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育人
原标题:沃土育人
我的故乡武汉市江夏区,有一所用女红军名字命名的学校,这所学校叫义贞小学。
唐义贞,中国共产党党员,1909年出生在武汉,少年时就参加革命运动。武汉国民党叛变,她转入地下,在汉口江岸铁路工人中做组织、宣传工作。1927年,她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同陆定一结婚;1932年到闽西中央苏区,任卫生材料厂厂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她留在中央苏区。同年底,她被围剿苏区的国民党军队抓住。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宁死不屈,最终牺牲在了花一样的25岁。
走进淮山村朱家湾的义贞小学,通过短短的进校通道,迎面是一座花坛,花坛中洁白的唐义贞烈士半身正面塑像静静矗立。塑像四周,柏树、松树和竹丛围绕拱立,庄严肃穆。唐义贞的面庞端庄秀丽,一双明亮的眼睛似乎正望着迎面而来的人们。我在塑像前久久地伫立,注视着烈士的双眼,那眼睛里透出的是一种温馨,是一种热切的希望。
在义贞学校的唐义贞展室,图文并茂的展板,记叙了唐义贞烈士投身革命、不畏艰险、光辉壮丽的一生。展室也是该校师生进行革命教育的基地。
近10年来,学校凸显“红色教育”特色,教书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秀成绩。
在烈士塑像右侧的一座教学楼上镌刻有这样一行字:继承革命传统,以温馨的文化育人;尊重科学规律,以合适的方法教书。这是义贞小学的办学理念。
周月华,既是全国优秀教师,又是义贞小学教师的优秀代表。她追求并践行着用简单的课堂诠释语文魅力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一起享受课堂,享受语文。“语文是艺术,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欣赏并享受这种艺术。”每教一篇课文,她都会从普通读者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
为了向同学们生动展现课文篇目中一个个人物形象,每一篇课文她都会反复朗读,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制作精美丰富的课件。有些节选入课本的文章,她还会找到原文和作者的其他作品来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拓展知识。这让其他老师不由赞叹:“听周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
周月华影响大了,几个城区的校长上门拜访,想调她去待遇更好的岗位。周月华谢绝了,说:“义贞小学是一片沃土,我要在红军先烈的瞩望下扎根。”
义贞小学校长严金艳,只顾向我们介绍她的老师和学生,却没有说到自己。我从别人口中了解到她的事迹。严金艳从教27年,曾是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后走上教育管理岗位。履职校长以来,她恪尽职守,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创造性地开拓学校发展的新格局。对于教育学生,她的理念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了践行自己的理念,严金艳总是率先垂范,无论多忙,无论是严寒酷暑,总是较早来到学校的几位师长之一。清晨,在唐义贞烈士的热望下,严金艳站在校门口用微笑迎接每个师生的到来,用饱满的精神风貌感染师生。
在义贞小学,这样的教师还有许多。在教师关怀和烈士精神的熏陶下,义贞小学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子。
离开义贞小学时,我向教学楼前的一棵树致敬。这棵树是学校改名时种下的,师生们称为义贞树。如今,义贞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女红军唐义贞的精神已经在义贞小学扎根生长,将世代传扬下去。(刘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