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家园共育!这里的学校在行动——
原标题:幼小衔接,家园共育!这里的学校在行动——
常 州
同心同向聚多维合力
主动求变促科学衔接
点面结合看“幼小衔接”
市教育局整体架构幼小衔接工作思路,出台《常州市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实施方案》,以实验区和试点校为尖刀班,开展先行研究。先后确立2个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5个市级实验区,21对省、市级实验校,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幼小衔接实验网络。天宁区做好“三个一”,架构1张组织结构图、开展1轮调研、拟定1份指导意见,在统筹联动上聚力。钟楼区做好两个百分百,一是部门联动度100%,在“行政保障、机制创新、教研引领”等方面求突破。二是幼小结对率100%,全区小学和幼儿园尽数结对,实现点对点的双向互动。
1
发挥研究力量
教科研是推进科学幼小衔接的重要力量,市、区两级教研部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互融的联合教研机制,定期开展专项调研,在现场观摩和开展访谈基础上,把脉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开展联合教研。幼儿园教师研读一年级课程标准,小学教师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打破幼儿园与小学间的认知壁垒,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转变价值理念。各辖市区搭建“幼小衔接研究共同体”“幼小衔接名师工作室”等平台,聚焦热点难点,定期开展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
2
创新衔接课程
科学衔接关注的主体是“人”,转变的是理念与方式,而核心是课程创新。幼儿园变短期衔接为长程衔接,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将自我服务等关键素养的培养融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在大班为幼儿量身定制衔接方案,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小学严格实行零起点教学,精心设计开学第一周课程,帮助学生认识新学校、接纳新学校、适应新学校;同时采用柔性时空管理,让学生在“适应周”“探索月”“成长期”中逐步适应。学业评价是造成家长和孩子衔接焦虑的主要因素,各校取消一年级期末笔头考试,以动态发展为原则,采用“闯关游戏”等形式,多样呈现和多元评价学生一年的成长。
3
凝聚家校合力
家长观念转变是科学开展幼小衔接的关键。各辖市区架构“家、园、校”共育体系,组织专家力量研发幼小衔接家长系列课程。通过小型体验式“父母学堂”“给家长的5封信”、抖音平台直播等进行幼小衔接指导,帮助家长积极转变衔接理念。常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制了《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指导要点》,引导家长为孩子上小学做好准备。家、园、校同心合力,实现幼小衔接同频共振。
一年来,常州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教师和家长的观念转变了,孩子的入学状态也更自在了!此外,召开全市幼小衔接推进会4次;成功承办“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江苏省学前教育学术年会,线上进行常州经验汇报与沙龙分享,观看人次达6.8万多人,研制了《一年级“幼小衔接”适应教育课程教学建议》,《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了常州幼小衔接经验。
生动可感看“幼小衔接”
百花齐放看“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教育篇
01
溧阳市实验幼儿园:珍视童本价值 积极身心准备
围绕幼小衔接身心准备的四个发展目标,溧阳市实验幼儿园以幼儿为本,通过体验、自主管理和渗透日常等路径,园本化地开展了实践。
(一)具身体验,激向往之情。园所以三类体验为核心展开活动:一是进小学体验做一名小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和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等。二是在园内设立专门的小学生体验馆,体验课间十分钟、做值日生等。三是一日活动中的角色体验:打扫包干区、自主打餐洗餐盘等。三类具身体验,激发幼儿积极期待即将开启的小学生活。
(二)呼应需求,扬积极情绪。情绪调控是进入小学需要关注的问题,园所采取四项措施滋养幼儿积极的情绪:一是情绪角,通过自主谈判解决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二是班级信箱,孩子将自己遇到的困惑投入信箱定期和大家商议;三是绘本共读,将情绪类绘本投放在区域,帮助孩子通过阅读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四是私密空间,给孩子开辟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小空间,让孩子建立积极的情绪。
(三)自主计划,迎适宜挑战。为了让幼儿独立、主动地解决问题,提高身体素质,为进入小学适应体育运动奠定基础,园所把运动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在户外游戏中不限材料、不限玩法,鼓励幼儿自主制定运动计划,每周进行运动打卡,每月评选“运动之星”,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幼儿挑战自我,提升运动能力。
02
常州市新北区藻江花园幼儿园:挖掘生活资源,培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是幼小衔接过程非常关键的能力,常州市新北区藻花园幼儿园将衔接回归常态生活,从整理活动、生活自主、劳动锻炼、家园协同等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做好生活准备。
一是培养整理小达人。园所充分挖掘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整理契机,如个人物品柜整理、收拾餐具桌椅、整理个人衣物、收纳整理玩具等,引导孩子围绕怎么收,怎么分类,怎么收纳等具体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制作标记、分工合作,通过多次体验反复实践学会有序整理,并梳理出整理小妙招。孩子们从学会单次的有序整理到日常的自主整理,从学会班级整理到公共环境整理,慢慢成长为整理小达人。
