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陶定霞:最美“的姐”的爱心日记

  家庭的熏陶 投身于公益事业

  陶大姐90多岁的老父亲曾是全国劳动模范,并作为劳模代表光荣出席全国劳模大会,“家庭熏陶让我热衷于公益事业,我在参与中也感受到乐于助人的快乐!”陶定霞,作为市“心连心”爱心协会的优秀志愿者,两次被芜湖市“心连心”爱心协会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镜湖出租公司“情暖江城”爱心车队的副队长,除工作以外,她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了“爱心事业”上。在暴风雨中,送推着轮椅打车的老夫妻回家,参加公司组织的为患病驾驶员募捐,连续多年参加“爱心送考”,参加芜湖交通经济广播电台发起的“热血融情、爱心暖冬”无偿献血活动……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几乎所有公益项目,陶大姐都是“一上马”就坚持,几年下来,从未有打退堂鼓的念头。

  公益事业不间断 从微小做起

  自2001年加入出租车行业以来,“学习雷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成了她的从业座右铭。在她看来,出租车行业是服务业,热心服务乘客,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乘客都应属分内之事。2008年冬季某一天发生的事情,是陶大姐记忆犹新的。那日,她跟往常一样,吃过中午饭从澛港新镇的家出发,正在将乘客送往中央城的路上,她看到弋江区政府四岔路口处站着一个老人,个头瘦弱,“他鞋子都湿透了,想必是站了好久,也不知道是不是在等人。”带着疑虑的陶定霞特意观察了一下。半小时过后,当陶大姐的车又返回原处载客时,看到那个瘦弱的老人正颤巍巍地从路口往血站走,“他就这样来来回回地走,我想他准时迷路了。”于是,陶大姐主动将车停到路边。“老人家,您怎么了?”经过打听才知道,老人家住橡胶厂宿舍后面,可因年事已高不记得回家的路。“我就是开出租的,我对路熟。”陶定霞将老人搀扶上车,按照老大爷所说的地址,找到了他的住处。原本担心的一家人看到老人平安归来,一时不知如何感谢,老人的女儿硬是要塞200元钱给陶定霞,硬是被她拒绝了,“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因为这件小事收人家200元钱,我会心不安的。”

  陶定霞连续多年参加爱心送考,结对了澛港新镇同一考场的两名高考学生,让他们有个好心情,考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把爱传递下去。她不仅积极参与公司内部发起的公益项目,并作为爱心志愿者投入到民间爱心协会组织中,将“爱心接力”持续发酵。她主动联系上“心连心”爱心协会,参与到“关爱老兵”公益活动中,为百岁老兵带去节日慰问,还主动接送行动不便的老兵金传世回家,并为他和其他几位耳残老人,送上爱心协会发放的“助听器”。在公司党支部组织的“扶危帮困”活动中,她了解到困难家庭茆令照老人一家的情况后,主动上门留下联系号码,并贴在茆大爷家的墙上,嘱咐茆大爷看病、办事、出行,都可以联系她。邻居们都对陶定霞的助人善举频频夸赞,而她总说,“这都是应该做的!”

  履行岗位的责任 传递着文明

  多年来,大年三十都不休息,她驾驶着“B83918出租车”,奔波在大街小巷,除了养家糊口,更多时候,她还在行善事,做善举。她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于乘客;多次捡到乘客的手机、钱包、行李箱之类物品,她都一一主动归还,分文报酬不收;在路上,她还加入到交通广播电台路况信息员队伍,随时随地播报路况信息;遇到看起来有困难的乘客,她都会好心地“搭把手”。

  对出租车驾驶员来说,持续几日的冰雪天气,是一次考验。有人偷懒不干,有人趁机涨价,也有人更加卖力,更有精神。22日上午,市区再次飘起如席的大雪,风的嘶吼声也变得更大了。在弋矶山医院,刚刚送完客的陶定霞注意到一对年迈的老夫妇,走路颤颤巍巍的。“他们看起来70多岁的样子,俩人撑着一把小伞,拎着一大袋药,好像在犹豫要不要打车。”陶定霞便慢慢把车开到他们身旁,摇下车窗,问老人准备去哪儿。“到汽车站,怎么坐车啊?”老人眯着眼睛,朝陶定霞佝偻着身子。“到哪个车站啊?”陶定霞问。老人有点蒙,语气含混,比划了半天,陶定霞才明白,原来他们是要去北京路汽车站坐车回家。担心老人在雪地里受冻,也怕他们坐错车,陶定霞便下车打开车门,招呼老两口上了自己的车。通过聊天,陶定霞知道老夫妇是繁昌区人,子女都在外地打工,因为旧病复发,这才冒着大雪来芜湖看病。陶定霞注意到老夫妇俩都穿着破旧的棉袄,觉得老人条件一定不好,到站后,坚持没有收车费。

  她践行着爱心理念“学习雷锋,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平凡的陶定霞“的姐”,在平凡的出租车岗位上,做的都不是什么突出的事迹,而是平凡的小事情,但她让爱传递着文明,让爱走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体和特困家庭,让雷锋精神乘着出租车走进大街小巷。“我乐于工作,乐于助人,我会一直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