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增板块及试点开展情况
7月14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新增加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板块、教育研修板块、研究生教育板块以及试点开展的有关情况。
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任友群司长,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长。两家试点省份代表在线出席新闻发布会,他们是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董兆伟,浙江省教育厅陈峰副厅长。
王登峰司长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板块建设情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全国教育大会之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更新为德智体美劳,这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我今天给各位介绍的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板块,实际上也是体现了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具体举措。
从整个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结构,或者从内容和学习的方式来讲,体美劳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不仅仅要掌握相关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掌握体育的技能、艺术创作艺术展示的技能,还有劳动的技能。而知识加上技能或者具体行动,是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两者之间有着特别明确的内在联系。相比于其他的培养模式来讲,更注重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的应用。而体美劳,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去身体力行。所以,根据这样一个特点,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三个板块也做了相应的设计。
先从体育来讲,体育一共有4个方面内容。第一个板块,跟德育、智育和其他教育相似的就是课程。不管是义务教育,还是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在我们国家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这也是区别于西方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体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二年级,我们都是作为必修课程。因此,体育这个平台上,第一个板块就是体育的课程。体育的课程,在我们现在的义务教育平台、职业教育平台和高等教育平台上都有,把它汇总成为一个总的体育课程的板块。第二个板块就是体育技能的学习板块。这是区别于其他很多的平台和内容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在这个板块上,我们要求学生学会的运动技能,不管是基本运动技能,包括跑、跳、投、平衡性、灵活性、柔韧性等等,还包括具体的、专门的运动技能,比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等。而这个板块上所呈现的内容,又不是一个具体的课程,而是专门就其中某一个技能进行全面的讲解,也就是学生和老师或者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看了这个视频之后,就能够自己照着去学,自己照着去做。所以第二个板块,也就是运动技能板块,我们提供的是全方位针对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视频,这是体育板块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第三个板块是体育竞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学校体育从内容上来讲,包括教会健康知识、教会基本运动技能、教会专项运动技能,还要勤练,经常性开展体育锻炼,同时也包括常赛,也就是面向人人的经常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在体育竞赛这个板块上,我们首先要呈现的是全国性、国际性的由学生运动员参与的竞赛活动,包括全国学生运动会,以及即将举办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还有学生体协相关的组织举办的一些学生运动会和体育竞赛视频,都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同时,下一步我们还会进一步开发,呈现班级内部竞赛的视频,以及省市县级学生体育竞赛活动。在这个板块上,我们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学校体育在竞赛方面是怎么做的,做的如何。第四个板块是健康服务。刚才续梅主任也介绍了,我们前面已经制作了一个专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放到健康服务这里面来,除了心理健康之外,还有抗击疫情、运动急救以及相关内容,都会在健康服务里面呈现出来。这是体育四大板块构成。
美育跟体育差不多,第一个板块是艺术课程,中小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里面都包括了美育课程,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把它整合在一块。第二个板块是艺术特长,体育是要教专项的体育运动技能,美育就是专门对某一项艺术特长,不管是唱歌、跳舞、朗诵还是绘画,我们都有专家、高水平教师做教学示范,学生和老师以及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跟着视频去学习,这是一个专门教艺术技能或者艺术特长的板块,它也是跟我们前面第一个板块的课程有着明显区别的。可能有的人跟着视频学上十个小时,就能学会吹口琴、拉二胡或者跳舞,这是这个板块上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三个板块是艺术展演,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我们每三年举办一届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把所有的艺术展演和相关学校开展美育活动的优质视频在这个板块上呈现。第四个板块是专项展示,类似于体育竞赛,把学校学生在艺术学习、美育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作品,不管是唱歌的视频,还是绘画的视频,还是书法的视频,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所以第四个板块是一个艺术特长的个人、学校、区域乃至全国的学生艺术创作、艺术表现,特别是作为美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展示。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美育板块。
