条理,如何调节工作中的情绪,如何处理矛盾和纠纷,如何赢得上司的赏识,如何处理与男同事的距离,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上,要求女性不仅要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还要注意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一个细微的地方,都可能会对你职场生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注意好每一个细节,你才可能赢得上司的赏识,客户的信赖,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心中要有目标,做事要有计划

  职业女性总有做不完的事,她们要做家务,照顾丈夫、孩子,还要在职场打拼,争取升职和加薪,时间总是不够用,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但一天不可能有48小时,所以她们经常忙到抓狂。

  “小丹,下午陪我去逛街吧?”丽丽热情地邀请道。

  “我是很想去,但是还有一些活儿没有干完呢!”小丹边忙边回答,连头都没有来得及抬一下。

  “你这家伙,这周我们不是只有四堂课吗?那么多时间还不能把课备好?”丽丽很惊讶,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我也弄不明白,不知道什么原因,尽管我老是不停地忙,可还是没有你们做得快!是效率太低还是什么原因呢?总觉得每个细节都异常重要,都需要花很多的心思才能完成!”小丹不由得懊恼起来,好像终于有了思考的机会。

  “你是太精益求精了吧,去吧去吧,逛街多好啊。不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还能呼吸新鲜空气,多轻松惬意啊。对了,好像这几天有好多商场在搞活动呢!”丽丽开始用她的不烂之舌尽情鼓动。

  “真是不好意思啊,我已经两个多月没有逛街了!我是整天在忙什么啊——”

  小丹是一个高校教师,刚工作两年。作为年轻老师,她的课不多,一周才上四次,一次课两个小时,只需要备两次课,周五上午就上完了,余下的时间都是自由支配,很多人看起来羡慕得不得了。可就是这样在别人看来闲得不得了的人、时间可以很自由支配的人,竟然自己都不知道整天忙些什么,连逛街的时间都抽不出。看着旁边比自己的工作任务重得多的人都好像没她那么多的事情要做,不像她整天就像拼命三郎一般埋头于工作中,小丹不禁陷入了沉思。

  其实,小丹的问题正在于她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不能制定出一份有针对性的时间计划。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职场女性常常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作中,目标不明确,就不可能制定针对性强的计划,时间安排就不会很合理,效率也会相应很低下。

  有没有目标,会不会运筹,甚至可以决定你一生能走多高多远。

  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那就一定没有奋斗的动力,这就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了。在这个世界上,在任何领域中,成功人士最重要的个性就是:有明确的目标。

  确定一个目标是通往成功生活的金钥匙。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成功人士是那些很早就确立了生活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的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通过设立一个目标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力量。一个触觉敏锐而且办事踏实的人不知不觉就能成为天才。”明确的目标会使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使命,抓住重点,把握现在,充满奋斗的激情,成功的机率也会大幅上升。

  我们虽然订立了目标,但如果总是不能时刻铭记目标而无法专心完成工作,就会迷失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目标是前进的灯塔,计划是行动的方案。没有目标,所谓的计划就没有明确的方向,像无头的苍蝇只能是四处乱撞;没有计划,目标只是一句口号,空谈没有任何意义。要知道,成功的人士都很善于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知道自己要达成哪些目标,会拟订好优先顺序,并拟订一个详细计划,按其行事。

  日本有一本畅销书叫《怎样寻找终生职业?》。该书作者井上富雄叙述了他在25岁时,就已拟定了未来的工作和家庭的详细计划,然后就按照这一计划走下去。他把自己的工作计划分为自我启发、业务时间、家庭、资金等几项,同时又在每一项中订出每一个月具体的执行办法。据说,他在职业生涯上不仅制订了计划,而且超过了自己订计划时的目标。44岁时,他便当上了日本IBM的常务董事,这与他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无关系。

  忙碌不一定出成效,苦劳不代表功劳。亲爱的女性朋友,我们应时刻把目标铭记在心上,时刻把计划贯彻于行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

  高情商的女人更容易赢得成功

  情商,简称EQ,是表示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如今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成功=20%智商+80%情商。也就是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那么,高情商的人是什么样的呢?就拿《红楼梦》中两个最为大家熟悉的人物——林黛玉和薛宝钗来说。论亲疏,林黛玉和贾府的关系应该更亲近一些,论才情,黛玉更是大观园里的第一才女,可是,宝钗却赢得了上至贾母下至丫环的普遍好感,而宝钗成功的关键就是情商高。

