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严”为桨,领游吟诵新课堂——记长沙理工大学教师宁淑华

  课堂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曲曲吟诵,宁老师平静温和的曲调吹走了学生的浮躁,底下学生跟着声声和诵,磕磕巴巴的古诗句悄悄刻上心头。宁老师的课堂有时如和煦春风拂面,有时又如烈日骄阳蒸烤。走进宁老师的吟诵新课堂,听她畅吟属于她的文学曲歌。

  严字当头,“潮”气在心

  “宁老师很好,但是真的是我的噩梦!”是学生对宁老师的评价。

  “学生上我的课压力很大,他不能只带着两只耳朵就来上课”。宁淑华说。“严格”是所有学生对她的一致评价,也是她在多年教学中形成的风格。宁淑华主要教授古代文学、诗歌欣赏,她的每一堂专业课基本上都会提前布置背诵任务,而且重点抓落实。

  突破常规,她慢慢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径——接龙式背诵,一次课随机叫15名学生站在讲台上,一个人接一句的背诵。在接龙过程中她随时能接上学生漏掉的句子,会一一指出背诵中存在的问题,宁老师的课堂里从不吝啬表扬,针对没能背出来的孩子,她给他们“开小灶”,给他们传授背诵技巧,学生们没背出来她就一直陪着。学生们在这套“魔鬼”教学方法中夯实了自身文学基础,对诗词的理解从原来的一知半解到了然于胸。她说:“现代社会的竞争很激烈,如果我不从严要求我的学生,那么等他们被丢到就业市场的时候,连自己最核心的竞争力都是空的。”

  “宁老师有点潮,是复古的潮,也是随性的潮”她的研究生如是评价。

  课堂上的宁淑华看上去说一不二,课堂外的她却显得随性自由许多。她热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些毫不起眼的风景在她看来也别具风味。在朋友圈里分享原创小诗搭配简单的照片,她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喜爱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得一方平静而温和的天地。

  对症找方,吟诵入堂

  把背诵任务提前后,她修改了相应的课程环节,学生们在上课前一天晚上11点前把对课文的疑惑提出来,省去了基础知识的重复教学,课堂上挤出更多与学生探讨课文深层问题的时间,这被她称为“问答式教学”。她说“学生们提的问题有二十多个,有些问题我没有准备过,所以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

  “曾有学生跟我反映:‘背书太痛苦’‘背书有什么用‘背了就忘’,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是对背诵的全面否定”。从此,她一直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直到找到“吟诵”。

  “大学老师面临很多科研、教学压力,有时候真的分身乏术”宁淑华坦言。学习吟诵需要持久的毅力以及大量时间投入。教吟诵的老先生一个学期只教3个人,每次上课都是一句一句的教,他念一遍,学生在下面反复吟,直到先生觉得学生吟的过关,才进入下一句。宁淑华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后仍挤出时间钻研吟诵,既保证自己学得好,又不断想办法让学生学得好。

  “自从学了吟诵后,我觉得一天十节课也不在话下”她笑着调侃。早年间她因为连续上课患上慢性咽喉炎,以至于每周后面几节课出现失声。这病一患就是几个月,但教学任务不能中断,她只能硬着头皮上,金嗓子、润喉茶成为她的标配。没成想,对吟诵的钻研反倒改善了她嗓子罢工的现状,使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也使她更好的投入到教学中。

  从普通话朗诵走向传统吟诵,她在课堂中将自己领悟到的古代文学之美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们。学生们跟她反映,吟诵和朗诵对诗词的领悟确实不一样,通过学习吟诵,古诗文也没有那么难背了。一些学生还因为学习吟诵激发了他们创作古体诗的热情。

  亦师亦友,乐在其中

  宁淑华与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学生们敬重她,她也很乐于帮助学生。有学生特地跑来她的课程旁听,他们听完一次又一次,宁老师对他们非常欢迎。她与曾经教过的毕业生们也时常保持着联系,有在读研究生、博士生还有一些已经工作的学生。共同探讨书目的选择、读书的感悟或者是学术问题。“我跟很多学生保持着长期的交流,正所谓‘以书为友,以书会友’,这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宁淑华说。

  她把曾经的学生慢慢的处成了书友、朋友。她曾经的学生陈天有天对“宋诗如何影响唐诗的变革”这一问题心生疑惑,于是发短信向宁老师咨询,当时宁淑华正在医院陪护生病的孩子,她收到短信后立马给陈天打了电话,两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了近一个小时,她甚至忘记自己此刻正在医院。

  二十余载的教学生涯,宁淑华兢兢业业,浅唱低吟的吟诵寄托着她对中国古代诗词的热爱,也承接着对学生成材的期盼。课上用严格要求学生,课下用诗意传递温暖,三尺讲台有她,文学的广阔山河亦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