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
最近一两年,“未来教育”是一个时髦的词,许多人都在讨论未来的教育,未来的学校和未来的学习是什么样的。很多地方还热热闹闹地成立了各种各样的未来教育机构。大家都在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勾勒、描绘、畅想未来的教育形态。这是对的。教育的确是面向未来,甚至是引领未来的伟大事业。如果不放眼未来,我们怎么可能教育好今天的孩子呢?
但一想到要教育好今天的孩子,我的心情就有点复杂,有点沉重,有点失望,还有点沮丧。我甚至觉得,面对今天孩子的教育现状,我们这些大人在这里讨论未来的教育有那么一点儿滑稽。如果有一个孩子在这里,他一定会问我们,你们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吗?你们已经给孩子们提供了满足他们需求的好的教育了吗?你们是在为未来的社会教育现在的孩子吗?
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专任教师1732万人;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毛入园率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6%,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其中,义务教育水平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这的确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没有实现的伟大成就。但这是国家教育的成就,学校教育的成就,却还不是社会教育的成就,以及,孩子眼中的教育成就。
我们要扪心自问:和40年前相比,我们的教育理念进步了吗?我们的教育形态变化了吗?我们的教学方式改进了吗?我们的评价方式变化了吗?
40年前,我玩的时间很多很多;40年后,我们的孩子玩的时间很少很少。
40年前,我每天能睡十个小时;40年后,很多地方的孩子每天只能睡五个小时。
40年前,那些17世纪的知识,我学一遍就可以了;40年后,还是同样的知识,孩子们至少要学两遍。校外辅导机构先学一遍,学校里再学一遍。以前,一个班里只有少数孩子学过了;现在,是大多数孩子都学过了。你让老师该怎么教?你让学生还怎么学?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危险性的认识还不够。它对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40年前,我的老师罚我抄十遍课文;40年后,老师依然在罚孩子抄十遍课文。有一天,我问我女儿她正在听的一首古典乐曲的名字是什么?她说,都告诉你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记不住!今天罚你抄10遍乐谱!当时她才6岁。当她对我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罚她抄十遍单词这件事办得有多么残忍和愚蠢!
40年前,我因为考试没考好而挨打;40年后,有多少爸爸妈妈还在因为考试成绩而打自己的孩子!
40年前,我们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危害;40年后,我们不但“全面追求升学率”,而且还要追求北大清华升学率。
40年前,我们说“分,分,学生的命根”;40年后,我们录取学生的依据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对分数崇拜到如此疯狂的程度?
我们每天都在逼迫孩子考更高的分数。的确,考试分数让我们自我安慰地认为实现了公平。可分数没有教给我们对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没有衡量我们面对挫折困难的勇气,也没有衡量我们对他人和公众的责任,更没有衡量我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它衡量了一切,但没有衡量那些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的东西;它可能让我们一时半会儿记住了关于中国人的一切,但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会以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昨天我去剪头发的时候,美发师和我聊天。她说,我现在都快愁死了。教育一个孩子简直太难了。我问她,你孩子多大了?她说,还没生呢。刚怀上。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焦虑到如此程度?
在成千上万的“海淀妈妈”为孩子的升学而殚精竭虑的时候,我们考虑了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了吗?
今天,我们的物质条件变得更好了。我们可以自如地在线上进行教学。我们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但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我们对到底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的认识反而退步了。因为,至少我们小时候,在那个艰难的时代,父母教会了我们正直善良,这些价值观影响了我们一生的行为;但今天的孩子,在单一僵化的考试重压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没有灵魂。他们缺乏目标,不理解生命的意义,生活日益内卷化,心中的世界在一点点崩塌。
其实,这些问题40年前就存在,但那时我们把希望寄托在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上;2000年又过去20年了,今天我们依然在谈论这些问题。我希望,40年后我们可以不再讨论这些问题。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教育生病了。生病就要治病,病治好了才可能有未来。面对中国当下越来越严重的升学焦虑症,我们需要有重新定义教育的勇气、远见和胆识。这个“我们”,既包括教育的管理者,也包括教师,还包括家长。我们要扪心自问:你到底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你到底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作为家长,你敢不敢还给孩子一个多彩快乐的童年?当班里大多数孩子在上奥数的时候,你敢不敢给他一张打球的时间表?作为老师,当别人都在大规模刷题的时候,你敢不敢在课堂上多一点教育,多一点启发?作为一个校长,你敢不敢用独立自由的办学思想去对抗外部的质疑、批判和攻击?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你敢不敢“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教育规律和办教育的专业人士,宽容、包容、倾听他们的声音?
一个高竞争、高淘汰的“线性绞肉机”是令人绝望的,只有多样化才能带来希望。如果我们的社会把考上北大清华作为基础教育的唯一评判指标,那么,每年一千万考生中只有七千人是暂时高兴的,剩下的9993000人都变成了“陪跑者”和失败者。实际上,最终这七千人也可能会发疯。因为他总有一天会发现,他十几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他得到的东西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就好像你奔月是为了嫦娥,可当你真的登上月球之后,发现上面只有环形山,这时候你怎么办?一个使大多数人产生失败感的制度是令人窒息的。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使大多数人都感到幸福的新制度,这正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目标。我们应当从现在就开始努力,扎扎实实落实好这个文件,彻底打破“五唯”顽瘴痼疾。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也并非没有力量。我们终将生活在由我们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为主体建立起来的社会中。我们希望那时候的社会是什么样的,我们今天就应该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希望那时候的社会是良善的而不是邪恶的,我们现在就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希望那时候的社会是和谐的而不是分裂的,我们现在就要让他们成为合作者而不是竞争者;我们希望那时候的社会是繁荣的而不是萧条的,我们现在就要带给他们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未来,第一步就是要打破现状。打破你的局限,突破你的观念,战胜你的怯懦。多干点当下,少谈些未来。不抱怨,不空想,集中所有的力量,一寸一寸,挖山不止。救一人算一人,改变一个课堂算一个课堂,改善一个学校算一个学校,提升一个地区算一个地区。每一个都算数。也许用不着等到未来,你发现面前的山已不在。毕竟,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未来的教育,而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