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陇南地区文庙发展,看明清时期科举教育,具有丰富历史价值

  文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古代社会传授儒家经典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陇南地区共有七座文庙,始建于明朝,清朝不断扩建和发展。民国时期,陇南地区的文庙遭到多重破坏,趋于衰落。

  时至今日,保留的四座文庙仍能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形制和工艺。同时,地方志和碑刻资料也较为清楚地记载了文庙的历史发展、儒学教育和祭祀情况,充分体现了文庙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

  

  作为陇南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庙见证了当地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兴盛。陇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境内已经发掘的人类文化遗址将其历史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先秦时期,陇南地区是秦人早期的活动区域,后从秦代设立郡县至今,一直是完善的建制单位。明清时期,陇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庙在建筑规模、教学管理、祭祀礼仪等方面逐步趋于完备,同时也培养一批优秀人才走上仕途。

  1、地理环境

  从地理位置来看,陇南地区东通汉中,南接广元,西连甘南,北邻天水,既为川蜀屏障,又是秦巴要塞。武都位于甘肃天水和四川梓潼的相交处,地势险要。

  从自然条件来看,首先,陇南地区山川交错,有岷山、秦岭山脉和祁山,丘陵、盆地错综分布,土壤肥沃,植被覆盖率为甘肃第一。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对其险峻地势最生动的描述。

  其次,陇南地区作为甘肃境内仅有的一处长江流域,水资源极其丰富,西汉水、白龙江和嘉陵江支流分布密集。除此之外,陇南地区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雨量充沛,光热充足,适宜于各类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总体来看,陇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一处易守难攻之地。每至南北分裂,这里往往成为战略据点,是西南、西北政治、文化交流联络的重要通道。

  因此,陇南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设全国为三十六郡,武都、两当县均属陇西郡。国至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战乱不断,先后出现了仇池、武都、武兴、阴平和宕昌五个氐、羌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时间持续近三百年。

  隋朝废除郡县制,改行州县两级制,后又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承唐制,改唐朝的道为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地方政权制度。

  元世祖至元七年,武都复置阶州,康县为阶州地域。成县仍为成州。徽县改南凤州为徽州,下辖两当县。西和县废长道县,并入西和州。

  陇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严密的政权组织,使其不仅成为少数民族交往的主要场所,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之地。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为陇南地区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陇南地区不仅积极修建学庙,社学、义学、书院等民间学校也应运而生,共同促进了教育的进步。

  1、修建规模

  陇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发展状况在不同朝代不尽相同,具体可分为兴建期、扩建期和衰落期三个阶段。

  

  明初,统治者十分重视教育。在中央下令府州县设立学校的背景下,陇南各地区纷纷兴建文庙。

  徽县文庙是陇南地区较早修建的文庙,后阶州府文庙、两当县文庙、文县文庙陆续创建。这些文庙是按照中央政府的教育部署设立的地方学校,也称作儒学。

  从顺治年间一直到光绪年间,陇南各地文庙经历了多次重修和增修,维修状况集中且频繁,使得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群体趋于完善。其中,大多数修缮过程被记录成碑文,为分析文庙的兴修变迁过程提供更为全面的角度。

  修缮文庙的资金一部分来自朝廷下拨的基本费用,用于日常开销,另一部分来自文庙自身筹集。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为地方官员、绅士及富员的捐助。

  二为经营学田的租金,学田一般会被分割成为许多小块地,租给无地的人民,学宫推选主要负责人定时收取租金。

  科举制度被废除,这对古代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同时也意味着以传播儒学和传送科举生员为己任的文庙失去了意义。后在民国时期,大小军阀林立,各地战乱较为频繁。

  陇南地区多地文庙成为军队的驻扎地,这就导致其遭到了严重破坏,多数建筑被拆毁。从此,文庙开始走向衰落。

  

  2、管理机制

  陇南地区的文庙肩负着教育和祭祀两大重任,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兴盛。从教育管理和祭祀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庙的发展趋势。

  教官需要宣扬儒家经典和皇帝训示,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优良,品德和行为也需要严加教育并实行评测。

  只有地方教官各司其职,让学校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才能更有序地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明清时期的教学注重培养科举考生,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统治者会依旧不同的政治需求设定教学内容,但都是以儒家经典为根本。

  文庙通过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促使当地学风渐盛。同时,浓厚的学风和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让有能力的读书人走上仕途。

