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恢复开放首日:仍有黄牛“顶风作案”,价格已翻倍

  6月30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先后发出公告,宣布自7月8日起向社会公众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消息传出,很多游客激动地开始筹划暑期名校之行。7月8号,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两校校园现场探访。北京青年报记者现场调查了解到,大部分游客通过官方渠道预约,且对“黄牛票”表示不放心。此外,北青报记者查询多家网络平台后发现,自清华北大恢复向公众开放预约后,第三方平台上代约商家明显减少,但仍有少数“黄牛”还在提供高价代约服务,暑期价格甚至已经翻番。

  现场:

  校园开放首日清北门口排起长龙研学团和学生占多数

  上午8点,距清北参观通道开放还有一小时,校园门口已经排起了百米长队。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游客是家长带孩子前来参观,还有很多中小学研学团前来参观学习。

  

  在众多游客中,一位身穿白色t恤并且衣服上标有“我是自愿上学的”字样的小男孩引起了北青报记者的注意。由于天气炎热,小男孩疲惫的神情与他衣服上的字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男孩边配合父母拍照,边听父母还不断地说:“要好好学习,将来也来清华上大学!”

  

  北京大学门口,也有好几批研学团小朋友在烈日下乖乖的排队等待。北青报记者向带队老师了解到,研学团是由组织方研学基地负责集体预约的。也有研学团队中有清北校友帮忙安排,每个小朋友带好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刷脸进入了。

  此外,除了预约成功的游客,还有一些游客表示只是来门口打个卡,不准备进去参观。游客李先生表示,此次来北京是跟团游,但不打算进去,在门口打个卡拍张照就离开了。

  追访:

  清北均设置预约人数限额,北大每日最多5000人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入校参观客流量相对较小,游客不会觉得拥挤,游览体验较为舒适。这一方面是因为正值暑期,大批在校学生离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学校的限额机制和对客流量的把控。

  

  据了解,清华大学公告显示每日进校参观限额4000人,上、下午各2000人,新的预约名额每天早上8时开放,暑假校园参观从7月8日开始,8月6日结束,每人只能预约一次。北京大学每日限额3000-5000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新的预约名额是每日0时开放。

  7月6日,北青报记者曾致电清华,工作人员表示,暑期校内预约通道仍然保留,额度与公众渠道分开,不共享。校内师生员工的亲友仍可以通过校内渠道预约。据了解,北大校内师生和教职员工的内部预约系统名额也是独立的,不会占用每天对公众开放的游客名额。两校已毕业离校的校友只能本人凭校友卡入校,不能替他人预约。

  预约小程序显示,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未来七天的公众参观名额都已约满。北大的一名保安表示,今日的内部预约额度也都满了。

  关注:

  官方预约渠道比较通畅,入口审核更严了

  北青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日进校参观的大部分游客都是自己在官方渠道预约的,并且感觉整个约票过程很顺利。但也有不少游客感叹预约“太难了”。

  

  来自安徽的窦女士称,自己是第一次来北京旅游。清华开放预约的第一天她就开始抢票,没想到很顺利就约上了。来自山东威海的宋女士今日如愿进入北大参观。她说:“我觉得抢票还比较容易,预约界面也不卡,很顺利就抢上了。这次来北大最想逛逛未名湖和学校的食堂。”

  来自上海的吴先生这次是带孩子来北京感受名校。他也是开放预约第一天就成功抢到名额,他的经验是“抢票主要看网速快不快。”

  

  也有一些游客是通过校内渠道预约成功。来自河南的种女士,表示自己孩子就毕业于北大,孩子通过在校的校友帮自己预约了参观的名额。还有一位远道而来的新疆朋友,也是通过校友预约,带着父母一起来参观。

  很多游客在采访中表示不会花高价去找代约,但也有游客表示,如果约抢不上票愿意为了孩子去高价买票。来自门头沟的刘女士认为进北大没有想象中的难约,她不会高价找代约买票。而来自福建的李女士称:“疫情原因很久没有出来旅游了,如果这次没有约上票,为了孩子关键时候还是会高价买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校园入口处有多名保安负责验票,对于游客身份核验比较严格。北大、清华参观入口处游客需要持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即使找学校内部人士代约也需其本人在场,且人数有限。在北大校门口,北青报记者看到,有三位游客是通过校内帮助预约的,但因为预约人不在现场,被保安拦在门外。

  采访中,北青报记者也了解到,由于暑期需求大增,学校提供的限额其实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也有很多游客感叹预约“太难了”。

  

  有清华校友表示,近期想带家人进学校,没想到校友卡只能自己进,亲友还是要在公众号上预约。他早早在进入小程序输入所有信息,提前一分钟,即早上7点59分,就开始疯狂“刷”,结果发现8点整小程序直接瘫痪,15秒后再试,所有名额全部抢完。这位清华校友无奈地在社交平台向大家请教:“哪位大神能指个路?”