  假设她们生活在现代职场上,毫无疑问,宝钗更容易取得成功,因为她善于揣摩上司的心理。和贾母一起看戏时,会投其所好,挑老人家喜欢看的类型;她还善于帮助同事,帮助湘云一起设螃蟹宴。她即使有权也不独断专行,替凤姐管家时,决不诽谤前任领导凤姐。面对竞争对手,她有一颗宽容的心,和黛玉雨夜长谈还送燕窝。

  由此可见,在成功的道路上,情商比智商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为什么高情商的女人比低情商的女人更容易成功。

  首先,高情商的女人凡事全力以赴,而低情商的女人则容易半途而废。

  情商高的女人之所以容易成功,是因为她们对自己认定的目标能够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地工作需要满怀热忱,而高情商的女人可能并不是人群中最聪明的,但一定是热忱而顽强的人。没有热忱,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就无法坚持到底,对成功也就少了一份执著。

  相比之下,情商较低的女人希望像婴儿那样要求“即时满足”,她们渴望只花很少的力气而很快收到成效。如果在一件事的进程中遇到了困难,或者进程缓慢时,她们就会厌倦,进而放弃。

  其次,高情商的女人从不拖延,而低情商的女人则靠心情好坏来做事。

  情商高的女人从来不拖延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她们今天就干,一遇到问题,马上就处理。她们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她们不管情绪如何,总是坚持正常工作,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最可能取得成功的环境之中;她们只要有一个不完备的计划、一个粗糙的想法、一个念头、一个草案,就着手去干,然后不断加以改进。更重要的是,她们懂得假如不去尝试,就永远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

  而情商低的女人习惯于等待有心情、情绪好的时候再做事。她们认为,没有好的心情怎么可能做得好事情呢?这听起来很合情理和逻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当面对一项困难复杂的工作时,人们逃避这项工作的动机可能会远远强于去做它的动机。如果你坚持等动机或心情来了再开始做事,那你可能要一直等下去,永远不会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高情商的女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低情商的女人则消极悲观。

  可以说,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高情商的女人往往具有积极的心态,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们能积极地去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事情中的消极方面压缩到最小限度。她们还认为过去是一个可供借鉴的信息库,而未来是快乐的、前途无限的、引人入胜的乐园。这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是拼搏获胜的关键。

  而低情商的女人,心态则是消极的。忧愁和厄运是她们最熟悉的领地,她们总是不断地提起过去的不幸,悲叹现实中的每一点不顺心之处,搜寻出每一点的不幸,记录下每一点瑕疵,甚至预言以后也必定是多灾多难的。

  第四,高情商的女人会锲而不舍地努力,而低情商的女人则认为成功是因为运气好。

  高情商的女人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目标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达到的,成功需要时间,有时甚至需要花成年累月的时间。因此,她们通常都是从“底层”干起,边干边学,慢慢地升上来。她们的成功就像是往银行里一分一分地存钱,随着一点点地积累,最终水到渠成。

  低情商的女人习惯于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运气好,比如自己失败了,她们就会抱怨说:“都怪我的运气太差”。而在谈到别人的成功时,又总是愤愤不平:“那家伙纯粹是运气好!”她们把成功视为降临在“幸运儿”身上的偶然事件。

  这些低情商的女人确信成功的别人运气总是好的,而自己又总是命运不佳,因此怨天尤人。于是就年复一年重演着失败者的生活方式,却想不到他们自己正是造成自我毁灭悲剧的积极参与者。

  第五,高情商的女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而低情商的女人则让人反感。

  高情商的女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她们经常称赞别人取得的成绩,鼓励别人作出的努力,恰当的赞美和真诚的肯定让她备受欢迎。而低情商的女人最常说的话是“你做的不对”、“你的想法一点都不好”、“你做事的速度太慢了”……经常会在别人兴致勃勃的时候泼去一盆冷水。比如,你刚买回来一双鞋,她看了马上告诉你:“这款式真老土,现在谁还穿啊?”把你的一腔热情全浇灭了。她们习惯于否定别人,或者用轻蔑的一瞥、令人生厌的叹息、尖刻的话语,去讽刺和挖苦别人,这就使得她们的人际关系非常糟糕。

