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老年教育丨将优质学习资源配送给老年市民
大学生志愿者为小昆山镇老人讲解数字应用技术
开栏的话
老年人是城市的宝贵财富。上海作为我国老年人口最集中、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老年人的学习呈现出需求日趋旺盛并且多元化的特点。今天,本报开辟“申城老年教育”专栏,反映本市不断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以及老年人在“活到老,学到老”中涌现的新鲜事、感人事。
扫码乘公交方便快捷,生活缴费网上支付足不出户……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体验,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了便利,但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面前似乎平添了一道无形的障碍。记者今天从市教委获悉,为了让广大老年市民更好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本市终身教育系统已推出一批丰富多彩的智能技术应用终身学习课程,帮助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技术,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使其能共享数字化时代的“红利”,并提升晚年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教委终身教育处负责人介绍,本市积极发挥老年教育四级办学网络作用,推动市、区老年大学和街镇社区学校,围绕老年人生活、就医、出行等遇到的智能技术应用难题,开设了大量的学习课程,并将学习资源配送至居村委学习点,为老年人提供智能技术学习服务。核酸检测、网络购物、扫码乘车、远程配药等,都离不开智能设备和在线平台的熟练使用,针对老年人在疫情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应用问题,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教师们及时了解学员情况,通过在线教学、微信群等形式帮助老年学员掌握知识、排解难题。比如,奉贤区社区学院打造志愿服务流动课程,针对老年人手机应用问题,助力智慧抗疫。同时,本市还将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列入上海老年教育教材开发计划,开发了一系列智能技术应用读本。
松江区小昆山镇社区(老年)学校通过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小昆山镇社区(老年)学校书记、校长黄德平介绍,除智能手机应用外,自2020年以来,该校累计开设智慧助老讲座14次,培训657人;开设老年防诈骗讲座2次,培训123人。“第一次在网上买了东西,太方便了。”学员王奶奶在这里学会了网上购物,她高兴地说,“老师还贴心地讲解了防诈骗知识,十分实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会,我再也不担心自己落伍哩。”
吴泾镇社区学校组织老年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在闵行区吴泾新村1号里的为老服务中心,开设了一个智能手机使用教学班,这些年来吸引了华东师大100多名大学生前来做志愿者,每周三下午轮流帮助辖区内的上千名老人学习使用微信视频聊天、支付宝扫码付款等操作。同学们还为老人们准备了实用笔记,方便他们回到家中也可以练习操作智能手机。嘉怡水岸居委、枫桦邻里中心等也相继推出便民服务,教老年人充分适应便捷就医、生活缴费、网上购物等应用场景。园区里还活跃着一批白领志愿者,他们围绕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过程中遇到的电信网络诈骗等常用套路,教老年人如何避免网络诈骗,切实提高老年人的个人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据悉,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本市还创新了老年人智慧学习载体,打造沉浸式、体验式的数字学习新空间,推进老年人学习场景建设。目前,聚焦就医、出行、消费、健康、居住、支付、文旅、办事等主题,市、区两级教育部门计划建设100个学习场景。例如,上海老年大学从老年学员需求出发,打造了智慧生活体验教室,包含高科技场景、医疗与健康场景、现代交通场景、智能居家场景等。与此同时,为推动老年数字教育覆盖到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等部门已着手开展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专项行动,将优质学习资源和课程配送到老年人身边,帮助老年人学会并应用智能技术。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