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农业巨大成功,农业教育培训功不可没,对我国农业教育的启示

教育,是一个国家富强的基础,农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农业强大的基石,看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否处于发达阶段,农业教育是一个必要因素。农业发展能够为农业教育提供肥沃的土壤,强大的农业教育反过来能够支撑农业进步。

法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教育功不可没,对我国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法国农业与农业教育概况

法国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6582万,人均GDP4.2万美元,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欧盟农业白皮书发起国、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粮食产量15年以来连续稳定在1300 亿斤,超过欧盟地区粮食作物产量的五分之一,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 位,是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国。

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多层次、全方位、科学完备的法国农业教育体系功不可没。其农业教育体系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职业教育三个部分组成。

法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1.形成并巩固绿色、环保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法国农业管理部门有直属的农业教育、科研等事业部门,可以“一竿子” 深入到农场、农业企业,基层情况可以很快由研究人员的想法、建议转化为各种政策。

法国理论界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理性农业”思想,就是指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整体考虑和全面兼顾生产者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理念得到了上层决策者的认可,形成了理性农业的标准。

在法国,绿色农业是指生产方式:尊重环境,在农产品的生产、仓储、保鲜当中不能使用合成化学产品、不能采取转基因技术的农业。比如在波尔多,葡萄是“看天吃饭”。若要喷药或浇水,必须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农业专家对于农药的半衰期也极为苛求,即使绝产,也不会在采摘前两个月内喷药。

再如,始建于15 世纪的夏特诺瓦农场,现已传承至第八代,其在生产方面十分强调轮作,有的轮作周期长达7年,从而有效创造了一个自我调节的、精确的多样化生态环境。法国政府出台多项措施鼓励绿色生态农业和加工业发展,例如设立1500 万欧元的绿色未来基金、对从非绿色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等;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强制要求所有食堂和餐厅菜谱中至少20%为绿色食品。

法国农业形成了以AOC(原产地证明)、AOP(欧盟原产地证明) 为重点,包括TSG(产品传统特征保证)、PGI(受保护的地域标识)、AB(有机农产品)、LR(农业质量标签)等一套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2.科学谋划各具特色的区域高度专业化

法国农业院校的理论界工作者经常参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计划的研讨和论证,在顶层设计、农村环境保护、国土整治、农村景观、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综合考虑自然禀赋、历史传统、国际竞争等多种因素,按照“平地种粮、山丘养畜、坡岗葡萄加果菜”的生态适应性要求,法国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商品产区。

高度专业化还表现在农场的专业化(按照经营内容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单一产品)和作业的专业化(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销售等,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作业高度机械化,不仅表现在种植业生产上,还表现在农业领域各个方面,如牲畜屠宰自动化、激光制导锯木弹线等)。

3.全方位智力支持农业主体

法国农业广泛以农场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为纽带,链条之间无缝对接,商业化运作,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农业组织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法国农业教育重点培养农业及食品加工业领域的人才,为合作社、农场和企业发展服务。同时,由于农业院校处于农业经济环境之中,这些学校自然成为了高新技术传播的中心。他们强调未来的培训与科研以职业变革为依据,经常承担短期高等农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根据社会需求与合作社、农场和企业需求确定成人培训的内容,确保培训质量达到社会满意标准。这些做法,为合作社提供了高效技术,培养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极大地助推了合作社重要支点作用的发挥,促成法国农业有序发展、稳步提高,把法国农业引入到了很高的境界。

经过长期发展,法国农业合作社的规模逐步扩大,为社员提供的服务涵盖了产前、产中和产后,包括农资生产、采购和供应,生产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贮藏、运输、加工和销售,信息服务(市场信息、法律咨询)等。埃罗省加罗克斯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965 年,包括300 多个经济体(果农、公司),还建有物流中心、统一的品牌,为社员提供从苹果、樱桃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的全方位服务,年销售收入达到200 万欧元。