  亲爱的女性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没关系,你完全可以依靠高情商去争取成功。即便你现在的情商不高也没关系,你也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只要你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女人,那么你就等于拥有了成功的最大资本。

  细致工作,是女人的强项

  俄国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过,没有顽强的细致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细心是女人的天赋,细致工作,是女人的强项。

  晓晓就是一个善于运用自己心细特质的女孩。她就职于某国际采购公司,一天早上,晓晓的同事媛媛接到业务部门转交的一份元器件订单。客户的字迹很潦草,订单上料号的最后一个字既像2又像7。接到订单时,正好接近总部的下班时间,偏偏下单的业务员外出,一时又无法联络。媛媛想也不想,就拨通总部电话,笃定地按照号2下单。晓晓心里觉得不妥,于是建议媛媛联系上业务员再作决定,万一出了错,不仅会延误出货,也破坏公司的信誉。媛媛不以为然地说:“这个客户不是头一次要货,每次要的都是号2,不会错的,等联系上业务员,总部那边早下班了,反而要延误一天。”

  下午下班后,看着蜂拥而出的人群,晓晓心里一直犯嘀咕,万一客户要的货是料号7怎么办?为保险起见,她主动留在办公室里,一遍遍地与业务员联系,结果证实,客户果然要订料号7的新元器件。抬表看时间,大概是清晨7点多的样子,再过两小时,总部的同事就该陆续上班了。为节省时间,她买了盒饭在办公室守到9点,直至同事上班,请他立刻取消昨晚的订单,并重新采购料号为7的元器件。

  晓晓将此事记录在周工作报告上,并在例会上发表了自己就此事的看法。她觉得不能图一时省事而自以为是,因为那个后果可能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进行补救。

  晓晓公司的客户多是国外的,欧洲国家的工作时间和北京时间存在不短的时差,有时候,要处理紧急订单却常常碰到对方已经下班。为便于联系,晓晓将手机和住宅电话告诉了西雅图的一家长期供应商,并嘱咐他们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随时随地与她联系。

  2007年3月的一天,凌晨两点钟,电话铃声响个不停,惊醒了晓晓的美梦。西雅图的供应商来电告诉她原材料采购出现短缺,某号订单的货不能如期交货。对方说,离交货日期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希望晓晓尽快解决问题。晓晓立即联系新供应商,他们的货还没有下单,后来,晓晓终于在上班前找到了新货源。再看床头的手机,不知何时自动关机了,心中好一番庆幸——当初要是怕被打扰而只留手机号码,肯定不能及时接到通知。商场如战场,或许晓晓晚一步,就扑空了。之后,西雅图的供应商亲自致电给上司,表扬了晓晓的细心和奉献精神。

  生活中,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烦杂、细小事物的重复。每天都是反反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看似简单、容易,却不能粗枝大叶。就是一件简单的事,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结果。

  就拿拖地板来说,一种人可能用水把拖把弄湿了随便拖之;有的人可能先用扫把扫了杂物,再用拖把拖洗;有的人可能在按第二种方法做的同时,还用上了洗洁精进行细刷,再用拖把拖洗干净。从这样一个拖地板的过程可以看出,细致会让你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商务咨询公司做文员的杨小姐说,她在公司深得老总的赏识,那全靠自己的细心。老总有一台专用电脑,可是每次使用完鼠标后,手腕都胀痛不已。于是,韩小姐在周末逛街时,买了个可以护腕的卡通立体鼠标垫。老总再使用鼠标时,手腕就没那么不舒服,看杨小姐的眼光便充满赞许。

  每次老总和重要客户会谈,杨小姐都会主动打扫总经理办公室,还会喷上空气清新剂。虽然用心完成的事情很琐碎,但是却给老总在“外人”面前撑足了面子,甚至给公司许多业务的促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小姐最得意的是,一次老总让她打印一份商业合同。当时老总心急火燎,杨小姐依旧在影印之前,耐着性子将合同仔细地阅读了一遍。结果,细心的杨小姐发现合同的一处数据错误。申报老总后杨小姐作出了修改,此举为公司避免了近三百万元的损失。

  女职员的优点之一就是细心,如果能够从细小末节处入手,处处为上司和公司着想,必然会得到认可和重用。

  职场上,成功的员工往往把自己的优秀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她们对细节的关注给人带来的是一种体贴入微的舒心感。而她们的成功,也往往是从重视这一个个细节中获得的。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做起的道理。在职场中,我们一定要善用女性细心的强项,让工作更出色。

