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安三万里”的小作文

  01、

  终于看完了《长安三万里》,还不错。

  之所以没说“很好”,是因为电影太长了,近三个小时。估计很少有人有二刷的勇气。

  我看到第二个小时就累了、困了,手头没有红牛补充能量,也没有脉动“做回我自己”,只能起身上了一趟洗手间。权当课间休息。

  如果重新剪辑,剪出一个100分钟的版本就完美了。

  出场人物少一点、出现的唐诗少几首,没关系。毕竟这不是中华诗词大会。

  

  02、

  电影的前半部分李白是主角,李白走的是天赋异禀的偶像派路线。

  但看着看着我想说:这个李白有点吵,有点闹心。他除了会写诗,啥都不是。不过,也可以换成正能量的角度来看:干啥啥不行,写诗第一名。

  诗,是老天爷赏他的一碗饭。

  如果那个年代流行的是小视频,李白的才华就白瞎了。

  难怪有人说,诗人活在历史里,是一个偶像;住在隔壁,就是一个笑话。

  有半夜起来骂楼下酒吧经历的观众,不会同意更多。

  

  03、

  后半部分的主角是高适。

  高适走的是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路线。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用在高适身上比较合适。

  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皱着小眉头磨炼自己,直到最后一战华丽亮剑。

  高适带兵对阵吐蕃、反败为胜的那个情节,很有点好莱坞大片的味道。

  所谓“好莱坞大片”风格,就意味着,精彩,好看,和瞎扯蛋。

  让高适一战封神,就是扬言要一个半小时打趴乌克兰的绍伊古也不好意思被吹成这样。

  高适是唐朝唯一被因军功而封侯的诗人不假,不过,细翻历史,他并没有什么太拿得出手的战绩,不过是借着“安史之乱”在乱中得势罢了。

  真实的高适一生的梦想就是进入“体制内”,事实上,他也比较适合在体制内混,政治觉悟比李白高出很多,特别是关键时刻不会站错队。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适就是实现了自己世俗里想的李白。

  多亏李白没有实现这个理想。

  李白还是作为诗人比较有趣。

  高适的名作《燕歌行》是三十几岁写的,《别董大》是四十几岁写的,他开挂的人生从五十岁才开始;有了功名心,就没心情写边塞诗了。

  

  04、

  唐诗是电影里的重头戏,最出彩的当然是《将进酒》那个片段,导演显然在戏仿《阿凡达》,骑着胯下的大鸟在天地间穿梭的感觉真爽。

  如果《将进酒》用四川话朗诵效果会更好。李白是有胡人血统的川娃,四川话是他的母语。

  中国传统文化,诗书画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以诗词为最。我一直有个偏见,传统文化里诗词歌赋的美学价值远远大于其思想价值。

  “只要诗还在,书还在,长安就一直在”,这一点我很认可。

  黄鹤楼烧了,只要崔颢和李白的黄鹤楼诗在,就一定有重新修造、卖票参观的那一天。别急。

  

  05、

  古代社会,有个说法叫“穷文富武”,意思是说,练习武艺需要殷实的家庭,因为武艺很难变现卖钱,而维持肌肉生长的蛋白粉是很费钱的。学文则买几本书勤学苦读就可以,考取功名后可以一次性收回所有的成本。

  其实,即使在唐朝,全民识字率估计还不到10%,能够练武的,能够读书的,都是金字塔顶尖的那一拨人。

  李白能够随性挥洒自己的人生,与出身商人之家有关,高适尽管早年贫困,好歹也是世家子弟。

  电影里的李白和高适都能文能武,隐含的假设是,他们还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

  写诗,则是上层建筑。

  

  06、

  说到上层建筑,我就有点来气——好好的盛唐,气象万千,怎么就搞出一个“安史之乱”来了呢?“安史之乱”平定之后,盛年不再来,盛唐一下子搞成了衰唐。

  从650年到755年的盛唐,是开放的,自由的,豪迈的,奔放的,浪漫的,富足的,是原野都闪着金色光芒的年代。

  从755年衰到907年唐朝灭亡,唐朝社会是战乱的,崩溃的,分裂的,贫苦的,悲情的,伤感的,落寞的,是自己给自己加了BBC滤镜的年代。

  见证了大唐由盛而衰的杜甫,心里有一万头羊驼在奔腾。李白当年逼逼叨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杜甫自己心心念念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一个对工作挑三拣四,一个为没钱租房犯愁。这就是盛与衰的区别。

  往具体里说,李白是想象中自己的样子,杜甫是镜子里自己的样子,高适是自己看不起的某位同学的样子。或者说,李白是辞职前的样子,杜甫是辞职后的样子,高适则是考公成功后的大学同学的样子,就是在微信群里从不随便开口说话的那一位。

  如果那个年代有朋友圈,在公元770年的某一天,杜甫也许写下一句签名:好好的盛唐,怎么就一下子塌方了?

  没有人会理会他,转回头去,曾经的好友李白和高适已离世匆匆数年。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