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青海 人文环湖·环湖揽胜」七彩互助,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原标题:【大美青海 人文环湖·环湖揽胜】七彩互助,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

  

  互助田园风情。陈俊/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穿越拥挤的车流、喧嚣的城市,奔向心之所向的诗与远方,2023“中国体育彩票”第二十二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下简称“环湖赛”)在高原最美的季节如约而至。

  夏游青海,和环湖赛来一场美丽邂逅,在滚滚车轮驶过的地方,满目皆是繁花似锦的绚烂、秀美风光的瑰丽、民族风情的精彩。

  翻开本届环湖赛第三赛段——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的路线图,我们看到,始于县城东南角终于东北角的线路,将境内厚重绮丽的土乡文化、绚丽独特的民俗风情、雄伟壮丽的生态景观、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完美地串联了起来。赛事“镜头”向世人全方位展示七彩互助的“山、水、林、田、酒、绣、歌、舞”等特色资源,同时,立体式传播土族文化的唯一性、青稞酒文化的独特性、农耕文化的体验性、生态文化的多样性。

  文旅融合助力品牌打造

  七月的互助大地,千山披锦绣、大地织彩绸。

  互助,地处祁连山南麓东段、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是全国土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和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域内人文景点遍布,民族民俗文化得天独厚。

  夏日来互助旅游,首选打卡地必定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在这里,可尽情品读承载着土族文化、青稞美酒、高原康养、绿色生态之大成的“史书”。

  互助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梁红云介绍,土族故土园由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小庄、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5大核心组成,园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是以青砖青瓦、生土土坯、砖雕木刻等形式建造的大型土族民俗文化古建筑群。

  “欢迎您到纳顿来哟,这里的风情美如画,这里的阿姑热情好客,献上洁白的哈达,敬上香甜的美酒……”在土族故土园核心景点之一的纳顿庄园门口,一群身着土族民族服饰的阿姑,唱着《迎宾曲》,捧着哈达,载歌载舞欢迎游客“回家”。

  纳顿庄园负责人杨海春介绍,庄园围绕土族民俗风情和青稞酒文化优化空间布局,内有展示青藏高原千年古酒文化的青稞酩馏酒文化博物馆,展示威远青稞酩馏酒百年埋藏历史的地下埋藏酒窖,还有乡土气息浓郁的乡村客栈,是省内最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地。

  漫步纳顿风情街,青稞美酒的醇香和古建筑散发的古老文化气息交融,无声地向游人诉说,这里是青稞酒的发祥地、土族文化的核心区。

  “来到青海,我们都被壮美的生态风光、迵异的自然风情、多彩的西部风貌所感染。今天,在纳顿庄园,大家都为这里的庭院式土木结构庄廓、雕刻花纹图案的花格门窗、炕上华丽别致的炕柜门箱等土乡浓郁民族元素所震撼。”无锡游客徐兢辉说,此行不虚。

  在彩虹部落非遗产品创客基地,阿奶的熬茶、阿爸的马鞍、阿妈的针线盒、阿吾的守护符、阿姑的小圆桌等系列文创产品前围满了游客,大家于景区内悠然荡开的钟声中,细细品味深邃而厚重的民族风情。

  互助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正芳为家乡“代言”说,互助县正以全域旅游综合集散中心、东祁连山水体验核、故土园文化体验核、城镇产业发展带、河湟民俗体验带、高原生态休闲带等“一心两核三带”旅游空间布局为重点,推动形成以土族故土园、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园、绿色产业园“三园”为引领的高原旅游名县、现代农业示范县、生态经济强县“三县”格局,通过多领域、多维度、多链条展示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让游人从中近距离体验厚重的河湟文化、“触摸”多彩的土族民俗、品尝土乡特色美食、参观体验“轮子秋”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世界最长的狂欢节“土族纳顿节”、聆听来自远古吐谷浑的歌谣!

  乡村振兴为幸福“加码”

  金灿灿的油菜花幽香扑鼻,白紫色的蚕豆花含苞待放,风吹麦浪向远方。迎接万众瞩目的环湖赛,土乡阿姑阿吾早早备好民族服装,要在赛事当天唱起悠长高亢的“花儿”,跳起喜庆欢快的“安召”,为盛事加油。

  “环湖赛已从家门口经过了好多次。2021年,我们景区员工在十二盘表演舞龙,大家都很兴奋,能在环湖赛中扮演一个角色,很荣幸。”

  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负责人任臣义说,环湖赛是向世界展示青海的一个窗口,与家乡的发展紧密相连。今年,景区组织员工到村口进行土族风情民俗表演,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把彩虹故乡的乡村美景和风土人情传向世界。