4.无缝衔接、方式灵活、相得益彰

法国农业的发达与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一体化机构设置、无缝衔接紧密相关。这种机构设置及其合理布局促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方面的完美体系,避免了重复,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法国的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层次分明,公立与私立相互补充,教育机构、科研院所、农商会、合作社分工明确,培养目标和服务对象各有不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满足了从农业工人、农业技师、农业高级技师到工程师及科研人员各个层次的培养需求。

无论是高校,还是中等技校,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验室和操作车间;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1/3,半数左右农业院校与农场建有直接联系。经过专业对口的分类培育之后,有的成为专业高等人才(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国家机关行政官员等),有的成为职业农民(具有独立经营能力的农业经营者或具有某项专门技术的农业工人),职业农民每年还必须接受两周的培训。

对我国农业教育培训的启示

1.进一步改善农业教育发展环境

2004 -2016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布13 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农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农业教育与培训在硬件方面改善很多,但在软件方面仍需进一步改善、优化。主要不足表现在:参与农业教育、培训的主体增多,但仍以公办机构为主、民办机构为辅,竞争不足、监管困难导致服务程度不够;接受农业教育、培训的客体一定程度上是“被动式参与”,效果不够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机构自身的市场化步伐没有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教育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有所脱节,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就业创业难度加大等等。如此形成的恶性循环,需要通过环境的根本改变来消除。

2.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支持力度

上世纪90 年代中期,法国总理就与各大农业协会主席签署了《青年就业国家宪章》,明确表示要筹集巨额基金,支持农业教育与培训,帮助大量青年农民创业。借鉴法国经验,我国首先应该加强绿色农产品认证、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的使用管理,继续扶持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挖掘、弘扬绿色农产品地理标志,把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使其自身能够形成对农业教育的有效需求,形成农业本身与农业教育的良性互动,而不是仅仅依赖工业反哺农业(包括农业教育)。其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支持项目,归口使用,真正实现“机构服务、政府买单”,避免撒胡椒面和监管不到位现象。在金融、保险以及贸易方面,也要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助推农业教育和培训做大做强做出品牌。

3.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决定着经济绩效。完善的农业教育制度体系对于农业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法国政府上世纪60 年代就颁布了“农业教育指导法案”,其全套的农业教育体制提供从初中四年级到博士学位培养,包括了农业初中、高中、高等农学院、农业大学、农业职业教育,一应俱全,面向年轻人和成年人且相互贯通,全国布局合理,使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形成有机融合,制度体系和组织构架十分完善。

当前,我国各个农业教育机构都建有从招生、培养、教学、科研到就业的规章制度,但同时接受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和农业行政部门的政策约束与指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出多门、相互掣肘,造成人、财、物的重复和浪费,教育培训效果欠佳。因此,急需建立根本性激励制度,赋予农业教育机构更多自主权,诱导其改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改善效果。否则,农业院校人才流失、生源质量下降、发展缓慢将无可避免,进一步会对粮食安全、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4.进一步推动“教学、科研、推广”的一体化

当前,我国不少农业院校的社会服务活动很有特色,出现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大别山道路”和“9:1”模式等新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近年组建的不少国家级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初衷就是要链接产前、产中、产后,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目前,这些实践取得了很多成绩,但由于协同单位内外部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导致体制机制改革困难重重,要取得重大突破,依然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各个主体的进一步改革创新。


5.进一步拓展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

法国严格的职业准入,要求农民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享受国家补贴、优惠贷款和具有经营农业资格。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有效促进了法国农民对接受农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视,使农业与农业教育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发达的农业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和强大竞争力。

将先进的技术、理念和制度应用于农业,让农业从业者持续增产增效,让生存环境更加和谐,这也是我国决策者和理论界孜孜以求的“农业梦”。国内外实践证明,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

借鉴法国经验,建议国家依托农业高等院校独特的人才、学科和科研优势,建立新型农民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加强软硬件建设,扩大规模,提升质量,进一步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让农业从业者培训上岗、标准经营、科学管理,从而使我国农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