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齐鲁最美教师”王璐瑶:让自己活成一束光
王璐瑶,女,198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8月参加工作,教龄15年,现任青岛洮南路小学副校长。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获得的主要奖项有:全国优质课二等奖、获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小组第一名,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名师开放课近20节。代表性教学科研成果有: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工作第4年,她是荣获全国优质课二等奖且教龄最短的参赛选手。2018年,她是再一次在山东省冲刺全国优质课选拔青岛市的唯一推荐。2019年,她是全国说课一等奖得主并获最佳语音语调奖的青年教师。
她还是敢于将中国古诗词融入小学英语课堂,用诗经体译文解释英文诗歌的英语老师。一堂融入了谷建芬老师的学堂乐歌、许渊冲先生的英文翻译以及自己对英文小诗诗经体译文的诗歌欣赏课,用最简明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着诗歌韵律、音乐达情与唯美意境的艺术之美。她背后拥有的是5000年的华夏文明,而在眼前孕育的则是未来祖国的蓬勃希望。
因此,她是在三十几岁年纪就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青岛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市区级拔尖人才并被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
她就是来自青岛洮南路小学的英语教师王璐瑶。
是怎样的成长之路让仅有十一年教学经历的她获得了珍贵的国家勋章?又怎样的个人积淀让她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经由英语学科在孩子们的心中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答案来自她极其高度的自律和不遗余力的努力,也来自她迎接挑战的果敢和直面煎熬的热爱,更来自她放眼国际的视野和大家大国的深情。
从多模态实践到“心智教学成果”
2008年,钢琴十级、英语八级、青岛二中,带着这些标签她成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十四年来,在每一年对每一批学生,她都要尝试着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改变。
当她发现传统的教学和作业设计已无法满足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心智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时,她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心智英语教学实践”。研究的起点是2011年她的教学设计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发表;第二年,将优质课教学设计思路归纳整理,以《小学英语教学实施心智教育途径探索》为题,在国家重点期刊《小学教学设计》发表,并受市教科院邀请进行优质课设计培训讲座。
2013年,她将研究的重心由教师教学转向学生作业。将人文关怀、生活实践、心理需求以及价值引领等多种元素融入对作业的设计,开启了连续三轮的“Smarter英语作业改革实践”。一份份作业中,既有孩子们惊艳的手绘版思维导图,有她在微博中记录的上百个教育故事,还有与孩子们的书信交流。在信中,她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世界名校介绍;用泰戈尔的诗句“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表达对生命的态度。带着这样一份份有温度的作业,她在市级教研会以及市教科院研修班以《Smarter英语作业:让作业成为师生间最好的礼物》为题做经验推广;所撰写的论文被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基于修订版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基础,她又展开对小学英语教师提问认知维度的定性案例研究,并以89分的盲审高分通过硕士答辩。
在经历了活动设计、作业设计以及提问设计等心智教育“1.0版教学环节设计”的实践基础上,王璐瑶老师对教学的理解渐渐从外延走向本质,对教学实践的改革也从改变形式转向关注意义。以齐鲁名师课题《指向意义的小学英语实践研究》为载体,她开启了心智教育“2.0版认知能力开发”的研究阶段。通过对“完形阅读教学法”的提炼和对可视图思维工具研究分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可能”实现指向意义的阅读路径,并通过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和课堂组织形式的改变探索出能够让阅读变得“有意思”的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激发策略。研究成果《运用可视图提升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从碎片到整体——论小学英语诗歌教学中的转向》分别在2020年、2021年发表在国家免检期刊《英语学习》杂志,其中整体教学研究论文并被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小学英语教与学》全文转载。
走进今天的课堂,王璐瑶老师和她的学生们已经有了脱胎换骨式改变。当老师的角色不再是发起提问和给出标准回答。苏格拉底式的英语课堂悄然而生,因为未知和悬念,让学生充满了兴趣。学生的提问既可能是课文的重难点,也可能是成人忽视的细节;而学生的回答则可能是异于常规思维的创新,也可能是自己发现了的深度意义理解,甚至还会有跨学科的内容讨论。在这一份提问不会被嘲笑的心灵契约下,折射出的是学生的真实思维能力和语言水平,需要的是教师从简入繁和由繁化简的能力。当孩子们用心电图来描述说谎的放羊娃的心理变化时;当他们说“老师你不能走,我们还有几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时”……课文本无趣,解读的人有趣了,课便有趣了。是十四年不间断的一线教学改革经历让王璐瑶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不是因为得到而热爱,而是因为坚持付出而后无比热爱”。
有了扎实的教学实践基础,以知识学习为支点,以学习策略为杠杆,科学运用教育心理学相关原理,运用多模态方法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多元文化感知以及思维品质形成的“小学英语心智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探索”荣获2020年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也印证着教师的成长,恰如植物一般,根植于实践与反思的泥土越深厚,生命的枝叶就会越蓬勃生长。
从个性化成长到“名师工作室”
带着这样的一份执着的教育情怀和宝贵的教学经历,从教师元年的青岛市新教师比武课一等奖到山东省齐鲁名师展示课,十多年来,王璐瑶老师始终活跃在各级比赛课、公开课、交流课、展示课的台上,展示着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设计理念,就像有的青年教师所言“我是看着王璐瑶老师的课长大的”。是的,自从教以来,在省、市、区级教研室的积极推荐、英语教研员老师的专业指导以及英语教师团队的无私帮助下,她先后执教过国家、市、区级优质课、公开课10余节;在市、区进行城乡交流、名师论坛暨自主课堂、名师开放课堂教研活动中进行课例展示10余节,并在省、市、区进行英语教学技能展示。所撰写教案、论文及文章在外研社出版物、全国一级核心期刊、重点期刊以及省、市级刊物共发表10篇;参与或主持全国、省、市、区课题7项;主持或参与3项市级教学成果获分获一、二、三等奖;参评省、市教科研成果获奖7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蒲公英”英语表演大赛获青岛赛区金奖;组织学生参演山东省教学技能展课本剧表演;指导学校参加市北区口语模仿秀活动获一等奖。
