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宣传惠万家,趣味化学伴成长

  

  2023年7月2日至7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雨润物,春风助材”社会实践团队在学校周边的小区、公园和科技馆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孙婉婷、王橦等十一人向小朋友们进行科普宣传,展示趣味实验。

  

  每天晚上,队长孙婉婷都会组织会议来讨论第二天活动的合适的实验内容和顺序,保证活动的最佳效果;询问实验试剂是否充足,安排团队成员周永玉、何艺茹及时采买;团队成员发表改进建议,大家讨论建议的可行性;安排每一个人的任务,或联系场地,或整理实验物品……在这个团队里,每个人都有权力发表看法,大家分工明确,相互理解,彼此包容,都在为开展好每一次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每次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按照计划将实验用品运往预定场地,和工作人员及时沟通,借来实验展示需要的桌椅和水电,整理摆放实验用品,在场地周围进行宣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按照安排好的顺序,一个个实验接续展示在大家面前。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引导小朋友们参与其中。尤其是“水精灵”、香皂是如何制成的、植物拓染、柠檬破气球、姜黄写字、蛋壳也能做“画板”等等这些参与性极强的实验,既要保证小朋友们的安全,还要指导他们每一步的操作都规范进行,有良好的实践成果。像搅拌海藻酸钠、水精灵脱模等等这些工作,常常每次需要至少半个小时弯着腰,但大家毫无怨言,为了良好的展示效果一直默默奉献着。每一次活动中,团队成员都会随机采访家长和小朋友,询问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建议,他们对活动真诚的赞赏和切实的建议都会得到团队的重视,反思每一次活动的亮点和缺陷,不断改进。

  有了这么多的努力,每个趣味实验才能得到小朋友们和家长们的认可:每一个趣味问答过程中积极举起的小手,每一次现场互动中稚嫩的童声,每一次实践操作中认真参与的身影,每一个实践成果旁真诚的笑容,都是团队成员不断努力的动力。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精灵,一个个精致可爱的手工皂,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法老之蛇”……都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反复研究。在活动中,一个个化学实验变成了小朋友们也能听得懂的科普宣传,一次次趣味问答变成了小朋友们积极展示的平台,现场互动密切,热闹的气氛一直持续。

  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化语润物,春风助材”社会实践团队是自发组建的,通过彼此的信任,大胆的尝试,一群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经验,来自三个不同专业的是十一位青年联系在了一起。自2023年6月上旬起,大家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聚集在综合实验楼615房间讨论各种事项,安排工作。在此特别感谢吴文荣老师为团队不遗余力提供各种实验用品,一丝不苟指导活动的开展,身体力行参与每场活动,团队成员都被吴老师尽心竭力的付出所折服,大家也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为团队做贡献。在这近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实验室里,大家努力研究试剂配比,只为出现最佳实验效果的忙碌身影;那似火骄阳下,奔波与各小区和公园,只为联系到最佳场地的疲惫身躯;每场活动结束后,大家团结协助整理实验物品,打扫卫生时的相顾一笑……

  7月11日下午,队长孙婉婷组织开展会议,大家一起聚集在综合实验楼615房间,大家一起整理材料,分享心得。孙婉婷说道:“这次社会实践,大家都没有经验,白费了很多的精力,也多吃了很多的苦,大家整天骑着自行车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头晕腿疼都是常事,甚至开会到晚上九点多还没有吃晚饭,但是大家都没有抱怨,甚至是放弃。

  在活动中,大家成了一个凝聚力超强的集体,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努力开展好每一次活动。非常感谢大家的坚持不懈,虽然今天之后,我们这个团队就不存在了,但是我们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浓厚情谊丝毫不会减却。”随后,其他人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专业,但是这短时间里大家的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让我们之间的友情甚至超过了同班同学之间的情谊,这是我这次社会实践的额外收获。”“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感受百态人生,我觉得这对我未来的人生规划有着深远影响。”……对于这次社会实践,大家感悟颇多,收获颇多,或许这就是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意义。

  在这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除了将所学专业知识回馈给社会,激发小朋友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也学习到了来自社会这所大学的教育: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沟通交流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过程中,有相互理解的温馨和谐,也有面红耳赤的矛盾冲突,大家由素不相识到真诚相待,彼此都明白在此次社会实践过程中碰了多少次壁,流过多少滴汗,但灼热的太阳下的那颗赤诚之心从未泯灭。(左晨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