  还有网上抢票经验丰富的网友表示,最近给爸妈预约北大参观,感觉也是一秒无,“长这么大第一次对手速产生怀疑。”

  另有网友表示,蹲守三天才抢上北大预约名额,期间遭遇的卡顿差点儿让人崩溃。

  聚焦:

  仍有黄牛高价代约,价格已翻番

  今年4月12日,北京青年报曾发表题为《大学校园只限亲友进催生黄牛党高校啥时恢复向普通公众开放预约?》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和读者共鸣。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当时黄牛对参观清华的报价平日多在每人80-120元之间;进北大的报价则在150-200元;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的报价更高。

  

  今日,北青报记者发现第三方平台上清北门票的代约已寥寥无几,搜索页面基本都显示的是清北纪念品。原来生意很火的一些代约商家已经“洗手不干”了。某商家原来只做清华北大代约生意,4月北青报记者曾与其联系,对方表示,清华和北大都可以提前约。现在,这家店铺页面空空如也,所有商品全部下架。客服表示:“我们从今天开始就不约了”。

  然而,北青报记者调查显示,虽然目前大部分黄牛商家退出市场,但第三方平台上仍有少数商家在“顶风作案”,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黄牛”主动揽客。而且,由于目前正值暑期出游高峰,代约参观清北校园的价格大幅上涨,已接近或达到300,比4月份的报价高出一两倍。

  

  7月8日,一位淘宝商家表示,目前参观清华大学的报价是每人260元,参观北大每人300元,大人小孩同价,提前一天以上预约,“人多也没优惠,不讲价”。预约时要提供本人身份信息。预约成功后,北大是自己刷身份证进校,清华则有专人带进学校。如需讲解,可提供导游服务,这是另外收费的,5人以下的小团,讲解一次收费500元,时长一小时。还有商家报价更高:有外地来京的游客近日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花了350元甚至400元,才通过黄牛进入到清华、北大参观。

  提醒:

  北清微博超话仍有“求带”求助帖,高价找黄牛小心受骗

  调查同时发现,即便暑期价格暴涨,仍与不少预约不上的游客希望通过黄牛进入清华北大参观。

  

  昨天下午六点多,有“黄牛”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可以帮助大家预约进清华参观,截至今日下午三点,已有70名网友留言表示感兴趣。在清华北大的微博超话中也可以看到各类“求带入”“有偿预约”的求助帖,多数为外地来京的游客,在这些帖子下方,不时有黄牛在评论区留言表示“私聊”。

  据了解,大部分黄牛并非通过公众预约通道,而是走团队预约和校内预约途径。那么,这些高价代约的黄牛是不是都靠谱呢?答案是否定的,已经有人上当受骗。

  网友小韩近日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提醒游客“黄牛不可信,当心被诈骗”。小韩曾在微博上发帖,希望进清华逛逛,有黄牛主动找上门,说先交20元,成功入校后再补80元。小韩先向黄牛转了20元,并提交了身份证号、电话、姓名等身份信息。没想到,当天小韩竟被拦在校门外,保安说查不到她的预约信息。黄牛当时让小韩换一个校门,同样也进不去。顶着太阳折腾了一个多小时,小韩最终也没能如愿进入清华。就在她想要回预付款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黄牛拉黑。

  事实上,清华北大都发文明确,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请大家拒绝有偿预约行为。清华表示,该校为教学科研单位,非旅游景点,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抵制黑导、游商等非法经营行为。北大也称,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拒绝以任何名义提供参观服务的有偿预约行为。

  有知情人士透露,不久前,清华某学院两名在校生为多名无关人员办理预约入校,被学校保卫处发现并通报学院。学院已对涉事学生进行了严肃批评,并责成当事人做出书面检讨。

  半两观察:

  平衡校内秩序和公众需求,已成高校难题

  教育部日前发布通知,鼓励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等向社会开放参观,主动服务全民学习。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多所知名高校已陆续宣布向社会公众开放校园参观,但有偿代约参观的黄牛党依然活跃。

  

  黄牛滋生的背后显然是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尽管各高校逐渐恢复开放参观,可有限的名额,很难满足大众参观需求。

  有高校校内人士表示,校外游客慕名来参观可以理解,但校园不是公园,外来人员太多,会打扰学校正常秩序,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

  而不少向往名校却难以预约入内的公众则认为,高校的大门应该打得更开。北大、清华等名校都是公立学校,公民都有权利去参观。在暑假高峰期,现在的限额已明显不能满足公众需求,这才使黄牛有了可乘之机。高校应想办法大幅提高入校限额,甚至取消限额完全开放。

  显然,如何平衡校内秩序和公众需求,已经成为名校必须面对的难题。高校校园对外开放已成共识,但具体怎么开、如何管,则是对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考验。建议高校能分时节合理设定参观限额、尽量优化进校程序、畅通预约渠道、增加开放活动、科学引导游客参观路线……只有进校不难了,黄牛才没了运作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实习记者 张慧婧 刘华阳

  编辑/樊宏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