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毕业不想做科研,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个人时间精力或逃避现实吗?

  这个问题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就是有一种暗示,把一个自由人当成一种社会工具,把人应得的自由支配的“资源”归结为社会的投资,从而默认你有按照某种“社会意愿”提供收益回报的责任。

  凭什么一个博士自己权利范围内的自由选择就要先天背上一种原罪(不科研即浪费)?

  所谓的“社会资源”,不是什么上天赐予的、你要虔诚回报东西,它切切实实来自于包括你(和你未成年时的监护人)在内的自社会的每个人。作为资源的贡献者之一,你也有权利心安理得地在规则内享受社会资源。

  你读博期间使用的社会资源,来自于你之前的所有学费,家庭的纳税,以及你读博期间的工作成果。国家的教育拨款,里面有你的一份,也有你家庭的一份。你正正当当地录取,正正当当地毕业,为什么不能凭自己意愿选择自己的未来?

  更何况,读博期间那少得可怜的补助,和工作量相比,浪费什么社会资源了,简直就是在燃烧自己的青春。

  昨天 @Claraa 想法里看到的。北大本科,师从张锦,刘忠范两位院士。。哈佛博士,师从纳米界顶级大牛lieber院士,耗费七年时间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后又做了九年博后,其中两段博后在斯坦福师从沈志勋院士。本科毕业16年后,才在北得克萨斯大学拿到助理教授的教职。其中艰辛,普通人难以想象。

  所以你问,博士毕业不做科研是逃避现实吗?是的,因为现实太tm残酷了

  首先明确一个事实,必然有大量博士生毕业后无法从事科研工作。

  原因很简单,一位博导平均下来一年培养一位博士并不算多,而只有等他退休,才能多出一个空缺教职。所以,除非一个国家或地区正在高速新建大学和科研院所,必然有大量博士生毕业后无法在科研院校从事科研工作。

  博士也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科研工作。但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和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位置、企业的生存周期等因素有关的,不是每个地区的每个行业,都有企业愿意进行高端研发的。另外,大量远离应用的基础科研工作,即使是全球最顶尖的企业也未必有兴趣进行。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

  博士生毕业不想做科研,是在逃避现实吗?不,是接受现实,接受必然有大量博士无法从事科研工作的现实。

  博士生毕业不想做科研,是在浪费个人时间精力?可以算是吧。毕竟毕业后从事不需要博士学位的工作(其实科研工作也未必需要博士学位),自然是浪费了念博士期间的个人时间和精力。但也是及时止损,毕竟继续挣扎着一站站做博后,最后可能还是找不到合适的科研岗位,那就浪费了更多的个人时间精力。

  博士生毕业不想做科研,是在浪费社会资源吗?我以为不是。社会培养一名博士,自然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博士主要不是坐在教室上课,主要工作是从事科研。念博士期间是在产出科研成果的,实在创造价值的。

  我认为一个人大学一毕业,单方面享有社会资源的学生生涯就结束了。

  接下来无论是工作还是读博,都应该被视为一种产出或者准产出状态。

  研究生、博士、更不要说博后其实就是一份工作,一种对社会有益、创造社会财富的职业。

  把读博和工作分开看是没入行人的误解。

  总以为博士生就是吃国家福利、靠纳税人钱养活的做题家。那博士期间做的科研就不是科研了?天天996画图纸、做实验、发论文、出成果就不是产出吗?不是回报社会吗?谁说非要毕业才能回报?博士生涯本身就是在创造知识和社会财富了啊。

  事实上,申博除了要考一下GRE,关键还在于陈述研究计划,展现研究素质和能力。还需要推荐人保证申请人的人格和资历。要接受未来导师的面试或考核。

  这不就是找一份科研领域的工作吗?

  虽然读博有学习的成分在里面,有几年必修课程。但一般入职不也是需要培训?更何况科研领域,长达一两年的就职培训不是很正常?

  一般早的话第二年,晚的话第三年就开始设计课题,进入项目,开展科研工作,着手发表论文了。即便没有办法第一作者发表,不能申请自己的研究经费,但是参与科研工作本身就是对高校资源的回报了呀。

  更何况很多真的就是带职培训。像航天部培养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先招聘为本院职工再给你深造机会的。他们的职称也不是学生,都是研究员或者高级研究员。

  读博,就是选择了一份科研领域的工作,本身就是在产出了,毕业以后不从事科研就是换了个领域工作,博士期间接受的训练和掌握的技能当然不会浪费。

  其实恰恰是这种把读博还当成自己是学生的心态让很多人亚历山大。

  完不成学业怎么办呀?拿不到证书怎么办?出不了paper怎么办?数据重复不了怎么办?跟导师关系不好怎么办?