二是培养生活小主人。大班幼儿独立自主的意识不断加强,园所充分关注幼儿的自主生活,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过去由教师安排一起活动的现状,把部分活动的自主权还给孩子,如餐前活动是听音乐还是猜谜语,饭后散步去小池塘还是饲养角,都由孩子作主。同时,鼓励幼儿自主进行来园签到测温、自我服务餐前准备餐后清洁、自主选择户外活动场地内容、自主规划参与区域游戏小组活动。
三是培养劳动小能手。园所通过家园论坛、家长学校等向家长传递入学准备的要点,转变家长重知识准备、轻生活能力准备的观念,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多放手”“少包办”,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共同制定家庭任务清单,参与厨房小帮手、洗衣清扫、整理浇花、喂养小宠物等。同时,坚持过程跟进,多元方式激励,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03
常州市武进区机关幼儿园:全方位准备 助力学习
幼小衔接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准备更多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准备,武进区机关幼儿园围绕学习准备进行了多维探索。
一是让学习有材料。园所精心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开放、多变、有挑战性、有探究性的材料吸引幼儿持续探索,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协同探究,在与材料充分互动中发展细致观察、解决问题、想象创造等思维品质。同时,教师基于对幼儿的观察,对材料进行动态调整,持续唤醒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让学习有深度。主动调整一日作息,做到“大板块”“灵活性”,减少过度环节,把更多自主的时间留给孩子的主动探究,鼓励儿童表达、表现、表征,形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品质。通过圈谈、反思讨论会或小组讨论等高质量互动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共同分析、思考、梳理、统整,促进幼儿认真倾听、主动思辨、积极表达以及经验的内化联结,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毕业留言箱”“探秘小学”“自律打卡”等幼小衔接专项活动,提升幼儿主动规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是让学习有陪伴。家园合力是教育的最佳保障,园所携手家庭开展“诵读节”“阅读节”“流动书屋”“图书漂流”等活动,利用亲子阅读等勾联起家园协作共促的步伐。让儿童经验与绘本的联结广泛而真实地发生,也让阅读为幼儿成长持续赋能。
04
常州市钟楼区宝龙幼儿园:三大妙招齐助力,社会准备so easy
科学做好入学社会准备,有利于幼儿快速适应升学后的新环境和新集体,为后续的小学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宝龙幼儿园生成了系列化的小妙招。
妙招一:智慧化解冲突,育合作品质
即将面对小学生活的大班幼儿,如何自主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冲突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巧借“冲突解决六步法”,平和接近、认同情绪、搜集信息、重述问题、寻找解法、后续跟进,鼓励幼儿主动思考起解决方案,从而真正学会交流与合作。例如,在科学游戏《影子的秘密》中,一把手电筒的使用引发了两个幼儿的矛盾,在教师支持下两个幼儿主动达成共识:我们可以合作,你来操作我来记录,然后进行交换。
妙招二:运用社交故事,树规则意识
教师运用“社交故事”来帮助幼儿养成制定公约、遵守规则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规则意识。如,在主题活动《我的朋友》中,老师就“如何与朋友相处”这个话题和幼儿共同讨论,鼓励幼儿一起参与到“交友公约”的制定中,使班级公约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公约。
妙招三:依托混龄共融,促社会发展
宝龙幼儿园是全园混龄编班,不同年龄的幼儿一同学习与生活,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家庭式的生态朋伴环境。幼儿间的能力、情感等差异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哥哥姐姐会主动照顾弟弟妹妹,带着他们一起玩,在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哥哥姐姐的责任感,也激发了弟弟妹妹想要长大的愿望。
入学适应教育篇
1
常州市龙城小学:双向美好 衔接有方——基于情境体验的幼小衔接实践
让儿童喜欢学校,爱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一起玩,是学校开展衔接活动最朴素的想法。龙城小学顺应儿童和家庭教育的需求,聚焦现场学习生活场景,积极建设衔接环境,以环境促情境体验,以环境促生活适应、学习适应。
一是打造“我”的自由空间。利用原有教室及走道空间,形成教学区、体验区、活动区,将教室重新布置,形成班级图书馆、体验室、探究屋,建设成了动静相宜,坐、立相融的活动场,形成了“我的乐园”。
二是建立“我”的校园生活。创设幼小衔接活动情境,形成幼小衔接校园活动链。贴合孩子的心理需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精心策划了开学一周的《伙伴日》《寻宝日》《劳动日》《学习日》《展示日》主题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自然过渡,让入学的向往更恒久。
三是探索“我”的学习场景。学校通过每门独特的学科,让孩子们在学科中学会“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从学科学习中获得衔接的更大力量,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集体生活品质。
四是形成“我”的评价自述。开展丰富的“记录美好的一天”主题活动,用自己的方式,展示180天中自己的成长足迹,看到“我”的变化,用更多维的视角,启发孩子认识自己、认同老师和伙伴,形成良好的心理适应。
学校以生活、学习、活动场景建设为突破,树立科学的衔接意识,聚焦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同情境,优化小学幼小衔接适应课程情境,开发幼小衔接活动情境,建构评价情境体系,形成基于情境体验的幼小衔接教育机制,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2
