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专访北京协和医院尹佳:雷暴哮喘频频发生,过敏性疾病该如何预防?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日前,一场暴雨过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突发哮喘的患者激增。话题#雷暴哮喘#登上微博热搜。为何雷暴天气容易引发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患者增多与气候变化、环境变化有哪些关联?该如何应对?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学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尹佳。
尹佳,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过敏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前任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主编。2010年获美国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学院(ACAAI)世界杰出过敏医生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大陆医生。
中国环境报:什么是雷暴哮喘?为何此次内蒙古雷暴天气会引发多人哮喘?
尹佳:实际上雷暴哮喘早已存在,二十年前,来自内蒙古的患者就告诉我们,每逢8月底或9月初,急诊室里就有很多哮喘患者。
过去几年,在宁夏、在陕西榆林,也都多次发生雷暴哮喘。比如,去年9月中旬榆林出现雷暴天气,引发当地大量患者剧烈哮喘,甚至危及生命,到医院急诊就诊;很多原本只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也突然发生哮喘。正是由于我们持续科普,越来越多的医生和老百姓了解了过敏相关知识,也开始知道了雷暴哮喘的机制。加之自媒体的大量传播,此次雷暴哮喘才成为了热点话题。
当前,北方地区的蒿草正值花粉季节。这种植物属于风媒花,花粉量特别大,每个花囊里有5000多粒花粉。这种植物生命力特别顽强,越是干旱恶劣的环境生长得越好,如今在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是我国主要的花粉致敏植物之一。秋天授粉季节,一刮大风,蒿草花粉全都飘在空气当中。此时很多人接触了花粉以后,就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除了鼻炎和结膜炎症状以外,花粉进入下呼吸道就会引起哮喘。
雷暴天气之所以哮喘人数激增,主要是因为花粉粒在水的作用下流出粉囊,在雷雨和雷暴的作用下,会变成了一个个很微小的碎片,这些碎片随着雨滴落在地上,又变成更微小的碎片,在风和电荷的作用下,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会骤然增加。这些碎片进入人体的下呼吸道,就会引起人们剧烈哮喘。
雷暴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花粉,霉菌也是导致雷暴哮喘的重要原因。受潮湿天气影响,杂草里会滋生很多霉菌,随着风雷雨进入空气当中;更多致敏霉菌颗粒混着花粉一起掺杂在空气当中,使过敏的人引起哮喘。
中国环境报:今年8月7日至13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国过敏防治周”,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预防过敏”。气候和环境变化与过敏有什么关联?
尹佳:据联合国报道,2011年—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十年;过去40年的每个时期都比1850年之前的十年温暖。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的气候变化可以影响所有其他地区的气候变化。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将会影响所有地球人。
气温升高、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加速、极端天气增加、飓风、雷暴、严重干旱、空气污染等因素可以使花粉季延长,花粉产量增大,在空气中浓度升高,花粉致敏力增加。我国部分地区花粉症的发病率已经超过20%;其中37%的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将在5年内发展成哮喘。
极端天气导致的洪涝等可使大面积居住区域被水浸泡,洪水退去以后,被水淹过的房子都是潮湿的。接下来就会长霉菌,长期在这房子生活的人,就可能会出现霉菌性哮喘,还可能出现由霉菌引起的皮肤病。霉菌诱发的哮喘已经成为我国儿童过敏性哮喘的首要原因。
不仅是在中国,气候变化增加过敏性疾病的问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同样出现。欧洲的一个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导致世界各国花粉季节延长。比如,加拿大杂草花粉季自1995年至2009年延长3周多,美国春季花粉季也开始得更早。此外,杂草花粉还会在致敏率低地区入侵和扩张。
豚草花粉是美国重要的致敏花粉,目前在欧洲并不普遍。但专家预测,由于气候变化,未来豚草花粉可能会布满整个欧洲大陆。全世界的人类过敏性疾病的升高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环境污染也会加重过敏。比如,空气中的臭氧、二氧化硫、PM2.5微粒等可以托着过敏原,使过敏原在空气当中停留更久、漂浮时间更长、和人接触时间更长。
当前,因气候变化和环境因素改变带来的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高、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和随之而来的疾病负担加重等,已引起世界各国变态反应学界的高度关注。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今年推出的“世界过敏周”(2023年6月18—24日)主题“Climate Change Worsens Allergies: Be Ready(气候变化加重过敏性疾病,准备应对)”,就是呼吁全世界过敏性疾病领域的工作者向公众宣传推广这方面的科普知识,联合起来,共同面对过敏性疾病逐年增高的挑战。
中国环境报:“中国过敏防治周”为何在“世界过敏周”主题基础上加上“生活方式的变化”?
