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补助金超6000元!此地将灵活就业者纳入生育险

  贵州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

  为更好维护贵州省参保人员生育保障权益,促进贵州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发〔2021〕30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国卫人口发〔2022〕26号)、《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3〕24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完善贵州省生育保障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

  灵活就业人员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各统筹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费率不低于6%的,不另行征收生育保险费,低于6%的,可结合基金运行实际,酌情适当调整缴费比例,费用合并征收。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后,享受生育医疗待遇和生育补助金待遇。生育医疗待遇和在职职工保持一致。在贵州省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连续缴费至分娩前已满12个月(不含分娩当月),且至申领生育补助时亦连续缴费未断保的,享受生育补助金。原则上,申领生育补助需在分娩后12个月内(含12个月)。生育补助金发放标准为:贵州省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30天×98天。贵州省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按照新标准执行。

  二、规范产前检查待遇标准

  产前检查不设起付标准,待遇享受期截至预产期当月。职工医保(含灵活就业人员)产前检查按限额报销,基金支付限额为1200元,支付比例为90%,不区分医疗机构级别。超支付限额的费用,可通过普通门诊、个人账户等渠道按规定支付。城乡居民医保产前检查按限额报销,基金支付限额为600元,与普通门诊统筹额度合并保障,参保人确诊怀孕后,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叠加产前检查待遇。将叠加待遇拓展到三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叠加待遇支付比例为50%,对于普通门诊已放开至三级医疗机构的统筹地区,待遇就高执行。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叠加待遇支付比例,按照各市(州)现行普通门诊规定执行。

  三、逐步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参保人确诊怀孕时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在医保系统内进行生育医疗标识。生育医疗标识线下办理服务下沉到定点医疗机构。完成标识后,参保人在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按规定的待遇标准直接结算。未进行标识的,可在分娩后12个月内(含12个月),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提交材料申请零星报销。

  四、确保转移接续待遇衔接

  参保人省内跨市(州)参保的,生育津贴(生育补助金,下同)由转入地支付。参保人转移至省外的,转移之前满足生育津贴申领条件的,由转出地根据其实际产(休)参保天数支付。产(休)假期间,参保身份(在职、灵活就业)转变的,按照分娩时的参保身份核发生育津贴。

  五、强化参保权益保障

  参保人生育保险待遇享受与个人婚姻情况、生育情况全面脱钩,只要履行缴费义务的,均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各统筹地区核定生育保险待遇时,不得查看和收取参保人生育服务证、结婚证等材料,不得以未婚生育、超三孩生育为由拒绝核发待遇。

  六、做好政策衔接

  本通知实施前后的政策衔接过渡,由各统筹地区结合本地实际自定。本通知未明确事项,暂按各统筹地区现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省有新规定的,从新规定。

  本通知从2023年10月1日起执行。

  相关解读

  一、为什么要出台《通知》?

  一是当前贵州省生育率下降,老龄化进一步加重,通过优化提高参保人生育保障水平,促进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提升;二是从当前贵州省生育保障政策和经办管理上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优化调整,提升生育保险经办服务效率,强化参保人待遇享受权益保障。三是参保群众对生育保障有更高要求,通过完善制度保障,回应群众期盼。

  二、提高了哪些待遇?

  一是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达到缴费条件的,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围,可申领生育补助金。按照《通知》规定的现行发放标准,生育补助金超6000元。二是城乡居民产前检查也可报销600元,叠加普通门诊统筹后,可报销1000元左右。

  三、有哪些方便群众的规定?

  一是推进生育医疗费用省内直接结算,减少参保人跑腿、垫资负担。二是明确生育保险省内跨市(州)转移接续,生育津贴由转入地支付,解决产(休)假期间跨市(州)参保的,参保人两头协调、跑路申请生育津贴问题。三是申领生育津贴无需结婚证、生育服务证等材料,各地均不得以未婚生育、超三孩生育为由拒绝核发待遇,确保待遇落实。

  四、有哪些事项需要留意?

  一是灵活就业人员申领补助金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所在市(州)缴费费率不低于6%,且在分娩前,连续参加我省职工医保12个月以上,申领生育补助时也未断保。

  二是生育补助金要在分娩后12个月内申领。

  三是参保人确诊怀孕后,要进行生育医疗标识(登记),标识(登记)后的生育医疗(含产前检查)费用,直接在医院报销。

  四是生育医疗费用未在医院直接结算的,要在分娩后12个月内提请手工报销。

  五是产前检查有待遇享受期,从确诊怀孕到预产期当月的产前检查费用,才可按规定报销。不在产检期间的费用,只能按规定享受普通门诊待遇。

  六是本《通知》未明确的其它事项,按照各市(州)现行规定执行。

  将灵活就业者纳入生育险是保障民生与公平之举

  不出意外,贵州此次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之举引发广泛称赞。其实,贵州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紧随其后,浙江、天津、上海、江西等地因地制宜开展探索。

  我国现行的生育保险制度,主要针对的是有确定劳动关系的女职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劳动形态更加多样,劳动内涵也不断丰富。这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雇佣关系模糊的灵活就业人群不断壮大,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收发快递、上网课“充电”、叫外卖、喊上门保洁……灵活就业已深深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深度嵌入社会的日常运转。

  我国现有灵活就业人员近2亿,约占总就业人口的1/4,且日益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等趋势。而从性别纬度来看,虽无确切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但对照以下几项统计不难估算。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吸纳女性就业人群将达到1.2亿人。另据某研究机构估算,2022年,仅是通过数字平台实现灵活就业的中国女性人数已超3800万人。女性在灵活就业中的比例不容低估。

  不论其雇佣关系与就业状况如何,女性在生育休假期间都同样要因劳动中断而需要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而现实中,因不能缴纳生育保险,无法申领生育津贴,灵活就业女性实际上承担着更高的生育成本。贵州等地此番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保障范畴,是对当下劳动市场新变化的积极回应,相关政策空白的填补,将让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享受到应有的医疗待遇和福利保障;与此同时,让女性就业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也是推动社会公平、保障民生的应有之义。

  生育保险作为优化生育支持政策的核心制度之一,生育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和制度设计的不断完善,将直接减轻生育女性的成本及负担,让她们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从另一个角度看,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也将引导人们更客观看待灵活就业这种劳动形式,充分发挥其促进就业增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据官方数据,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生育保险参保人达到2.38亿人,是2012年的1.5倍。要充分发挥生育保险基础性的制度保障功能,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是关键。与此同时,正如一些专家所指,灵活就业群体具有跨区域流动性的特点,如何构建契合这类群体需求特点的管理机制,推动生育保险落实,也是留待我们不断推进探索的重要课题。

  (综合来源:贵州发布、环球网、澎湃新闻、光明网)

  ----------------------------

  工人日报客户端【打工新鲜事儿】 第700期

  往期文章:

  没做体检就拿到手的健康证,到底来自哪?

  高速路上轿车自燃,快递小哥迅速救火

  3200万!这一群体就业务工规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平台倒卖用户简历牟利?如发现被侵权可举报

  你注意到了吗?很多公司选择15号发工资,原因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