2017年,王璐瑶老师成立了自己的“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在区域内组建了学科教研团队,面向市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开展“名师大讲堂”活动;参与完成2020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转向课题“疫情时期小学英语区域化远程教研的实践研究”、市北区英语学科山东省学科实践基地申报;参与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省、市、区优质课、公开课展示;她所带领的校内外英语团队分别获市北区优秀教研组和市北区优秀名师工作室的称号。2019年,她被聘为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校外合作导师,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夯实、教学技能展大赛作出精准指导;讲座课例被中国慕课网MOOC网选用。2020年起,她作为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省级工作坊主持人利用网络平台在个人空间分享精品教案、说课案例、课堂实录、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研究成果。几年时光,她在全国、市区级会议中做教学经验推广交流6次;面向陇南、菏泽、遵义教师等地教师以及青岛市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师讲座培训10余次,累计参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在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为了那份对孩子们“停课不停学”的承诺,她参与了青岛市教科研空中课堂活动,面向全市小学生执教网络公开课并在Rebecca名师工作室个人官方公众号推出微课专题。
2018年,在青岛上合峰会期间,王璐瑶还参与了火车站抵青记者的接待以及外媒住宿酒店的离青服务等志愿者工作,以得体的举止和耐心的服务为各国媒体提供周到的服务。在央视直播、新华网等多家媒体都留下了一座国际化都市志愿者应有的气质与形象。
从不设限人生到“成长两可性教育思想”
一路走来,正是因为体验过当硕士论文开题答辩与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和未满月孩子的病危通知交织在一起;正是因为顶住了手动排课到凌晨两三点发现了问题却不知道五六百节课中从何查找问题的崩溃……让身兼数职的王璐瑶慢慢地拥有了一种超强的承载能力。她深知对自己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不是荣誉,而是时间。时间是绝对公平的,它既不增减也不倒退,只能善加运用,而时间又不是完全公平的,因为每个人对时间空隙的利用密度和提纯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制定明确的学期计划、周计划,以及一天中具体到某一点钟的任务执行表,用高度的自律管理生命中的顶级奢侈品——时间,是她多年在学校管理团队中养成的宝贵习惯。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如果用对,就可以点石成金,而不被零散的事务所随意打断。
获得过无数机会的王璐瑶,深知只有站得更高才不会夜郎自大,只有加倍努力才能配得上这样的幸运。她决定进一步提高时间利用的纯度和密度,通过读研再次对自我进行突破。于是,在从决定报考到真正考取的3年里,备考成了她唯一的业余生活。终于,她以笔试第四,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青岛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上千页的复习资料,上百小时的视频学习,几百个晚睡早起的日夜让她把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而更挑战个人极限的是她在怀孕期间读硕士,月子里做开题答辩,哺乳期内完成了3万字全英论文以89分的盲审高分顺利通过全日制教育硕士答辩。从萌芽到出生,一路陪伴着妈妈边兼顾工作,边求学读研的女儿,如今已长成了健康颖悟的小姑娘,也许,所谓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看到妈妈始终努力的样子。
生活的阅历让她意识到,越是在跟小孩子说话,越是教简单的知识,越要再三斟酌、小心谨慎;越是在和有经验的人分享,越是在说老生常谈的话题,越要视角新鲜、论证生动。而这些能力,唯有持续不断地阅读,才能让我们不做断章取义、井底之蛙的老师,才能让经历不只是经验的重复,而是智慧的生发。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语言学习与语言教学的原则》《我们怎样思维》《阅读心理学》《学习兴趣的唤起》《High-order thinking skills》《Read Aloud》等中英文书籍,都是给了她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的专业阅读,让她最终运用辩证的观点形成了自己的“完形阅读教学法”。
静止的文字,却有神奇的力量,常常让深夜读书的她激动地夜不能寐,而这也正是读书独有的快乐。《西方美学史》《千年一叹》《吴哥之美》《飞鸟集》……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正是这些看似教育之外的书籍,却恰恰滋养了她最深处的灵魂。
杨绛先生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王璐瑶老师建立了钉钉阅读群,用于享阅读书单、心得和照片,让床头前、地铁上、饭桌前、公园里都留下孩子们阅读的身影。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笔下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是一路读过的书、遇到的人、经历的事不断地融入到她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
孩子们将如何生长,为师者就应当怎样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需要精准的目标,但人的漫长成长着却充满着各种可能与不确定,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两可性”——to be AND not to be。如果说确定性是课堂质量的保证,那不确定性正是被看得见的每个孩子的成长源泉,需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从确定性中解放出来,让自我和能力都不被套牢,都成为活泼泼的丰富而完整的自己。正如王维在《汉江临眺》一诗写下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彼此支持、彼此渗透、浑然统一。
对于王璐瑶而言,人生的每一刻成长就像是一个个散落的发光点,错落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波段上,等有一天,它们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会形成一束光。不假借光环,但却给可以照亮自己,温暖他人。It is what you do in the dark that puts you in the light.
这就是王璐瑶,一个始终在眼里有片海,在心中有束光的王璐瑶。
编辑:孙菲菲 校对:王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