尹佳:有研究表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有美国学者发现,1960年以后,35万种新的物质没有被控制地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物质大部分最终成为环境污染物。与此同时,花粉过敏症也从罕见病变成了常见病。
据国外学者研究:两次过敏大流行的关键时间点分别是1960年和2000年。1960年,表面活性剂被引入洗涤产品中,导致了过敏发病的增多。2000年,乳化剂被强势引入洗碗剂中,造成了过敏的第二次大流行。
上皮屏障假说认为,正常人的上皮细胞包括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之间有紧密链接,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在紧密链接中发挥作用。洗涤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可破坏与人体共生的微生态环境,造成上皮漏洞。这些漏洞导致各种有毒物质和过敏原可以通过上皮漏洞进入机体产生过敏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炎症,诱发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们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我国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十多年前,我国做了个十多万人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发现,十几年前,除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并不高。传统的生活方式使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在较低水平。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与20年前相比发生剧变,已接近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频繁使用各种洗涤用品等,破坏了人们天然的皮肤保护屏障和消化道自然屏障,使人们尤其是低龄儿童,出现各种皮肤过敏和食物过敏。
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能够丰富人体微生物群,促进免疫平衡,预防过敏和炎症性疾病。但和我们的祖辈相比,年轻一代人往往选择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由于缺乏户外活动,维生素D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而维生素D低是容易发生哮喘、发生过敏的一个危险因素。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生活环境随之改变,各种装修材料散发出气味,加湿器广泛应用,室内绿植、观赏鱼缸等增加了室内湿度,使霉菌和尘螨大量繁殖。我国目前拥有宠物的人近7000万,其中一半是90后宠物主,随之而来的是宠物过敏导致的过敏性哮喘发病率上升。如今,我国过敏人数快速增加,呈现年轻化趋势。
中国环境报:如何应对过敏人数快速增加,呈现年轻化趋势?
尹佳:应对过敏要从强调诊治向预防转变。我国还处于过敏性疾病进展当中,要阻断这种进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社会层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治理空气污染。
在个人层面,要尽量去减弱由现代化和工业增长对我们生活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带领孩子接触自然,和泥土亲近,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比如,减少洗涤剂、柔顺剂等严重破坏人体屏障功能的产品,尽量用皂角、清水等最原始的方式洗涤。吃天然的食物,减少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的食物摄入。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实现与环境微生物的共生平衡。不要使用消毒剂让孩子所有物品一尘不染,让孩子有很多接触各种细菌的机会,使免疫系统得到锻炼。
中国环境报:我国容易致敏的花粉有哪些?如何通过调整植被结构减少过敏发生?
尹佳:比如北京到处植有苍松翠柏,但一到春天,就有圆柏花粉过敏困扰着市民。建议城市绿化可以科学规划,少种公树、多种母树,以减少圆柏花粉。还有一些地方大量种植梧桐,每到花粉季节就下梧桐花粉雨。当地在绿化的时候可以丰富树种,把多种树种掺在一起,减少梧桐花粉的大量产生。
蒿草花粉是我国主要的致敏花粉之一,现在一些地方号召拔蒿草,我觉得这是不懂科学。蒿草包括大籽蒿、黄花蒿等有100多种。蒿草不是外来植物,它是几千年前就长在我们中国的本土植物。这种植物生命力特别顽强,在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荒无人烟的深山、大草原,到处都是这类植物。蒿草的花是风媒花,一个地方拔干净,数百公里之外其他地方的花粉也会随风飘来落地生根。因此,蒿草是拔不尽的,要对蒿草赶尽杀绝也是不现实的。预防过敏性疾病还是要从自身做起,回归自然,回归我们比较好的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