  女人也要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职场是惟能力者为英雄的战场,必须靠本事、凭能力来立足。老板对于员工的要求,也无非是解决问题,实现效益提升。所以,身在职场,女人也要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

  莉莉大学毕业后,分进一家贸易公司当职员。一天早晨,她和同事们走进办公大厅后发现,地上已是一片汪洋,原来是晚上暖气管爆裂了。

  此时,上司还没上班,该怎么办?一时间,楼道内乱成一锅粥。

  莉莉没有慌乱,她从容不迫地给物业公司打完电话后,把早来的人一部分安排清理地上的水,一部分安排去“抢救”地上泡湿的文件。20分钟后,当上司来到办公室时,地上已经清理得同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一般。莉莉这个冷静果敢的女孩,因为露了这漂亮的一手,大受上司的称赞和同事的钦佩。

  后来,莉莉被委以重任。如今,她早已是人人称颂的职场精英。

  从莉莉的故事不难看出,善于处理问题,你的价值就会提升,好事自然会接二连三。

  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靠员工的工作来支撑的,因此,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表现才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做销售的销售能力强,就能卖出更多产品;做人力资源的能慧眼识千里马,并能协调公司员工之间的关系,就能招聘与维系优质的人才;做技术开发的头脑聪明,肯钻研,就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等。一个人能够在公司立足,说到底还是看工作能力。

  你有没有仔细想过,曾经的同事为什么会被提升?她身上一定有着不同于别人的地方,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她能够让老板看到满意的结果,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所以,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要说自己多么辛苦却没人发现,一定要通过你的实际行动证明给老板看,你是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小燕在一家技术性很强的企业工作,虽然平日里她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但毕竟自己是文科专业,对有些技术还是一知半解,老板看她的眼神也只是一瞟而过。很多时候,她也暗自流泪,想换个工作,但好强、不甘心的性格让她一直坚持,她希望自己能做出让老板满意的成绩。

  一次做专题报告,需要找行业里的顶级专家,领导试着找了几个,但人家都推脱说很忙。小燕在网上下载了很多与此相关的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了专题所包含的内容,对专题报告的背景、主旨、策划等都烂熟于心,然后在网上搜集行业专家的联系方式,一一打电话过去,认真、礼貌地跟人家解释、说清,终于,他们接受了小燕,并很热心地支持她。以后,小燕经常向他们请教问题,时节交替也会发个短信、打个电话问候,这些年过半百的专家似乎成了她的忘年交,给她的工作也带来了不少帮助。

  一次,这个行业组织相关会议,小燕所在的公司作为主办方要邀请这些专家参加,结果,她很轻松地办到了。专家的出席令会议增色不少,而她与这些行业顶尖人物轻松自若的交谈也让老板很是惊讶。

  可能你还是一位职场新人,或者你只是一个处在服务岗位上的员工,但同样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价值,只要你在岗位上,就有创造价值的必要和意义,也会因此带来职业生涯的新转机。

  亲爱的女性朋友,不要羡慕别人优雅的办公环境、令人羡慕的职位、优厚的待遇等等,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吧,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

  及时表达意见,做敢于进谏的女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可能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谁都可能有做错事的时候,领导不例外,专家也不例外。遇到这种情况,是违心地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还是及时表达意见,勇敢进谏呢?

  正在休假的晓林突然接到了老板的电话。原来,老板认为她策划的一期栏目不太理想,要求她重新来过。顿时,晓林恼怒不已。此前,她一直试着和老板沟通,但每次看到老板皱起的眉头,她就立刻打消了念头,于是她认定自己和老板不合拍,因此就总是闷头干活,完成后再等老板修修改改。

  朋友看出了她的不开心,听完晓林的抱怨,朋友说:“你和他说过自己的想法吗?把自己的看法说给他听,不要看到老板说‘不’你就停下或不开口,或许他也想听听你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晓林仔细想了想,似乎自己还真没有和老板深入交流过,每次一听到他说“好吧”“这恐怕不行”,自己就立刻泄了气。

  于是,她整理了一下关于这期栏目的想法,第一次主动拿起电话打给老板,向他解释了如此策划的原因、目的以及用意,电话那头的老板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耐心、认真,还不时夹杂着赞叹。当然,最后晓林还是继续她美好的假期。后来,她开始和老板时不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发现老板有很多看法、爱好和自己相同,大家一起分享开心,而这在以前是晓林不敢、也不愿想的。当然,晓林的工作局面也越来越顺利。原来,向老板提建议是这么美妙的一件事。

