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真的卖不出了,那公务员工资该咋办,去哪弄钱养活他们?

  房地产这些年在国内始终是一个非常暴利的行业,它的存在养活了大量公职人员。然而当风雨来袭,市场经济被冲击,最先受到利益影响的就是这些人。

  因为不需要像绝大多数打工人一样,累死累死活一辈子,就只是为了买一套房子,有一个安稳的家。房地产行业,轻轻松松的就可以快速获利成百上千万,所以从事房地行业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但是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内的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一定大小的影响,其中随着恒大的暴雷,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暴露在了公众的眼里,火热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一座座刚准备大展宏图的售楼部门可罗雀,冷冷清清,显得有些可怜。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相比去年下降明显,卖地变得不再容易,从而导致许多地方的基金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要知道大多数地方的财政收入都要依靠土地拍卖,现在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公务员们的工资不知道还能不能准时发放呢?

  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开放商的房子卖不出去,就回笼不了资金,也就没有钱继续购买新的地块进行开发,让地方没有了财政收入,时间一久,基金就真的不足以给公务员提供工资保障了。

  当问题已经出现的时候,国家将会选择怎么做出决策来解决问题呢?目前来看,有以下三种方式。

  

  调整当前的税收率,是一个方向,但这件事的实行难度非常大。因为同样是受疫情的冲击,国内普通民众的积蓄在这几年被大量消耗,现在疫情才结束没多久,都想要挣钱然后存起来,充实自己已经几乎空荡荡的钱包。

  要是真的直接提高国家税收率,会极大程度削弱民众本来就不高的消费热情。本来就还没有挣到多少钱,还要缴纳不低的税款,就越加没有钱去进行消费了,从而使得市场持续低迷。市场得不到正向反馈,那么税收增加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国家的税收改革的目光不能放在普通民众身上,和收入水平较低普通人相比,国内的富豪不在少数,把税收的关注点放到他们说身上,影响的就不会太大了。因为他们的消费水平注定不会低,同时现在有很多国内富豪打算移民外国,国家可以对其的资产转移采取收税,这笔收益对于国家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目前的困境。

  

  把一些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承包出去,这件事已经在国内在部分地区实行。例如乐山大佛,这是一个热门的旅游资源,30年的摆摊和光观车经营权一起售卖出去,让国家得到17亿人民币。同样,都江堰把自己的500个货运汽车行驶权卖掉,获得了不小的一笔收入。

  此类种种,目前已经有了大量事例。这个方式总体看来对国家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是也有着它的一些弊端。

  像原本的一些风景区,最初没有被承包出去的时候,是不会有专人进行收费的,售卖以后,连本地人都进去都得给钱。为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方式还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控制起良性延续下去。

  

  顾名思义,就是减少平时一些没有什么必要开支,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吃喝出行上的公费报销不是一个小数字,因为不用花自己的钱,就不会节制消费。

  所以在这个方面,可以进行监督和调整,例如在出差的时候,五星级酒店和龙虾鲍鱼之类的就大可不必有了,除非是自己付账买单,不走公家的账户。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要防止个别公职人员,以权谋私。

  另外,我国的公职人员数量,目前来说已经是个很庞大的数字,每年为其发工资就要花去总税收的40%以上。或许国家可以提高公务员的门槛,同时清除一些存在意义不大职位,合并一些工作内容重复的职位。从而通过降低公职人员的数量,来减少税收在这方面的压力。

  

  当然,这个措施需要十分慎重地进行下去。因为像教师是属于体制内的,他们辛辛苦苦为祖国培养着人才,如果他们这个职业成为了编制外的存在,那么会不会让老师们放弃教育行业,或者在教学过程中,像我们上班一样摸鱼,导致下一代的教育出现问题,这些情况我们都需要考虑周全。

  根据前面的讲解,我们知道要解决目前的税收降低,难以负担体制内人员工资的问题,国家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了,但是同时,在改革制度和政策的时候,要多维度考虑,避免出现解决一个问题,又出现另外一个问题的情况。

  今日话题:土地真的卖不出了,那公务员工资该咋办,去哪弄钱养活他们?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