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100%推荐的川大“最美”通识课究竟有多美?走,带你蹭课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着我华夏衣裳,兴我礼仪之邦。近年来,随着国潮之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尝试穿着传统服饰走上街头。不同历史朝代的传统服饰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在四川大学,一堂由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系主任杨璐铭教授组织开设,来自轻工、艺术、历史、文新四个学院的九位老师负责主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华冠丽服:服饰文化与中国精神》就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完整多元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经开设便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追捧。目前,课程已完成三个学期的授课,教务系统推荐率高达100%!

  

  这堂被评为川大“最美”的通识课堂究竟有多美?近日,四川发布记者走进课堂为您一探究竟。

  直击课堂:传统服饰穿上身

  “我今天梳的这个叫双鬟,是唐朝年轻女子比较喜欢的发型,很符合我今天穿着的这身比较俏皮一点的唐朝服饰。”当记者走进四川大学这门通识课的课堂,服装设计专业大二学生辛籽烨正穿着一身传统服饰在讲台上阐述着自己搭配的考虑。与此同时,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系老师时昱通过这名同学的装扮,讲解有关于唐朝的妆容、发型及服饰特点。

  据了解,这样的课堂形式对于这门通识课实属常态。为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过程,全面地阐释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课程组老师们会在课堂上设置了不同朝代的传统服饰穿搭环节,并以此展开现场交流。

  

  课堂体验

  为进一步让同学们直观体会和掌握传统服饰的形制和美学特点,课程组更是投入大成本准备了几十套精美的传统服饰,不仅让同学们能够近距离感受,甚至还能穿在身上,进一步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课堂上,老师们还会通过手机教学、分组讨论、服装试穿等翻转课堂活动,在一系列“讨论、搭配、试穿、展示、评讲”的过程中,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我国传统服饰形制之美、意境之美与文化之美。

  

  课堂现场

  “这门课最重要的还有课程组老师的引导,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同行。”杨璐铭举例道,在同学们开展讨论之后,老师一定会针对组员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对专业性问题做出指正,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再讨论再思考,帮助同学们进步。

  除了互动体验,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同学还穿着了自己喜欢的传统服饰来感受课程的内容。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大一学生龚佳祺当天一身宋制服饰格外亮眼。在她看来,选择这门课不再只是追求传统服饰衣样的好看,更能深入了解传统服饰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像我穿的这件服饰背后会有一条中缝,是因为古代织布机的布幅有限,必须分成两半才能做成一件衣服,但实际上它还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象征着做人要正直,这也是中华传统服饰所倡导的社会风尚。”龚佳祺说道。

  以服为媒:春风化雨传承中国精神

  “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杨璐铭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由来以及历朝历代的服饰特点,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9月,课程正式立项,杨璐铭和其他八位老师组成了课程组。面对第一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课程组授课,如何让九位老师在授课时合理输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保持课程的脉络连贯性和内容完整性,成了老师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纵向时间线到横向覆盖面,每一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高度凝练课程内容,保证知识点不重复、不遗漏。每一次上完课后,杨璐铭还会组织老师们开备课会,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课程接受度,分析同学们的反应及反馈,在上一堂课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优化。

  

  如何让服装承住“历史之重”?这一问题让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王磊在备课过程中彻夜难眠。“在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强烈冲击,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服饰逐渐被接受,中华传统服饰被扬弃。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痛苦甚至悲壮的过程。”王磊说,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软实力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复兴,传统服饰再度受到人们的青睐并在全球广泛传播,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从自卑走向自信的过程。

  

  

  

  

  同学们的课程作业

  为调动不同专业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组老师对班级会进行分组并组织同学破冰,增进了解。此外,课程组还对00后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研究,以学生兴趣点作为出发点设计课程,每一年结合当下最热门的影视作品、人物形象等对课程内容进一步打磨。

  “一开始我们结合史料、各博物馆馆藏等作为一手课程资源,但上课时发现,这些内容对于非专业同学理解起来仍有些困难。”于是,课程组便把目光转移到影视作品,发现影视作品的服饰还原也存在一些错误。“最后我们决定以老师自己为示范,去拍一套传统服饰照,高度地还原每个朝代的服饰特色。”杨璐铭说道。

  为了最大程度上还原传统服饰之美,展示古人风姿,课程组拍摄了一套汉服写真,老师们精心打磨妆容、发型、服饰、鞋履,让同学们能够跨越千百年与古人相视。细究每一位老师的服饰,在感受到美的同时,其中蕴藏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智慧,更是中华文脉在高校课程上的延续。

  

  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老师蔡端懿看来,“华冠丽服”不仅探讨服饰,还关注服饰背后中华民族与自然共生的处世智慧和“尚真、尚善、尚美’的审美追求,让大家通过可视可感的服饰纹样、色彩、服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中“美”的博大内涵与深远意境。蔡端懿介绍道,“活态发展”是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正是因为课程组每一位老师持续分析学情,根据每个授课班级的年级分布、专业构成和课程反馈对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不断打磨,才能够春风化雨般的将教学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与传播,让这门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潘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