常州市钟楼区实验小学:合力护航,创新机制,我们这样做!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科学的幼小衔接对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钟楼区实验小学积极打造并创新“四方联动、三门课程、两个仪式、一项制度”的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一是四方联动凝聚合力。学校重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家校社联动,通过家、园、校互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幼小衔接理念,实现家校、师生以及社会的双向奔赴。暑期云家长会,关注家庭教育,大力宣传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期初全员大家访,历时一个月,全体教师走进每个家庭,及时分析汇总家访情况,为幼小衔接课程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依据;并邀请校外心理辅导员,为新生及家长开展线上心理讲座、在线答疑。
二是三门课程呵护身心。为了消除孩子入学时的紧张和不适,学校精心组织实施序列化的7天适应性周课程、21天习惯养成月课程和365天成长挑战年课程。积极建立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机制,紧扣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准备四个维度,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其中学校始终将“身心准备”置于中心地位,突出双向性、长程性和科学性。
三是两个仪式陪伴成长。精心组织入学仪式和入队仪式,营造浓厚的仪式感,让新生充分感知一年级这一人生起点的重大意义,激励其敬业乐群、博习亲师。开学初,钟实小入学仪式隆重举行,新生通过启智门,跨过开蒙砖,行“自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开笔破蒙”之礼;一年级下学期末,学校开展入队仪式,组织新队员们佩戴红领巾,庄严宣誓,发表入队感言,立志做新时代好少年。
四是一项制度搭建桥梁。为了加强幼小牵手,搭建研讨平台,学校携手玖里书香幼儿园组建研究共同体,创设《幼小科学衔接联合教研制度》。建立校园各部门联动,优化幼小科学衔接的社会环境与衔接教研制度。小学老师主动深入幼儿园,以了解孩子入学前的心理状态和能力储备,实现教师对《小学课程标准》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无缝对接。
3
常州市华润小学:入学“趣多多”,让幼小衔接润泽生命成长
常州市华润小学主动与幼儿园进行全面衔接,积极挖掘共同的培育目标,按照儿童成长节律, 变革一年级儿童教育生活时序,制定出了校本化的衔接策略,有序推进幼小衔接。
一、朗润行动——以身心呵护壮幼儿生命之根
所谓朗,意思是开朗,其内涵包括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身体,学校以“润娃眼睛亮”“润娃吃饭香”“润娃体质强”“润娃乐交往”“润娃爱学校”“润娃心开朗”为主要内容架构校园衔接生活。以“润娃爱学校”为例,结合期初衔接活动开展班级寻宝和校园寻宝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认识校园和班级。孩子们一起制定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标志,一起为最美班级评比而努力,让孩子们在竞赛中找到集体共同的目标,感受集体共同努力的快乐,增强集体归属感。
二、甜润行动——以习惯培育强幼儿生命之干
这里的甜,是儿童通过好习惯的养成产生成就感与幸福感,从而获得的心里的甜。围绕好习惯的养成,学校构建了“润娃爱劳动”“润娃讲卫生”“润娃懂自护”“润娃爱阅读”“润娃善倾听”“润娃会书写”,两大板块、六大目标的行动计划,前三个对应生活习惯的养成,后三个对应学习习惯的养成。
以“润娃爱阅读”为例,开展“小书虫钻呀钻”活动。学校专门为一年级打造了情境式、趣味化的公共阅读区,提倡亲子共读,坚持阅读打卡,定期在班级内开“读书画展”,展示阅读成果,培养入学儿童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丰润行动——以课程开发育儿童生命之叶
学校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趣多多”的衔接课程理念架构了“甜滋滋”的系列衔接活动,整体设计一年级开学第一周课程,儿童暂时放下书包,认识新朋友、新老师,熟悉新环境,在合作中形成归属感,在创造中获得成就感。
积极落实“趣多多”的衔接理念,开展一年级教师衔接练兵、实景模拟等操练,立足游戏化学习,以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听”“说”“读”“坐”“交流”等习惯养成开展研讨与教学,真正将减缓坡度、降低难度、放慢进度落到实处,主题化、情境化的课堂,增强了一年级课堂的趣味性,以适应孩子能力发展的需求。
我们将努力为学龄儿童创造更好的发展生态,让每个孩子都完成顺利过渡,在华润小学的沃土上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4
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注同伴交往,实现互助成长
“我想要一个冰墩墩呀,我想要一个冰墩墩呀……”一年级的综合课上,朱琳琳老师带着孩子们快活地边唱边做着手工作品——捏冰墩墩。孩子们如此的快乐,不仅是因为这是他们最喜爱的课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手工作品,将会作为礼物赠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
因为这是要赠送的手工作品,所以孩子们做得也特别认真,他们期待自己手中的作品会给幼儿园的孩子带来快乐。儿童是社会化的,需要在群体中,在与人交流的环境中发现自我、发展自己。同样是劳技课,同样是手工练习,因为有了期许,有了责任,所以手中的作品就有了不一样的分量。
收到礼物的幼儿园孩子们也开始回赠礼物了。当然,所有的礼物必须自己动手。这不仅事关礼节,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幼儿园动手操作的课程。此刻,他们的手中,凝聚的不仅是智慧,锻炼的不仅是操作能力,还有立足社会交往从而迈出成为“社会人”的可喜的一步。这一过程充满着爱、信赖与美好。
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是完成了一份作业,更是在这一活动课程中感受到了合作的乐趣,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在幼小衔接活动中,老师们通过不仅关注了知识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关注到同伴交往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与玩的本质是促进孩子的成长,而老师们所创设的这一真实交往情境有效地实现了多项教育目标的融合达成。