  职场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读博”这个工作不行就换工作呗。它只是你职场生涯中的一个尝试,尝试当然有可能继续也有可能者放弃。

  把读博当成职业规划中的一个阶段,才能减轻读博的心理压力。

  不行就跳槽,不做科研做企业。不跳槽正常毕业继续留在学术圈,也可以使用学到的知识、技术、思维方式去服务别的领域。注意,这个领域也包括家庭。

  只要一天不躺平,就一天没浪费好吗?

  只要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产出,无论产出是肉眼可见的实验数据和paper,还是无形的社会资产和知识,还是更加无形的home management和下一代的教育,都是有意义的。都不算浪费。

  我以我所在的浙大为例子,直博生中期答辩过后,学校每个月补贴2350元,实验室补贴2000元,每个季度报销一次发票和办公用品,每年一万的学费但是会在学期末退还。那么一年我们的补贴总额大概是52200元。

  现在假设我是一个没有任何不良消费和生活癖好的单身小伙儿,并且没有父母的生活费资助。按照食堂的价位一天的伙食加上水果牛奶什么的我们算40元,一个月是1200元,再加上网购或者和实验室同学出门聚餐,一个月算他300,那就是1500元,一年在校就是18000元。我们再加上2K的预算用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出门旅游或者去医院等,好,那就是2W。所以我们在自己独立的情况下,考虑到中期答辩之前一个月就2K出头的补贴,每个月大概是没有什么盈余的, 我们乐观地估计,整个博士期间的5年,可以存下10W。这是加了很多的限制条件下的10W,还不算你延毕,买一些生产力大件,或者买基金被套牢。

  10W元嘛,说实话看着是很大的金额,但是在目前这种高强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以及杭州的物价,10W能发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当然我并不是用这10万元来量化这五年来浙大给予博士生的教育资源,那的确不太客观。但是有一点你要知道,能通过实验室配置的科研资源而顺利毕业的博士生大多是少数人,大多数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积累的实验室,面对产学研结构迭代的科研环境,只能够自己摸索着匍匐前进,运气好的按时上岸了,运气差的我也不必描述太多,隔壁计算机学院有一个13年的直博生今年才开始写毕业论文,要知道13年我还是个高二学生。

  所以这个问题前五个字其实代表了太多的东西,大多数博士生毕业,是要脱好几层皮的。我下半年第四年,我所经历的不仅仅是科研上的压力,还有父母的年纪,还要面临着大多数同龄人已经在社会赛道上提前布局的压力,学历的内卷与贬值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在你说我们毕业后不做科研是浪费社会资源或者逃避什么的 ,我承认你说的一部分是对的,我们就是在逃避科研,因为这五年的时间也是一个对自己重新定位和规划的时间,科研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大上,在我们眼里,科研界就是江湖,这趟水我们没有能力和信心一口气走下去,因为我们心里还是保存着一个基本的自我,一个作为生活普通百姓的自我,我们仅仅是想通过学习尝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已。科研这口饭,需要天赋,需要机遇,需要人脉,而作为普通实验室的普通博士生,对不起,光毕业已经让我们疲惫不堪了。

  当然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读博在某一些方面是让我感觉有正反馈的,比如忙碌且规律地生活节奏,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稳定感;比如还能有大把时间读书,潜移默化中能让我们保持敏锐的洞察感以及较大的视野;比如校园环境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栖息地,身边大多是有共同目标的硕博生,日子虽然苦,但好歹也有战友伙伴。说实话,当苦行僧的这几年大多数的快乐是从以上这些大大小小的方面获取的。

  最后,吐槽一下国内高校的科研教育体系,上课大多念PPT,换汤不换药的作业,科研没有着力点,拉项目倒是顺利的出乎意料,很多人科研能力上升得缓慢,倒是在导师的”培养“下成为了汇报PPT型的博士,张口闭口行业的专业术语,但是让他码代码却只能各种犯难。每一年都会有踌躇满志的22岁的年轻人满怀期望地踏进校门,而5年后又有多少人踏出校门的时候只觉得一阵解脱。

  谁在浪费社会资源,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当我埋头苦干了好久好久,突然有一天对着镜子发现自己胡子长了,额头高了,那么浪费资源的绝对不是我。

  更新:6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期刊投稿的拒信,一个很醒目的Reject。内心没有丝毫波动,毕竟我们博士可是最能够接受各方拒绝的一部分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