第三部分是劳动教育。针对当前各地和学校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不敢干”等困难问题,突出以促进学生劳动实践为核心,大中小学一体化设计。中小学平台“劳动教育”在主页独立呈现,职教平台主页增设“劳动教育”栏目,高教平台主页“专题”中增设“劳动教育”子栏目。板块由三个栏目构成。第一个是“劳动光荣”,这个栏目主要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指示精神,展示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推出一系列劳模事迹,以及有关劳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情况。促进广大师生和家长感受榜样力量,加深对劳动的价值、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等的理解,激发劳动热情。第二个是“劳动导航”,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提出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内容,提供各地各校劳动清单方案、劳动实践活动项目和场所等资源信息,包括在什么地方可以去进行劳动实践等,这样一些综合性信息。第三个是“劳动智慧”,结合各学段各类型教育特点,提供全国各地劳动教育优秀课例、案例,专业技能、传统工艺的示范展示等资源,以及优秀学生、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强化示范引领。
总的来说,这三个大的板块构成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三横”“三纵”中的“一纵”,就是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这些板块除了课程知识之外,更注重的是技能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技能的展示,以及相关的服务性信息。
任友群司长
“教师研修”板块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板块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根据最新的数据,我们有1844万教师,这是非常庞大的一支队伍,所以服务好这支队伍,也是教育部特别是教师司最重要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发展,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师研修相关板块,汇聚了丰富的资源,供广大教师使用。当然,汇聚资源的过程还是在不断完善中,我分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怎么为教师做好服务。
第一,不断汇聚优质的学习资源。调动地方、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名师名校都来参与,提供承担“国培计划”等各类教师培训过程中产生的优质资源,按照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备课等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分类汇聚,方便教师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查询、检索。而且我们现在对培训团队提出了一个比较刚性的要求,有培训就有资源生成,做培训要生成有形的数字资源,放到平台上供老师们学习和观看。随着各类培训的持续开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提供给所有的老师学习使用。
第二,为教师个性化学习服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资源进行学习,通过个人空间记录学习过什么、正在学什么,并记录学时。同时,我们现在把这个平台也已经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联通,教师在平台登录后可以核验身份信息,核验通过后,不仅可以记录学时,还可以为教师个性化地推送各种学习资源。在平台上学习的越多,推送的资源越精准。
第三,要为有组织的教师研训服务。数字化学习是大趋势,特别是在疫情的影响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师学习也变成了一种常态。“国培计划”等教师培训除了在线下开展,还要与线上有机融合,使得更多老师能够参加到国家级的培训中来。在部党组的安排下,计划于7月20日上线“暑期教师研修”专题,面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师,分类提供优质学习资源,满足教师暑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需要。
下面我介绍一下基教、职教、高教三个教师研修板块的情况。从资源分类上看,有一些内容是通识的,不管你在哪个学段做老师都得学,比如师德涵养,师德师风资源,还有教育改革、心理健康、科学素养、专业发展、学科专业教学等方面的资源。结合不同学段老师的特点,具体的分类有所不同,提供的资源也有差异。我们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设置了“院士讲堂”,刚才续梅同志也说了,把院士的科普讲座通过线上方式送到教师身边。5月份,我们联合开展了院士科普报告,暑期还将开展“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生成的资源都发布到平台上。每个板块也都有教师的个人空间,相关功能将不断完善,逐步为教师提供查询学习情况、推荐资源,以及自主选课、项目报名等个性化服务。同时,不同学段的“教师研修”板块也都有自己的特色。
一是基础教育平台。在基础教育中新增了“国培示范”栏目,将“国培计划”的好课程、好项目搬到线上来。“名师名校长”栏目,主要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搭建线上工作室,分享资源、协同教研、共同备课。目前,我们正在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培养的200多位教师建立线上工作室,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加入。同时,也为各省的省级名师名校长在平台上建立工作室提供支持。我们做过统计,全国省级名师名校长加起来一万五六千名。设想一下,每个名师名校长能够带几十个徒弟,有上百的粉丝,这样一万六千名的名师名校长就可以辐射带动数百万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其中,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二是职业教育平台。除了汇聚各种学习资源外,还汇聚了职业院校教师的研修项目,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报名参加国家级示范培训,还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搭建了协作空间,支持线上协同研修。平台上还发布了教师到企业实践基地的培训项目、实践岗位、校企联合攻关课题等,为职业教育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提供服务。
三是高等教育平台。以线上方式实施教师支持中西部公益活动,为优秀教师建立工作坊,组织中西部高校教师加入,共享优秀教师的好课、好的教学经验。另外,还上线了虚拟教研室,助力高校老师做一些云端教研。实际上,基教、职教和高教这三个板块都已经融入到现在已有的基教、职教、高教的整体智慧平台上,在融入以后,教师会比较容易访问,方便查找。
下一步,将继续坚持为教师教书育人服务的目标。按照“有培训就有资源生成”“有名师就有辐射带动”“有学习就有个性服务”的思路,加强平台建设。一是继续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强化各类培训中的数字化资源建设。二是继续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资源的精准推送能力,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希望广大教师多使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多提意见建议,一起把平台升级完善好。三是加强学时记录和使用,推进平台学习情况在参加培训、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应用。目前,河北、黑龙江、吉林等10个省份也在开展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试点,我们也希望加强和这些地方在资源和机制建设方面的对接和合作,一起为教师的教书育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洪大用司长