  老板是一个特殊的人,管理着众多部属,还要处理大大小小又繁琐又重要的诸多事务,如果你不主动与他沟通,交流,你在他心中就是一个盲区,他不知道你每天都在做什么,或许很大程度上他不放心你。要么认为你无所事事,要么认为你在处心积虑地对抗他。同时,老板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每天面对很多人和事,他也有烦躁、焦灼、不安、伤心和苦恼的时候,也有解决问题的压力,他希望有属下积极为他出谋献策,也希望与下属们多沟通。如果你主动和他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看到你站在他身边,可以想象,老板是多么欣慰。所以,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想法,就大胆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老板知晓。作为员工,你的声音一定要让老板听见,这一点很重要。

  詹妮是听着父母的谆谆教导长大的,相信凡事要埋头苦干,不要夸夸其谈。这招儿在学校收效不错,工作后到了公司,詹妮依然不怎么跟人说话。她谨守家训: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用嘴说出来的。部门会上讨论项目,詹妮也总是躲在角落,虽然她觉得那几个口若悬河的家伙说了许多废话,提的建议也不怎么高明,可她也不愿出风头去与他们争辩。可是部门经理却分外喜欢那些发言活跃的员工,对于埋头苦干的詹妮常常视而不见。工作了若干年后,詹妮还在做着自己的小技术员,那些夸夸其谈的同事都已经晋升,有些甚至被调往外地独当一面。

  不要以为和老板接近就是在套近乎,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理解、肯定和支持。通过和老板的交流,你知道了他的想法、公司的发展规划,这对你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是有百利无一害的。当然,可能你们的想法会不同甚至相悖,但沟通让你们能相互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也会解开工作中的很多小疙瘩。而当你向老板提出建议时,他会把你当成自己人,认为你是忠实于他的,会对你分外信任,这对你工作的开展是不是很有益处呢?

  既然和老板沟通这么重要,怎样做才能恰如其分呢?

  适当的时机。通常,早晨刚上班的时间老板是最繁忙的,而快下班的时候又是他疲倦或者心烦的时候,显然这两个时候都不是最好的沟通时机。如果在上午十点左右找机会与老板聊聊可能效果会更好,这时老板可能刚刚处理完清晨的业务,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你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会比较容易引起他的重视和思考。不过,无论什么时间,如果他心情不太好的话,奉劝你最好不要打扰他。

  适当的地点。老板的办公室当然是最好的谈工作的地点,但是如果他经过你的座位,突发奇想要就某个问题与你探讨;或者你们刚好同坐电梯,而他又表现出对你工作的兴趣时,也不失为沟通的好场所。当然,这要看你的反应和智慧了。

  提供极具说服力的事实依据。推广一项新的提案或者提出改进现有工作制度、程序的建议时,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能给老板留下一个头脑发热、主观臆断的印象,因为提案中不能缺少的是真实的数据和资讯。事实胜于雄辩,这个道理可以说明一切。

  预测质疑,准备答案。当然,对于你的建议和设想,老板可能会提出种种质疑,如果这时你吞吞吐吐,自相矛盾,你的成功机率会大大减少,同时还会给他留下你逻辑性差、思维不够缜密的印象。因此,在与老板沟通前,最好充分预想老板可能有的疑虑,并一一准备答案,这样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站在他面前了。

  突出重点。先明白老板最关心的问题,再想清楚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交谈时一定要先说重点,因为老板的时间是你难以把握的,很可能下一分钟就有一个电话进来或者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打断你们的谈话,如果你还东拉西扯,可能这就是一次毫无意义的交谈。

  切勿涉及他的短处。老板就是老板,不管你的建议多么完美,你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而老板要统筹全局,他要协调和考虑的角度是你不曾涉及的。因此,阐述完你的建议后应该给他留一段思考的时间,即使他犹疑或否定了你的建议,也不要出现伤及老板自尊的言行,这不单是对老板的尊重,也是你的涵养和素质的综合体现。

  有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对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说,心往往很大,可舞台有多大呢?这就取决于老板对你的态度了,而这态度很大程度上还是来源于你平时和他的沟通程度。多和老板交流,及时表达出你的意见,做敢于进谏的女人吧,你会独受青睐。