  如今,环湖赛不仅仅是一项知名的国际赛事,对高原乡村而言,它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赛事直播镜头中,蕴含着土乡的风土人情和乡村美景,彰显着乡村幸福生活的美好变迁。

  回乡创业的任臣义带着多年的旅游从业经验和对家乡的熟知,把从小玩过的“穷沟沟”打造成了乡村旅游热的“富窝窝”。

  走进油嘴湾,景区旅游长廊两侧,富有乡土风味的锅盔馍馍、洋芋津津、搅团等小吃“土”味飘香,游客带着孩子品河湟美味、看田园风光、观河湟农事、赏明清古窑洞,乘坐登山魔毯直达山顶,体验悬崖秋千“飘出去”时的尖叫,再来一场体能大闯关的激情,晚上吃着烧烤看漫山灯光秀,再在“灵净小院”民宿静心聆听夏夜里的蛙叫虫鸣……

  这里独特的自然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传统的建筑风格、浓郁的乡土元素,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河湟农耕文化气息,景区也因此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

  欣赏着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村落、民俗文化等优势,深度挖掘山水生态、农事体验、特色种植等资源,精心打造的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景点,湖北游客向芳感慨道:“这里的旅游呈多点开花格局,可以说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标杆。”

  7月5日,远嫁四川的张富莲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回娘家,在家乡景区的木栈道边爬山边欣赏沿途美景,孩子不时尖叫欢呼:“哇塞!妈妈你看!远处那朵云,还有好蓝好蓝的蓝天,太漂亮了!”

  张富莲说:“每次回互助总会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次带孩子回来,也是想让他真实地感受家乡淳朴的民风,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并在游玩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强健体魄。”

  在与油嘴湾相距不远的威远镇卓扎滩村卓扎滩景区,绿荫如海、小桥流水,网红桥、彩虹滑道上游人如织,游客漫步文化长廊,品味土族文化,感知土乡风情。

  “景区里,拓展训练、亲子教育、露营基地、农业采摘观光等样样齐全,以前的‘垃圾场’转变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大好资源。”卓扎滩村党支部书记颜章东说,通过这几年生态环境治理,村里的空气清新了,景色美了,原本的乡村风味回来了。如今,景区集“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全产业链,全村1860人全部入股,从农民转变为“股东”,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在任臣义和颜章东看来,借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将昔日的荒山荒坡、垃圾场变为了绿水青山,还让乡亲们手中的闲钱变成了股金,农民的身份转为了“股东”,更让家乡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借助环湖赛的平台传播四方,成为我省打造“四地”的注脚。

  生态美景为高地树立“标杆”

  沿威北路一路向北,来到互助北山景区腹地的网红盘山公路十二生肖弯,这条路正是本届环湖赛的必经赛段。

  北山景区地处祁连山南麓东端,由浪士当、扎龙沟、元甫达坂、卡索峡、下河五个部分组成。11.27万公顷的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79%,是青海省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森林资源之一,有青藏高原最大“动植物王国”美誉、青海省东部重要生态屏障和气候调节器之称。

  从浪士当大门口向景区腹地挺进,沿途可饱览雄、奇、险、秀等原始生态特色景观,随处可见茂密植被,苍松翠柏遮天蔽日,杨桦或亭亭玉立或旁逸斜出,枝叶迎风招展千姿百态,各类紫色杜鹃花竞相怒放,把一座座山梁“染”成一个个紫色“盆景”。山谷间,溪水潺潺迂回曲折,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奇特景观。

  穿过一片桦林,胡勒瀑布便从绝壁之上飞流直下,极高的落差,流水到了半空或散落成颗颗晶莹的小水滴或“雾化”成轻弱的薄纱随风飘散而下,最终汇聚到下方那一汪湛蓝的水潭中。

  瀑布下,一对身着土族服饰的年轻男女,从腰间拔出佩剑,剑尖斜指苍穹,微风徐吹长发飞飘,“穿越”的唯美画面令网友直呼“醉了醉了!666!”

  “这里没有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没有万兽怒吼的狂嚣之声,但凭一点似有似无的轻柔,便以缥缈的旗帜锁定人心。”专程过来打卡的游客韩丽萍说。

  梁红云介绍,景区以旅游经济引领带动,综合旅游人数、流量年均达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亿元,公园旅游业已成为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高子轶博士说:“在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背景下,互助县坚持国际标准和国际视野,依托当地独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匠心打造体现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理念的系列景区景点,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旅游+’的典范。”

  “在这里,可以充实经历、宽阔眼界、丰富相册和抖音话题,感受不一样的诗与远方。”梁红云说。

  近年来,互助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壮大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通过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休闲农业”,以徒步攀岩、越野行走、冰雪体验等体育活动,做亮民族文化、做优非遗文化、做活民俗文化,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陈俊 牛玉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