研究生教育板块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教育板块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各位线下线上的媒体朋友们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教育部党组统一部署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了研究生教育板块,为加强研究生教育的数字化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向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一下情况。
第一,板块建设的总体考虑。
研究生教育板块立足研究生和导师的需求,突出“研”和“用”,致力于做成导师愿意来、研究生喜欢上、企业希望去的信息交流地、学术交流场、合作签约处,全方位服务广大研究生和导师。有三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突出1个鲜明特色:彰显研究生教育特色。研究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除了课程学习外,研究训练、实践创新、学术互动同样重要。板块建设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研究生和导师为中心,构建功能体系、服务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以信息化驱动研究生教育变革。
二是瞄准2个重点目标:第一点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用数字化手段服务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一条研究生智慧教育新路。第二点是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多元互动创新,推动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和创新链产业链交互融通。
三是实现3大核心功能:第一点是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面向研究生、导师和培养单位,提供优质课程资源、学术资源,更好惠及更为广泛的师生。第二点是构建新型学术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空间,为教师提供研修拓展空间,共同建设超越时空界限的学术社区。第三点是打造多元开放的合作平台,汇聚行业企业攻关需求,研究生科研课题成果和实习实训需求,实现校企供需对接,服务产教融合、双向成长。
第二,板块的内容与功能。
目前,板块上线了5个模块:
一是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该模块上线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专业门类的研究生课程,共建共享优质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更好筑牢研究生知识基础。
二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该模块提供目前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覆盖类别最全的“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包含了4500个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小微案例和短视频案例。共享“中国临床病例成果数据库”,提供8万多个由一线医师撰写的规范化病例报告。
三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与合作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第一点是助解选题之难,提供了近四年来20多万条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检索”,为研究生选题提供参考。链接中国科协网站提供“院士开讲”节目,发布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重大科技问题,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强化前沿意识、问题意识。第二点是守住规范底线,建设了“学术规范与科技伦理自测题库”,共含500道题,可自动生成试卷,可以供学校组织考试,也可以供学生自测使用。第三点是夯实方法基础。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和科研工具使用课程。第四点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上线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8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的视频。
四是导师发展。为加强导师培训交流力度,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助力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向导师提供“教学交流”、“能力提升”、“政策解读”等方面在线资源。
五是产学研服务。学以致用、服务创新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板块融通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共同构建产学研服务“超市”,创造供需对接环境和条件,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板块目前已经汇聚30多万条企业创新需求,方便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师生的科研成果实现有效对接,并进一步促成科研成果转化和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
第三,下一步考虑。
板块将适应研究生教育新阶段、新需求,围绕核心问题,不断精实资源模块,推出更多更好的案例教学、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内容。同时,根据研究生教育特点,推进功能完善、更新迭代、丰富扩容,探索更加完善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使受众更加喜爱、更加便捷地访问和使用。我们还将充分听取用户意见,加强数据分析,带动线下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董兆伟厅长
河北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情况
▲河北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董兆伟介绍河北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情况。(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 赵敏/摄)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河北省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和取得成效的有关情况。
河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在河北落地见效,助力实现人民满意、教育强省的教育发展总目标。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国家平台全面应用。
国家平台上线后,我省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做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通知》,各地各校通过建立国家平台资源融合应用常态化机制,推动实现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一是针对今年疫情防控形势,专门印发通知,重点推介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通过长城新媒体等省级媒介,深度宣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我省平台已累计服务1200万学生用户、70万教师用户,月均活跃度达到74.4%的优势,在省级平台增加了国家平台链接,促进国家平台推广和运用,目前,我省用户访问量在全国位列前茅。三是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等录制课程教学资源,我省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义务教育各学科作业设计指导意见等二十余项优质资源被国家平台收录。组织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案例遴选活动,已收到涵盖8大主题的优秀案例152个。鼓励学校依托国家平台资源,加快建设符合教情、学情的校本资源体系。