  适时表现,让你的上司赏识你

  很多人以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在老板的视线范围内,老板对员工的评价自有明见。其实这种想法是一厢情愿,假如不想继续坐冷板凳,继续自己的失落,蹲在角落里顾影自怜,就要学会让别人注意自己,让别人看见自己的光亮。这不是炫耀,而是在告诉别人,你是一个有“心计”的勤奋女人。

  在工作中,员工努力按量地完成工作是分内的事,可是不要认为有多少付出必定有多少回报,在现实中,付出和收获常常是不成比例的。你的努力老板不一定都看到了,也就不一定能按你实际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的评价,加上职场中争功和暗箭伤人的事件时常发生,你的付出和心血可能付之东流你都不知道。所以,有“心计”的聪明女人,别只顾着埋头工作,要让自己的工作物有所值,你要重新树立你的观念,刷新你的观点。

  首先,不能吃“老实亏”。有很多老实人,数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地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因为在老实人看来,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够得到应有的奖赏。老实人以为,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表现都在老板的视野里,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太过单纯了。我们没有必要故意浇老实人的冷水,事实上,老板最容易患“近视”,你虽然拼了老命,他却还是视而不见。严格说来,这不完全是老板的错。通常,老板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比较麻烦的人和事上面,规规矩矩、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反而容易被忽视。

  晓薇是个不爱张扬的性格内向,习惯于默默做事的女孩。她对自己的工作总是很用心也很尽心,然而,令她苦恼的是虽然自己对工作很尽心,很努力,但总得不到老板的青睐,晋升也几乎与她无缘。尤其令她伤心的是,老板多次把本该属于她的功劳算到了别人头上,有一次在会议上,老总竟然连她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其实,我们得不到重用和升迁,其中的原因不全怪老板“近视”,也怪我们不会表现自己以引人注意,这个是影响老实人发展的一个认知陷阱所以,没有“心计”的女人们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老实人,也不要掉进这个认知陷阱里。

  在惯性的思想深处,我们一向以“谦逊”为美德,不习惯大大方方、直接地“宣扬”自己,同时也对他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存有非议。所以,自己明明在工作上作出了贡献,也不敢表达,害怕同事批评自己喜欢表功。其实,适当的谦逊是好的,但是过分谦逊,吃亏的就只有自己了。要知道,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着两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方面,一个是建构自己,它是指人对自身的设计、塑造和培养;另一个是表现自己,也就是把人的自我价值显现化,获得社会的实现和他人的承认。而且,表现自我绝对称不上是什么错。因此,我们不用因“谦逊”而拒绝“表现”,两者并不是矛盾的。

  一位在外企只工作了四年就做到公司高级副总裁的女性,有人问她怎样才能在一个公司飞速攀升,她说:“当然要凭能力,不过,这个能力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真才实学’,而是指表现能力的能力。”的确,即使你有治国安邦的能力,如果不表现出来让人注意,那么谁知道呢?

  上面两点要告诉女性朋友们的是,人在职场,就要“敢于表现”,这样才有出头的一天。但是光会这一点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表现”,要分场合、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会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一点都不自然,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这种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愚蠢的行为。

  艳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工作积极主动,待人热情大方。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她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当时在会议室,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艳艳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她急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她,同事不肯,可艳艳却执意要求,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她。

  艳艳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看见她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从此,大家再看艳艳,顿觉她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个小动作冲得一干二净。

  从人的本性上说,每个人从内心深处来说都是“爱表现”自己的。所以很多时候,艳艳的同事未必是反感她的“爱表现”,别人反感的是,她只顾自己表现,且把别人表现的机会抢走了,过分自私,说白了就是表现得过了头。

  凡事都有一个度。本来的好事,要是做过了头就变了味了。试想,如果你总以自己为“主角”,把他人当“观众”,那么这台戏指定是唱不久的。没有了他人的表现机会,他人就会拆你的台,让你孤零零地唱“独角戏”。

  总而言之,要想成为在职场上的“心计”女人,就要学会展示自己。有能力就要表现,有功劳就表功,这没有错,这样做也不会吃亏,但是如果让别人看你的表现欲过强,看出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表现,他们就会认为你没什么本事,反而轻视你,还会认为你是在“弄虚作假”,其实是没有真材实料的。如此一来,老板和同事就会不喜欢你,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