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培训应成为服务社区生活的先锋


育邻梦

社区教育培训应成为一项长期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惠民工程!开展社区教学培训活动的根本应该是为社会服务,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盈利应该是个“副产品”。开展社区教学培训最需要认清的服务对象是谁?为什么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服务?这两个问题解答清楚了,您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才能顺利的开展好。同时,社区教育培训应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容服务,组织形式与受众都理应多样化、多元化。

居住环境

1、社区教育培训的根本是家庭教育服务

家是社会最小的组织单位,社区是家的小范围集合,是人们生活最核心的“圈层”,人们的活动几乎都围绕特定的社区而开展的。一个社区包括若干个居民小区,也有大的小区可能被划归几个社区管辖,社区是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类似于农村的行政村。社区是居民参与地方治理的基层组织,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最前沿机构,是邻里关系的最基层的调解者。

社区关系的基础就是邻里关系,是作为社会最小组织单元接入社会大家庭的“中继站”,社区邻里关系的和睦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共融。社区之间的人们就是邻里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抬头不见低头见”。那么,社区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就应该开展家庭教育服务,被服务的对象就应该是家庭中的孩子和家长,就必须完成单纯为教授“知识”盈利的商业模式转变,转变为引领社会教育风气的机构,也就是说社区教育培训服务的更本是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家庭教育服务。

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应成为一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公益性事业,社区教育培训应承担起这项职责。社区教育培训的基础是贴近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家庭,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状态之后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那种不了解服务对象和只通过简单聊天就开展的家庭教育服务几乎没有实践价值。那么,好的社区教育培训需要注意什么呢?

多彩社区文化

深入了解服务对象。社区是离家最近的地方,社区教育培训机构想要扎根生存就必须对服务对象有足够的了解,能与被服务对象建立友好互助关系。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意为从3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7岁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也有人说人生几乎是其童年生活的不断重复。做好家庭教育服务工作,最基本的就是了解被服务对象生活过去、现在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现今,家庭教育服务行业看似“繁花似锦”,但其真实情况却是,除了“专家著作”【多为国外著作译本】、“专家讲座”,几乎没有正式的家庭教育规范,更没有任何指导标准。由于逐利情结,诸多家庭教育服务内容直接借用国外相对成熟的课程或者加盟,国内罕见有认真钻研有关儿童成长的“专家”。“专家讲座”内容丰满,但其几无示范实践,有些家庭教育服务的“专家讲座”只为家长服务,甚至服务过程中都害怕有孩子“打扰”。那么,试想一下“专家”自己都不敢运用来指导孩子的方法,凭借几次课程怎么能对家庭教育活动有帮助。

了解服务对象需要接近自然,最好是能与被服务家庭有较长时间的生活相处,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因为,只有自然状态下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而问卷或者短时间的聊天沟通,被服务对象都会存在刻意隐瞒或者不能自然的展示。所以,家庭教育服务者应与被服务者有充分共处生活的机会,能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状态,知道他们如何教导孩子、对待邻居家孩子的态度如何。俗话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每个家庭都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好的家庭教育服务必定要了解被服务家庭中的工作状态、邻里关系状态、与亲属关系等等。只有做到对被服务对象有全面的了解时,才有可能制定出适宜的服务方案,才能对被服务对象家庭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在企业间有一项服务工作,那就是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这项服务中服务者是一定要深入被服务对象企业参与到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之中的。好的家庭教育服务同样需要如此,开展好家庭教育服务工作的基本前提就是了解您的服务对象。

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

社区教育培训应贴近生活,弄懂当地的风土人情。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活动,也是世界上形式、内容最为丰富的教学活动,几乎只要是生活中所能涉及的内容都能在家庭教育中展开,比如道德礼仪、饮食文化、品行实践、真善美丑等等都属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因为,家庭教育面域的无限宽广,每个家庭都会根据各自家庭生活的实践经验、结合地域风土人情形成各具特色的家庭教育规则,比如东北人相对豪放、东南部喜欢甜食......家庭教育服务应“入乡随俗”,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孩子的发展与他们对自己在生活环境中所处位置无意识理解是一致的,长子、次子和幺子有着不同的发展过程,而这种发展同样符合他们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所以,不能因为孩子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成长,就做出他们会完全相同的预言。对任何两个孩子来说,即使他们是双胞胎,他们的成长条件都是不同的,这也正是现今二胎之后出现大量具有“叛逆”情结大宝的根源所在。

