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到一大群候鸟起飞,是一种什么体验?

  春天到了,草长莺飞、柳枝飘摇,这也是候鸟迁徙的季节。

  每年的3-4月,成千上万的候鸟开始它们长距离的迁徙。这是一场艰苦的旅程,它们要跨越南北万里,克服食物短缺、天敌猎杀、极端天气等威胁,才能最终到达繁殖地。

  

  ▲候鸟在迁徙的路上。??钟春云

  候鸟们在天空翱翔的同时,在地面上,有一群人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开展鸟类监测、湿地巡护、解除鸟网威胁、自然教育等活动,接力守护候鸟北迁,守护自由的翅膀。他们就是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以及分布在全国的伙伴。

  鸟向北飞,人往南来。

  在今年的国际爱鸟日前夕,SEE任鸟飞项目邀请了3位守护候鸟体验官,前往福建的滨海湿地罗源湾和福宁湾。他们跟随任鸟飞伙伴的脚步,一起去探寻罗源湾的红树林,寻找福宁湾的鸟类精灵,体验调查员的工作,倾听鸟人们的精彩故事。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迁徙的路上。

  看到在这里停歇的黑脸琵鹭在滩涂平静觅食,难得一见的大群暗绿背鸬鹚从远处海面起飞,这是作为观鸟者极为幸福的时刻。

  1

  水鸟餐具大赏

  作为BetaLabo自然文创品牌创始人、自然与森林教育指导师,虫冉接触观鸟的时间并不算太长。2020年初,在一位观鸟发烧友的带领下,她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看小鸟。

  那是她第一次拿起望远镜,漫山遍野寻找小鸟的踪迹。从那以后,观鸟、画鸟逐渐成为她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

  

  ▲虫冉在进行观鸟和绘画创作。

  人类通常需要借助各种餐具才能把食物送进嘴巴,而在福建美丽的海岸线上,虫冉看到了许多自带“餐具”的水鸟。

  这些造型各异的“餐具”,有的细长如筷子、有的宽扁像饭勺、有的自带黄金比例弧线、有的容量惊人胜似麻袋!

  

  ▲自带“餐具”的水鸟。图源:虫冉

  观鸟归来后,虫冉用可爱有趣的插画,展示了这些水鸟独特的生存技能。

  黑脸琵(pí)鹭

  能夹能捞的加长“盛饭勺”

  

  只见黑脸琵鹭的嘴巴微张,插入水中,一边行走,一边来回扫荡!嘴部敏锐的触觉一旦感知到食物后,迅速将其夹捞出水面,再吞入肚中,堪称“摸鱼高手”。

  反嘴鹬(yù)

  有着傲娇上弧线的“刮地机”

  

  反嘴鹬上弯的嘴巴可以更大面积地接触浅水地面,然后小头一甩、长嘴一刮,螺螺、虫虫一扫而光!

  卷羽鹈(tí)鹕(hú)

  弹性十足的大码“饭袋”

  

  作为身长可达180cm的大型涉禽,卷羽鹈鹕配备了超过30cm长的超大号餐具。宽阔的下嘴壳和脖子连成巨大皮囊,能连鱼带水一起兜住,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将水挤出,最后一个仰脖,美味进肚,一气呵成!

  2

  失而复得的惊喜,是观鸟最吸引人的地方

  查理是公众号芭乐Radio主笔、播客无用主义主播,也是一名摄影师和观鸟爱好者,喜欢用视频记录鸟类的美丽与鲜活。他认为,观鸟是人与自然连接和洞察内心的最好方式。

  来到福建,他了解到这里的沿海湿地是鸟类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罗源湾和福宁湾的滩涂、河口、红树林和大大小小的海岛构成了丰富的栖息生境,成了数不清的鸟儿共享的家园。

  

  ▲觅食的半蹼鹬。

  在罗源湾的山上,查理看到一只很大的鸟,但没有看清楚是什么。后来在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他重新观察到了那只鸟。

  他兴奋地说道:“这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感,是观鸟过程中最吸引人的地方。”

  

  ▲失而复得观察到的凤头鹰。

  除了观鸟带来的兴奋之情,通过跟护鸟人的接触,查理对这些长期在一线的行动者也油然敬佩。“我之前只是知道任鸟飞是一个保护鸟类的项目,当来到这里后,看到很多伙伴、当地的候鸟保护者,大家都非常专注于候鸟保护这件事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和执着。”

  趁着这个机会,我们也和查理做了深度的沟通与交流,从彼此的观鸟经历,到候鸟保护的意义,以及SEE任鸟飞和其支持的民间保护网络为保护候鸟所做的努力。

  点击下方音频,收听本期播客

  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数据显示,自1988年首次全面评估以来,世界鸟类的状况一直在持续恶化。截至2020年9月,全球共有鸟类11,147种,归为受威胁的鸟类有1,486种,占全球鸟类数量的13.33%。

  

  ▲黑翅长脚鹬在优雅觅食。

  “只要鸟儿依旧飞翔鸣唱,这个世界就不会太坏。对于一名观鸟者来说,关注候鸟保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自己的摄影作品,去影响身边的人关注鸟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候鸟保护。”查理说道。

  3

  她恨不得一天28小时都在画鸟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罢了。”这句话恐怕是对冷冰在观鸟期间最好的写照。

  冷冰是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教师,也是本次的守护候鸟体验官之一。当别人在车上睡觉的时候,她在画画;当别人在船上晕吐的时候,她在画画;当别人晚上出去玩耍,她还在画画。

  

  ▲坐船时也在画画的冷冰。

  作为一名生态学博士,冷冰的研究重点是红树林。在保护红树林的过程中,她发现红树林跟鸟类有着不解之缘。于是,她也逐渐掉入了观鸟的“大坑”。

  借助画笔,她与大家分享观鸟的乐趣,她的鸟类绘画作品曾被《广西鸟类图鉴》一书选为封面。

  

  ▲《广西鸟类图鉴》封面原画。图片由冷冰提供

  对于冷冰来说,这次来福建是一次难得的与鸟儿相处的时光。“实在是太珍惜与伙伴们一起观鸟,可以心无旁怠的去绘画,我恨不得一天有28小时在画画。”

  

  ▲冷冰画的凤头潜鸭。图片由冷冰提供

  冷冰说:“鸟类可以说是我们身边最近的动物朋友,来到一线,看到大家为了保护候鸟付出如此多的努力,我非常感动,希望以后能有更多与鸟类相逢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里,我的重心会更加偏向鸟类保护,以及跟公众沟通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候鸟体验官的“合影”。图片由冷冰提供

  候鸟保护,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

  4月,候鸟们继续它们的迁徙之旅,沿着祖先飞行的痕迹,去往北方繁殖。体验官们也结束了这次观鸟之旅,回到了平时生活的都市。

  在这次体验活动中,他们进入了鸟类的世界,见识了满天飞舞的鸟群,以及它们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也对鸟类保护有了新的认知。

  

  ▲滩涂上休憩和觅食的黑脸琵鹭。

  鸟类,是人类亘古以来的伙伴,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五彩缤纷的羽毛、优雅动人的姿态和婉转动听的鸣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而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行动,也是一场关系其生存繁衍的旅程,更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生态平衡。希望观鸟、爱鸟、护鸟的观念深植每个人心中,让这份美好永留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