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日|令人骄傲的闽籍航天元老

  厦门网讯 据东南网报道(记者 周霞)今年4月1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航天日”,距离第八个“中国航天日”还有12天。福建与航天的历史渊源很深,也走出了许多令人敬仰的航天功勋人物。

  刘亚楼.jpeg

  开国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将军,龙岩人。他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军初创阶段,在原航空学校的基础上,组织建立了七所航空学校。这些学校培养了大批空天人才,涌现出大批战斗英雄、航天英雄、功臣模范和蓝天英烈。

  林宗棠.jpeg

  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福州人。他在航空航天部任职期间主持制定关于建立天、空、地、海一体化,航天、航空、电子技术结合、攻防结合、积极防御式武器体系的建议,被列为国家国防科技发展目标,其中弹、星、箭、机多个型号和载人航天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梁守槃.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四老”之一的梁守槃,福州人,被誉为“海防导弹之父”。1957年底,梁守槃被任命为我国第一枚仿制导弹东风一号的总设计师。他提出采取“反设计”的办法,化“被动仿制”为“主动学习”,保证了所有外援断绝时,我国航天事业向自主设计阶段的顺利过渡。

  闵桂荣.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莆田人,是“两弹一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他是中国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学科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负责完成我国多项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取得系统和创造性成就。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他参与领导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

  张钰哲。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钰哲,福州人,是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他发表中国第一篇论述人造卫星轨道的论文,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对人造卫星轨道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测轨预报方案,对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