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与家长以外的亲戚、邻居、陌生人接触,这些人同样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他们喜欢逗孩子开心,或在最短时间内做那些让孩子印象深刻的事情。他们给予孩子的或许是并不真实的赞扬,但却会使孩子的自信心极度膨胀,并变得自负起来。在与孩子短暂的接触中,这些人会尽力宠爱、纵容他们,这样会对孩子的正常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因为透过家庭,孩子可以看到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情况。也就是说,孩子关于合作的最初印象完全来自于家庭环境。如果孩子成长在封闭的、不与人交往的家庭中,他们通常就会在家人和外人之间划上明显的界限。他们感到在他们的家庭和外部世界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鸿沟将两者隔绝开来,在看待外部世界的时候他们也自然会持有一种充满敌意的态度。这种家庭与外部世界的社会关系不会取得进展,这会使孩子疑心更重,并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外部世界。所以,全面了解被服务对象家庭生活环境状况,是开展好家庭教育服务工作的基本前提。

小习惯,大未来

社区教育培训服务应制定长远规划,开展长期跟踪服务。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都是历经数年形成的,理顺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效果。所以,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跟踪服务的工作,需要与被服务家庭一道制定长期的孩子成长计划,并且做好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跟踪服务,根据孩子真实的成长状态调整计划。同时,因为孩子的成长活动、每个家庭的生活都是社会性的。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服务还需要培育周边生活环境,就如同爱护环境,如果某区域内的居民都能自觉爱护。那么,即使不宣传他们也能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相反,如果大伙儿都没有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即使投入大量资源也会无济于事,这就是“全国卫生城市”不卫生的根源。

家庭教育如同道德,是一项社会性的活动,家庭教育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随区域内邻居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而变化,比如城市家庭教育的氛围比农村更浓郁、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更普遍。因此,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工作的基础应该是普惠的,能惠及所有家庭的,需要引导家庭养成重视家庭教育的氛围,引导全社会形成服务孩子成长的氛围。所以,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应该是一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公益性事业。

社区活动

2、社区教育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教学活动本质是一个人用行为示范点亮另一些人,是人点亮人的工程。引导孩子行为自立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关于孩子的家庭作业,更多的应该落实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从成长习惯开始引导。孩子的成长问题确实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孩子不仅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幸福生活、国家未来的发展境况,更关系到孩子学习、成长期间的家庭生活品质。“计划生育”与城市化之前,每个家庭都能够根据家庭生活状况的实际选择养育多个孩子,养育多个孩子的好处就是能够根据孩子自身的成长特性“散养”孩子,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成长。“计划生育”与城市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每个家庭都只能养育一个或两个孩子,这就相当于把家庭未来幸福的“鸡蛋”放到了一个篮子里,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历程再也不敢“大意”,必须万分小心的呵护孩子的成长。但是,越是谨慎小心就越是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当今“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之下,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几乎都必过高考“独木桥”。社区教育培训应成长家长实现“精养”孩子的帮手,成为引领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风向标。

孩子们的学习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模仿、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深受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社区就是孩子生活中的那个小社会家是孩子人生成长最完美的起始点,社区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第一站。因此,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应以引导孩子们相互合作、分享为主,以促进邻里和谐为己任,引导孩子们在快乐的体验中保持学习的乐趣与兴趣。

社会前行的脚步随着时光一刻也不停息的向前发展,生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适应生活最好的能力就是应变,给予孩子独立生活技能的本质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应对一切生活挑战,教导孩子应对世界的千变万化的能力。社区教育培训的差异化就在于:

1】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每个刚出生的孩子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无尽的好奇,总是想一探究竟,这便是科学界常说的科学精神。是的,孩子天生具有科学探索精神。但是,生活中家长发出的“别乱问”、“别乱动”、“别乱摸”、“别......”正在抹杀孩子爱探索求知的好奇心。早期家庭教育与早教的目的,并不是说让家长早早地赶着教孩子数数、认字、将孩子推入教育系统,而是希望父母早点意识到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如果不等孩子好奇和探索之心长大,就早早将各种知识强行“灌输”给他们,孩子的好奇心就得不到滋养,兴趣就很容易被磨灭。等孩子到了学习的年龄,可能最讨厌的就是学习、讨厌接触新事物,真的变成了“厌心”。孔子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建立在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基础上的。为什么不厌倦?因为孩子一直保有浓厚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才能够想要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更加主动地再往更深层次探索。和孩子所学的知识相比,对事物产生兴趣的能力,才能使孩子保持进取、探索、成长的动力,才是保证孩子在社会巨变潮流中保持探索精神、具备核心竞争素养。

创作

2】引导孩子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游戏力》:“让人最尊敬的人是那些能够创造产业、创造就业岗位的人。”未来究竟会怎么样,现在谁也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而所有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创新和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能够灵活应对。因此,相对于了解孩子在学校是否听话、成绩如何,更应该关注孩子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力,是否对不解难题“刨根问题”。好奇心是孩子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人们生活的必须,进而创造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孩子们的奇思异想并不是胡闹,“五彩树”、“蓝太阳”并不是瞎想,这是孩子对生活独特思维想象的体现。有人说创新、创造是个体先相信,而后将所相信的事物付诸实践的过程。人工智能时代已来,想象力、创造力是人超越机器人的关键。作为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孩子以创新的观点和态度解决问题、适应未来生活。

3】教导孩子们懂得管理情绪。是人就会有情绪,孩子会哭会闹、成年人会有各种生活的烦恼。当孩子哭闹时,家长正确的引导不是压制孩子的情绪发泄,而是引导孩子找到宣泄的方式或者换角度思考,能够懂得如何妥善缓解情绪,使心情平复。有宣泄、能转移情绪,才能使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自如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拥有管理情绪的能力,即便日后身处逆境,孩子也能够在强大内心的弹力下,转化情绪带来的巨大的波动和伤害。

4】引导孩子们习得延迟满足。什么是延迟满足?延迟满足不是一种纯粹的忍耐力,还是一种权衡能力和判断能力,懂得并能判断出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取更大的利益,延迟满足是选择力、判断力和权衡能力的集中呈现。所以,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不要将孩子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去管控和学会忍耐,而是要让孩子逐不发展出掌控自我需求的能力,从被动走向主动,依靠自己不断提升的判断力、行动力去实现生活自控。

5】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学习力就是孩子根据自身兴趣、成长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呢?那就是引导孩子察觉自己现在想要得到什么、理想是什么、擅长什么?现在拥有什么、准备怎么做?未来在前方,一直在不断的进步、完善。今天学习的很多知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淘汰,面对变化中的世界,保持强大的学习力,是“勇立潮头”的不二法则。所以,生活中越是优秀的人越爱学习,保持不被时代落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断奔跑。学习力不仅限于学习文化知识,它还包括与人协作、自我成长、应对突发事件等一系列能力。

教导孩子不仅仅是现在给予他们开心和快乐,更重要的是教导他们如何应接挑战,父母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他们在教导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够调用多少现在的智慧预见未来的发展。今天的国家制度影响明天国家的发展方向,父母教导孩子成长发展的眼界和格局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高度。在教导孩子成长、成才这条道路上,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作为家长,不断优化自己才能扮演好父母这个角色,引导孩子向着更广阔的方向成长。

陪伴好心情

?社区教育培训是离家庭、孩子最近的地方,是能够,是能够追踪孩子持续成长的机构,是能够更好服务家庭教育的场所,是能够促进家长与孩子一起同步成长、实现与孩子“交心”的地方。因此,社区教育培训应成为一项长期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惠民工程!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