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北大第十九任校长,一代宗师巨匠,师门桃李争荣

  

  1978年7月周培源被中共中央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时年已76岁。其实,周老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比起“北大校长”,也许科学家更能代表周老的身份。

  

  一,非凡的学历、履历

  1924年周培源毕业于清华学校,1927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是该校毕业的第一名中国博士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1919年的日食得到证实,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激发了周培源对物理学的兴趣。而芝加哥大学拥有迈克尔逊、密里根等物理学名师,于是他进入该校的理论数理系二年级学习。

  两年后,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周培源相继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学士与硕士学位。为进一步深造,他又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在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具有旋转对称性物体的引力场》,被授予“最高荣誉奖”。周培源还在导师的推荐下参加了1928年美国数学学会会议,是与会者中唯一做学术报告的学生。

  

  周培源用3年半的时间完成了一般至少需要6年才能完成的学业,拿下了学士、硕士、博士3个学位。

  周培源又前往欧洲,先后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跟随海森伯和泡利等名家研究量子力学。1929年秋,27岁的周培源接受时任清华校长罗家伦的聘请回国,成为该校最年轻的物理教授。

  二,非凡的研究成果

  周培源一生有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个是广义相对论引力论与宇宙,另一个是流体力学湍流理论。他在后者上的成绩尤为突出。他对湍流理论方面进行了长达六十余年的研究,被称为世界当代流体力学的“四位巨人”之一。

  

  1936年,周培源利用休假时间去美国参加爱因斯坦主持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并和爱因斯坦一起工作了一年。1937年《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引力方程的一个各向同性的稳定解》一文发表在了美国《数学学报》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心想科学救国的周培源意识到,流体力学领域应用价值较大。于是,他放弃了自己多年来耗费大量心血的研究方向,转而投身于湍流理论的研究。

  1945年,周培源在《应用数学季刊》上发表了《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的论文,并提出了两种求解湍流运动的方法。此文一经刊发便立即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此后,世界各国不少人沿循他的方法进行开拓,形成了“湍流模式理论”流派。

  三,科学家的谦逊和敬畏

  周培源是唯一长期和爱因斯坦工作过的中国人,也是唯一一个给爱因斯坦拍过照片的中国人,但是他自己却没有和爱因斯坦合过影。

  

  当女儿周如玲问及为何不与爱因斯坦合照时,周培源说:“他是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我怎么有资格和他照相?”1982年,周培源率团到英国剑桥参加世科联大会,到牛顿曾经工作过的剑桥三一学院参观。学院的小教堂中有一尊牛顿的铜塑像。周如玲对父亲说:“这是力学的鼻祖,你也是搞力学的,我给你们照个相吧?”周培源连连摇手:“他是牛顿,我哪里有资格和他合影?”

  这些大科学家在周老的心目中占有极其神圣的地位,就像科学、真理在他心中占有极其神圣的地位一样。对于科学及科学家,周老是那样的谦逊和敬畏。

  四,桃李争荣的师门

  周培源的知名学生有很多,他培养出一批中国近代科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钱伟长、数学家陈省身等等。

  

  1929年秋,周培源离开祖国五年后,回母校清华任教。在去宜兴看望双亲,受同事与朋友——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武之之托,将杨夫人和长子从宜兴带到北京。杨家长子时年7岁,聪明伶俐。一个27岁的教授与一个年仅7岁的小学生,一路上谈笑甚欢,成了忘年之交。这位后来据说爬过清华园中每一棵树的淘气男孩名叫杨振宁。

  后来,杨振宁考进西南联大物理系,成了周培源的学生。再后来,杨振宁到美国留学任教,1965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3年7月17日下午,毛泽东、周恩来接见又一次来访的杨振宁,周培源作为中国物理学界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享受了随同接见的殊荣。一见毛主席的面,他情不自禁地沿用当时的敬语,说:“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毛泽东回答说:“这句话不对,不科学。没有万寿无疆。”

  

  周培源真诚地回答:“这句话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热爱毛主席的心意。”

  当时周培源说到以前曾教过杨振宁,现在则要向他学习时,毛泽东便对周培源说:“你现在落后了吗?”

  周培源颇为无奈地回答:“很落后,后来居上。”

  在长达60多年的高等教育工作中,周培源为繁荣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出一大批国内外科技精英,朱光亚、于光远、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彭桓武、杨振宁等都是他的学生。“两弹一星”元勋大多是他的学生,有的还是他学生的学生。

  从清华高才生到芝加哥大学博士,再到物理学的一代宗师;从清华最年轻的物理教授到北大校长,再到中国科协主席,周培源一生信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的16字格言。他身上既展现出东方文化涵养的品格与美德,又体现出站在世界前沿的大科学家风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