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经典的一首词,起句就惊艳了世人,最后1句是点睛之笔

  引导语:

  说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让人感到遗憾的一位文学家,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辛弃疾了。辛弃疾是宋朝时期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当中创作的诗词,闪耀了宋代词坛。

  辛弃疾现存的诗词有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文学家。并且,辛弃疾的诗词大多数都是体现国家、民族等现实问题的题材,非常的新颖个性,抒发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的词在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非常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历史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题材范围非常的广泛,并且随着内容和题材的变化,风格也非常的多变,让人赞叹不已。

  

  1、辛弃疾

  说到辛弃疾,熟悉他的朋友们都知道他展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精神,非常让人佩服。这样豪放的性格在宋朝时期,就是能文能武的典范,在那个重文轻武的年代是非常难得的。

  但是最让人遗憾的是,辛弃疾生不逢时,对于辛弃疾这样一个拥有豪情壮志和战斗精神的人来说,那就是一个悲剧。我们都知道宋朝时期非常重视文官,对于武将来说就是一直忽略的状态。

  

  南宋时期的政局早已经动荡不安,面对外敌的侵入,宋朝的文武百官以及皇帝依然我行我素,将士们就像是一个摆设一样。一个重文轻武,苟活的朝代,辛弃疾在这里虽然有着豪情壮志,但也不能够有所作为。

  如果辛弃疾生于盛唐时代或者是其他重视文韬武略的时代,骁勇善战的他不论是在什么时候,都能够大放异彩。可是在南宋时期,就好像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也注定了辛弃疾拥有一个不平凡的思想,却不得不度过充满遗憾的一生。

  

  辛弃疾在少年时期能够纵横沙场,带着几十万骑兵就敢冲进金军的阵营里,是如此的威武。而他的另一面,是细腻豁达的诗词文怀,创作的诗词有着无比豁达的心胸,让人心旷神怡。

  就是这样的胸怀让辛弃疾在仕途上不受人待见。当局者一退再退,而辛弃疾则表示一心求战,最终被拔官。在辛弃疾被罢官归田之后,写了一首如诗如画的词,开篇就动人不已。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首诗写的是辛弃疾在经过西江上饶黄沙岭所见的景色,整首诗都透露出一种欢快的气息,充满了乡村的自由和悠闲的情感。开篇第一句就描绘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景象。

  月光惊起喜鹊,也衬托出了月光的皎洁。清风之中,树枝上的蝉还在鸣叫着。下一句就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稻花香”、“蛙声”等词语都表示当时的夏季,也刻画出了一幅乡村美景,充满了宁静与生动。

  

  到了下半夜,突然下起了小雨。这种描写也是点睛之笔,与上阕的明月和欢快的田间气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辛弃疾在赶路的时候,迎面就看到了一座茅店。

  这也表明了在让人厌烦的天气中,想要躲避风雨,却转头就有着非常惊喜的场面,表现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虽然这是一首写景的词,但是诗词的最后一句,也点明了诗人迫切地想要改变现在的境遇,抒发出自己想要再次为国效力的心情。

  

  辛弃疾的一生虽然艰辛坎坷,但他的人生观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在逆境中,虽然他很悲愤,但依然保持着家国情怀。在职场中,壮志未酬,仍然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主张北伐,遭到权贵的打压,面对打压,辛弃疾仍然主张坚持自己的观点,哪怕被罢官,他也敢于直言,坚持收回失去的故土。

  

  其间,作出了无数悲壮的豪放之词,大多都被收录在了《辛弃疾词传》中,通过他的作品,刻画出了一个有血有肉,胸怀大志,心怀家国的爱国主义词人。

  如今,我们大多都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儿时的田园风光,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奢望。古代文人描写山水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文人无论在逆境还是顺境,都借用了大量的山水描绘来寄托和抒发自己的感情。

  

  给大家收录了几位历史上的词人代表,他们的作品都很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现在,《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这6本词传一起打包购买只需要99元。这个价格非常划算,无论是我们自己阅读,还是给小孩,给朋友做礼物,都是相当体面的。

  总结:

  辛弃疾是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勇士。他能够勇于面对惨淡的人生。虽然仕途不顺,雄心壮志无奈不能够施展,但是他依然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值得让人学习。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