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齐聚大湾区“头脑风暴”,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关系引热议

  4月20日,以“脑科学与类脑技术”为主题的2023松山湖科学会议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召开,会议集结了60多位院士专家,共召开了1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闭门会议以及“脑科学”“类脑计算与系统”“类脑芯片”“类脑智能信息处理”4个专题分享研究成果。

  “为什么脑科学这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它有很多未知的领域还需要大家去解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指出,脑科学中最关键的研究问题是功能相关的神经环路结构和功能是怎么产生的。

  “现在的脑科学包括行为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发育神经科学、分子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教授赵继宗表示,脑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能够为临床神经科学提供更多成果和治疗思路,造福患者。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表示,脑科学的一大产业化方向是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医药行业有一个特点:在某一项技术上的突破,可能带来行业的颠覆性变革,很快领先行业,反之亦然。

  与此同时,脑科学与的关系也是会议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表示,脑科学是最终极的科学,不只是科学问题,更是哲学问题。未来,发展到某个程度,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科学界有责任对脑科学、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找到正确的发展路径。“人工智能可以借鉴大脑的运行方式,但反过来,大脑是否也可以借鉴人工智能运行的原理和方法?”

  鹏城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石光明认为,“在ChatGPT出现之前,我们所知道的AlphaGo等均为弱人工智能,ChatGPT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蒲慕明认为,人脑最大的特点是高效,人脑只需30瓦的能量就可以运作,这种效率是同规模人工智能所不能达到的。“希望未来的类脑算法能够超越深度学习算法,这就是人工智能下一步重要的突破点。现在ChatGPT没有突破这个问题,因为算力还没有突破。”

  “如何推进原创性的技术研究,实现真正长远的发展。需要科学意义的人工智能、面向长远议题的高端智库,科技和人文的深度融合三个方面发力。”复旦大学类脑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分析,ChatGPT是一种大规模的信息处理方式,但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人工智能。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引领。要出现颠覆性创新的中国时刻,需要实现科学意义的人工智能。从源头出发,从基础开始研究。

  目前,脑科学与类脑研讨已成为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范畴,被各国视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添加点和引领新科技的变革引擎。“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布局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重大研究领域,科技部于2021年正式启动了“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科技项目。

  在脑科学战略意义与产业价值不断凸显的同时,大湾区又该如何发展脑科学呢?

  “产业很重要,但如果想要有长期的、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其实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更加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张明杰强调, 如果我们没有非常坚实的基础研究能力,如果我们没有培养解决从0到1的创新能力,我们是不可能真正摆脱被国外“卡脖子”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认为,大科学时代的生命科学特别需要工具,需要新型的研究平台,这个工具和平台需要学科支撑,也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新型的人才。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