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淮海战役:黄百韬为何待在新安镇不走?其实是太贪心了

  原标题:淮海战役:黄百韬为何待在新安镇不走?其实是太贪心了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正式爆发,华东野战军按照战前部署大举南下,准备围歼驻扎在新安镇一带的国民党黄百韬第七兵团。其实就在前一天,国民党方面也按照此前制定的“徐蚌会战计划”,向分散在徐州周围的各个兵团下达了向徐州撤退的命令,其中就包括了黄百韬第七兵团。本来如果黄百韬第七兵团能够按照命令执行撤退,那么很有可能成功撤到徐州,这样一来淮海战役就将戛然而止。但让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黄百韬第七兵团收拾行装准备撤退的时候,一个诡异的命令让黄百韬第七兵团停止了撤退,并开始在新安镇一带长时间停留。

  黄百韬第七兵团接到的命令是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部发来的,但实际发令人是蒋介石。蒋介石命令黄百韬第七兵团在新安镇原地等待海州和连云港一带的第九绥靖区第十四军,等两军会合之后再一同撤往徐州。当时,黄百韬接到这一命令之后,大为惊恐,因为各种情报显示华东野战军主力部队正从四面八方向自己包抄而来,很明显自己就是华东野战军的首攻目标。虽然黄百韬对于等待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的命令有一百个不情愿,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执行命令。

  黄百韬或许想到了等待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风险巨大,但肯定没有想到十几天后会以兵败身死而收场。当黄百韬在新安镇一带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等来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之后,急忙下令全军向徐州撤退,但还是在撤退途中,在距离徐州仅六十多公里的碾庄地区陷入重围,在苦苦坚持十二天之后,黄百韬并没有等来徐州方面的援军,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其本人也死在了战场之上,年仅48岁。此时距离他上任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仅仅过了三个月。

  黄百韬之所以选择执行在新安镇一带等待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的命令,无外乎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黄百韬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当时在新安镇到徐州之间的正北面,是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辖区,有两个军的兵力,黄百韬认为即使华东野战军的首攻目标是自己,但毕竟有第三绥靖区的部队替自己挡着,这完全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自己还有足够多的时间用来撤退。可是,就在黄百韬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在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的率领下宣布起义,并迅速开放了辖区让华东野战军南下攻击黄百韬第七兵团。可以说,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临阵起义,为华东野战军南下攻击黄百韬第七兵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其次,黄百韬在接到原地等待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命令之后,有一个小心思让其决定执行命令。当时,蒋介石发布这个命令的同时,为了能使黄百韬执行命令,还给黄百韬附带了一个“大蛋糕”——将第九绥靖区第四十四军划归到第七兵团建制。黄百韬第七兵团原本下辖第二十军(三个师)、第六十三军(两个师)、第六十军(两个师)和第一百军(三个师)等四个军,如果能够接收第四十四军的话,那么黄百韬第七兵团就将有五个军的编制,将和邱清泉第二兵团等嫡系部队相媲美,这样的诱惑是黄百韬这个杂牌将领不可能拒绝的。为了接收第四十四军,壮大自己兵团的实力,争夺在国民党将领中的话语权,黄百韬最终决定执行命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