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生入学,8000余块小砖共拼“怀士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翁子怡 李惠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近2万名中山大学2023级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新生陆续到校报到,中山大学举办开学季“添砖加瓦”活动,邀请本科新生合力拼出该校标志性建筑“怀士堂”全景。

  “添砖加瓦”活动现场。 翁子怡/摄

  今年,中山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套装内装有年份拼图的小砖,每位新生专属的小砖刻有中山大学1924年建校以来的不同年份,象征着近百年来中大筚路蓝缕的历程。中山大学与新生约定,他们将带着专属“小砖”来到中山大学南校园共同完成拼图。这几天,本科新生们陆续回校“赴约”,他们带回8000多块小砖,来到孙中山纪念馆的展墙,将自己的小砖贴在展墙上,为百年中大添砖加瓦。

  拼“砖”现场。中山大学供图

  现场,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媒体中心志愿者黄柏谚表示,2024年是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这次活动让新生参与到百年校庆预热中。同时,新生们在“添砖加瓦”的同时结交朋友、交流心得、感受校园文化。

  “我为中大百年添砖加瓦”印章盲盒。 李惠娴/摄

  此外,活动还设有领章区、阅读区和展示区。在现场完成拼图活动后,每位新生都可以领取一个中山大学建筑印章盲盒,立体的建筑模型将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的特色建筑怀士堂、东校园图书馆、天琴中心、北校红楼、深圳校区图书馆等生动呈现。印章内刻有中大“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字校训其中一词,中山大学鼓励同窗之间互盖印章,就能让十字校训“合体”。在阅读区,中山大学出版社邀请新生共读百本好书,其中包含中山大学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的《孙中山与中山大学》;活动设置的展板还讲述了中山大学的99个故事,带领新生感受百年历史积淀。

  新生报到现场。 翁子怡/摄

  据悉,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创办中山大学,“怀士堂”正是中山先生发表演讲、嘱托年轻人“立大志、做大事”的地方。如今,怀士堂已经成为中大人文精神所在。“添砖加瓦”活动将持续至9月中旬。目前,怀士堂的外观轮廓已在中大新生接力中逐渐显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