  文庙的祭祀活动主要有释奠、释菜、行香、献宫等多种形式,在祭祀过程中,礼器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分为祭品和祭器两部分。

  除此之外,不同的祭祀对象依据不同的等级,对应着不同数量和规格的祭祀物品。以笾和豆为例,先师位的数量为各十,四配位的数量减少至八,到了十二哲位,数量再次减少一半,为四。

  并且,祭品的排列位置也有先后之分,按照离先师神位的远近将篚、爵、豆等依次排列。这些都体现出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下人们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尊崇。

  

  文庙通过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营造出神圣且虔诚的氛围。一方面,有利于加深文庙生员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向民众传播儒家治世理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

  1、文庙的选址

  阶州文庙兴建于明朝初期,在嘉靖年间和万历年间进行了多次改建,整体结构趋于宏伟。从阶州府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城池近似方形,西、东、南三个方向各有一座塔楼,并开城门,以“人”字型街道相连。

  城内有州衙署、钟楼、祠堂、城隍庙、武庙、关帝庙和学校建筑。其中,文庙位城西,紧邻主干道,与儒学署、明伦堂、书院、考院等建筑形成一个小型的教育圈。

  陇南地区的文庙全部位于县城内的主要街道。究其原因,一方面,文庙是教授文化知识、礼仪规范、伦理准则的场所,位于城内便于把儒家思想传播和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

  另一方面,便于人们参加祭祀活动。能让民众在举办祭祀仪式时近距离感受礼制文化,并产生认同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

  七座文庙中有四座位于县城之东,一座位于县城之东南,这种比较集中的选址受到了风水堪舆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堪舆理论中,东方始终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人们对文运昌盛,人才辈出这种美好向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陇南地区的文庙选址虽遵循东方为吉位的风水思想堪舆理论,但并非全部照本宣科,而是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文化氛围,最终综合选择的结果是以位于东部的文庙最多、其次为东南部,再次为西部。

  2、文庙的布局

  文庙的布局反映了古代建筑群的组合方式。曲阜孔庙建筑群以南北为中轴线,分左、中、右三路建筑布局,前后共九进院落,结构严谨,布局宏伟。陇南地区明清时期的文庙布局也是整齐划一且对称的。

  陇南地区明清时期文庙的总体布局为“庙学一体”,即将具有祭祀功能的“庙”和具有教育功能的“学”合为一体,通过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和学宫的主体建筑明伦堂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呈现。

  前庙后学是文庙中最常见的布局形式。从南到北共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主要建筑为照壁及两侧的“礼门”、“义路”,从棂星门进入庙区后,西为乡贤祠,东为明宦祠。

  加之东西两庑是第二进院落。大成殿后的明伦堂及最北面的崇圣祠构成了第三进院落。文庙整体布局呈纵轴排列,对称且集中。

  文庙的空间布局方式具有统一性,依据纵轴线和横轴线上的建筑组群的主要框架来考虑。陇南地区明清文庙均为三进院落,根据院落空间可以划分为引言、主体、学宫三个空间。

  

  引言空间指的是文庙第一进院落,也是最靠前的建筑群。由于文庙大多位于县城坐落在县城繁华的主要街道,因此需要设置引言空间进行过渡。一是为了阻隔外界的干扰,二是让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整肃仪容。

  从引言空间进入后,便是第二进院落,即主体空间,由大成门、大成殿、乡贤祠、名宦祠和东西两庑组成。

  主体空间是文庙中专门用来祭祀的场所。目的是让参与者在隆重的祭祀仪式中感受礼仪规范和等级秩序,并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并追随儒家文化。此外,乡贤祠中名宦祠具有隐性的教化作用。

  学宫空间是第三进院落,由以明伦堂为核心的学署类建筑组成。明伦堂位于中轴线上,为讲学所用,也就是现在的教室。尊经阁即藏书阁,是存放所需典籍的地方,一般位于明伦堂之后,以便于学生们的学习。

  陇南地区的文庙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在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文庙已经不能无法像以前一样发挥特有的功能。

  文庙的保护与利用,首先要健全长效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的文庙,制订相应的保护对策。对受损较为严重的文庙,应由专家进行修复,并遵循“修旧如旧”的方针。

  

  要使陇南地区的文庙走入公众视野,需要增强公共保护意识。鼓励公众不仅仅要保护文庙,更重要的是对文庙本身价值内涵的传承和发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