第二,拓宽应用场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拓宽平台应用场景,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区域、学校、教师间的交流共享,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有效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结合推广应用国家平台,提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的使用效果,助力解决贫困地区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惠及薄弱学校学生39.14万人。二是注重平台资源在城乡学校共同体中的运用,建立教师课前协同备课、课中协同教学、课后协同教研的“教、研、学”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有力带动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提升。三是加强跨区域合作交流。邯郸市与天津市南开区通过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合作,促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和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联合进行河北梆子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探索,促进两地学校交流发展。
第三,创新应用方式,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通过主动引导学生、有机融入教学、科学指导家长等形式,创新应用平台资源,提升育人效果。一是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特长,将国家平台资源选择性的推荐给学生。比如,向高中学生推荐科普教育中的院士专家报告,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推荐漫游科技馆、走进科技等内容。石家庄市立德实验小学利用平台专题教育内容,开展“你说,我查,大家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检索中主动学习,做自己的兴趣老师。二是教师运用平台名师微课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讲解和指导,构建起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多场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三是指导家长运用平台资源,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充分运用平台课后服务板块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推动落实中央“双减”政策,减轻过重校外培训负担。保定市易县裴山初中利用平台上的体育锻炼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足球、啦啦操等多个活动项目,有效弥补了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持续抓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工作,加快我省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步伐,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
陈峰副厅长
浙江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情况
▲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介绍浙江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情况(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郑军/摄)
各位媒体朋友,下面我介绍一下浙江省智慧教育平台的试点情况。
浙江省积极融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已经迈出了以下几大步。
第一步,接入共建国家教育平台。承担国家试点任务后,我省积极把地方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逐步形成“1+3+1”架构,即1个统一门户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上下贯通;打造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3个省级智慧教育子平台;开通1个省级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建成浙江智慧教育平台1.0版,并向教育部推荐基础教育精品课598节、高等教育精课520门,承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27所,96.43%毕业班辅导员已绑定“辅导员工作平台”,并与24365平台实现岗位共享。
第二步,丰富建设地方教育资源。浙江省比较早地启动了数字化教育平台建设工作。2019年底疫情爆发后,我省通过“之江汇教育广场”,汇聚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保障了“停课不停学”,使网上教学、网上学习逐步成为熟悉的常态。目前,我省已经上线了包含品德修养、科学创造、体育运动、艺术育美、劳动教育5大类123门1600余课时“五育七彩”在线课程,建成了省市县三级名师网络工作室830个,共享网络课程6000余门,总访问量达到3亿多人次。我们还联合新华社、省检察院和省科协等多个部门,建设了300节社会课程资源供学校和学生选用。
第三步,深化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在充分利用国家平台和浙江平台资源的基础上,着眼于边建边用、应用为王的要求,我们积极打造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场景,着力发挥数字教育资源的效益。目前已上线“三大应用”。一是“四点半课堂”。开展“线上课程+线下助教”课后服务新模式,上线同步课程5700余门,支持全省义务段学校课后选用和中小学生自主选课学习。“双减”服务和在线教学平台日均访问量突破300万人次。二是“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由省统一安排,每周六向中小学生提供作业微课、名师导学、名师答疑和个别答疑等在线服务。目前已经推出5期,登录的独立用户已超过14万人,访问量突破750万人次。三是艺术互联网学校。针对艺术类师资结构、配置不平衡现状,我们搭建了省级网上师资统筹平台,为全省中小学校提供名校名师、专业美术教师的共享通道,切实解决了部分学校艺术类师资不足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节奏,加快建设并不断迭代升级地方平台,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融通的智慧教育体系。同时,努力用数字化改革的思路和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更好地指导教师的精准教学,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好地为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汇聚行业政策动向及前沿趋势
微信号|ictedu
官网网址|www.ic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