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做好标准化实训“后半篇文章” 推动试点势能转化为工作动能

    今年6月,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事务标准化实训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如何化标于行,将试点工作成效应用到机关事务工作中,如何将“实训红利”体现到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中,常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实训效能转化为着力点,强化标准落地应用,通过加、减、乘、除“四措并举”,切实做好标准化实训“后半篇文章”。

    “加”长效举措,在提升服务质效上聚力。一是完善“制度+标准”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围绕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实效,“五位一体”构建“1+5+11”实训基地全生命周期制度标准体系。二是全面推动标准落地,常态开展岗位服务技术日常培训、校地共建大讲堂服务技能专项培训,借助“常州机关事务”微信公众号和高职院校“云课堂”平台,同步开展线上培训。三是提升标准质量,推进标准升级。注重标准建用融合,提高标准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将成熟内部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根据2023年度江苏省和常州市地方标准立项计划,推动《公共机构绿色办公区管理规范》《跨区域公务用车一体化保障管理规范》等四件省、市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为服务品质内涵提升奠定理论基础。

    “减”表面文章,在聚焦服务精准上用力。一方面,围绕标准体系,组织各社会化服务单位制定详细年度培训方案,突出抓好标准应用,实施靶向培训,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通过专家主讲、现场答疑、小组研讨、模拟演练、结业测试等“沉浸式”强化实训,实现服务标准化点、线、面精准提升。全年已开展标准化实训200余场次、5000余人次,一线员工人均受训3次以上。另一方面,强化标准实施过程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监督。以考核为抓手,强化日考、周考、月考,把标准从口头上真正落实到行为上。通过考核评价监管,破解服务壁垒,完善标准实施、整改、评价、改进的工作闭环。通过开展标准实施情况分析评估,修订服务类标准指标85项,新增服务内部标准5项。

    “乘”四方协同,在扩大服务半径上着力。一是强化市域整体推进。根据各辖市(区)保障需求,加强对安全保卫、机关食堂、会议服务、卫生保洁、设备维护、绿化保养等服务现场指导。组织市行政中心、联勤保障点和辖市(区)服务人员,开展会务服务标准化培训班和厨师轮岗交流活动,受训人员超50人。二是推动联勤点交流互鉴。组织市行政中心设备、会务、智能化等服务技术人员,赴市政务中心、市纪委监委巡察保障中心、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联勤保障点,开展一对一专业指导和交流。组织各服务保障点标准化工作交流会,以现场观摩、座谈交流方式,相互学习标准化工作特色做法及成功经验,推动实现全域标准化。三是坚持立足本地、服务全省、辐射周边,促进标准向外延伸。赴徐州机关事务管理局开展会议服务标准化流程管理、会议音视频操作标准等内容交流研讨,为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提供“常州答案”。

    “除”发展瓶颈,在培养服务人才上发力。一是畅通与标准化专业机构、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学习交流。联合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在全市机关事务系统开展第三期“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和第四期“服务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标准化主题实训,受训人员100余名。二是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组织42名智能化技术人员,赴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参加“新型学徒制”系列培训,全员均取得“智能楼宇管理员”中级职业技能证书。将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谋划,推进专业人才库建设,已收集入库技能人才60余人。三是以赛促培、以赛促练,常态开展业务比拼,技术比武。组织全市机关事务系统服务技能竞赛,全面检验安全保卫、卫生保洁、食堂服务、会议服务、设施设备维护、智能维护、室内外绿植养护等标准化服务水平,为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常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