在这次的“你我动手,礼物互赠”活动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笑容背后的生命拔节。
常州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指导要点
指
导
要
点
常州幼小衔接家园共育
常州市教育局
常州市教科院
H
A
P
P
Y
成长的指针滴答前行
大班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
在这个五月
“幼小衔接”
成为父母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
更重要的是
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
全方面的衔接
面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
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整理了这份
“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指导要点”图集
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多彩的童年
(▲点击可查看高清原图哦~)
做好“四个准备”
帮助孩子积极面对
顺利适应小学新环境!
心理准备
多彩的童年
一、向往小学生活
愿望与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前提。
好奇与好问,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独特方式!
● 让孩子知道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自己的成长自豪。
● 帮助孩子了解附近的小学,与熟悉的小学生交流,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
● 父母心态平和,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二、乐意主动表达
● 用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 培养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我想要上厕所”、“我的书找不到了”。
二、学会情绪调控
进入小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伴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积极的情绪表 达、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对他们尤为重要。
●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 和孩子一起阅读情绪类绘本,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集体生活。
生活准备
多彩的童年
一、早睡早起爱运动
独立和自主,是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的必备能力!
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
● 父母有意识调整作息时间,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
● 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
二、自我服务讲卫生
● 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护视力。
●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根据需要自主喝水、运动时自觉增减衣物。
三、收拾整理好习惯
● 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父母可设置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让孩子收纳整理,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学习准备
多彩的童年
一、阅读倾听能力
● 做孩子的好榜样,少看手机多阅读,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不对阅读成果有过高要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 愿意当孩子的“听众”,多鼓励孩子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同伴听。
● 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经常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清楚吗?”
二、动手操作能力
● 关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
三、思考想象能力
●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能够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
社交准备
-
多彩的童年
一、喜欢同伴交往
● 多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多认识伙伴,消除孩子易怯、易畏惧的心理。
●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会协商解决问题。
二、具有规则意识
● 父母能够言传身教,自觉遵守各项规则。
● 让孩子知道常用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
三、萌发责任感
●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帮忙取快递、和妈妈一起折叠衣物、帮助倒垃圾等。
总结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而是童年生活的自然延伸和过渡!
父母应当以积极、从容的心态,
帮助孩子科学衔接,
切莫用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发展潜质的,
唯有信任和鼓励,
才能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来源:常州教育发布
编辑:林涵、王筱
审核:陶琪
点亮“在看”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