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更丰满 飞得更稳当
金秋结硕果,处处皆丰景。经过一年的实施,贵州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头雁”培育项目成果丰硕。近日,我省组织评估验收专家组来到浙江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开展评审验收工作。在项目验收会上,两家培育高校分别就学校开展贵州2022年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质询讨论、集中审议等方式,对两家高校的材料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审查,并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专家组在意见反馈中均高度肯定了浙江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头雁”培育工作,并认为两所高校工作扎实、管理规范、档案材料完整齐全、亮点突出、培育效果好,在“头雁”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按照“四个一”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培育工作,各有特色、亮点,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的各项任务。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据了解,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是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于2022年起实施的项目。去年8月起,贵州省结合实际和各高校办学特色,联合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设了贵州“头雁”班,共培育“头雁”733人,其中西北农大330人,浙江大学115人,华南农大288人,浙大举办了一期茶产业班,西北农大和华南农大各举办了三期。回顾过去一年的“头雁”培育工作,参与培育“头雁”项目的高校均充分发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齐全的专业门类优势,利用信息化远程教育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精品课堂,创建特色教育,助力贵州“头雁”们在乡村振兴中飞出“最美姿态”。“为助力‘头雁’飞得更高更远,我们在课程设计和师资安排上,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与教育、农经人才培养等优势,整合学校师资、资源、平台多方力量,坚持以学员需求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就是要达到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效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介绍。凡事预则立。参加培育的“头雁”均是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扎根乡村,服务基层,干得好、有潜力、能带动的典型代表。他们当中有的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市县乡镇人大代表,省市级劳模、最美劳动者、优秀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有的是种养能手、优秀致富带头人,都是贵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中的佼佼者。通过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733位“头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更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返回家乡的产业基地的他们,正在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火热的生产实践当中。“我的目标就是让村子更美,村民更富。”在浙江大学学习后,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毛承秀收获颇丰,准备从科学管理、优化产品、产业融合三方面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带动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头雁”项目始于培训,不止于培训,突出一个“育”字。对于培育结束的“头雁”,高校还坚持“扶上马、送全程”的工作理念,开展跟踪服务,为学员提供长周期指导帮扶。“今年2月份,我们开展了‘头雁’培训再回访活动,就是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能让大家更扎实掌握种植技术。我们一定给大家做坚强的技术后盾通过到现场来进行指导,实地了解情况,实地观察存在的问题,做到精准地为‘头雁’项目服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吕平会说。除了组织导师实地走访把脉问诊。浙江大学还倾力打造了“头雁”圆桌论坛、“头雁”会客厅访谈节目、跨省“头雁”学员沙龙等“头雁”研讨交流三大载体,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今,贵州多维度打造乡村产业人才矩阵,形成了“头雁”领航,“雁阵”齐飞的良好局面。据悉,今年,贵州拟培育“头雁”780人。浙江大学和西北农林大学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成效,进一步做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培育工作,全方位提升培训质量,为贵州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秋风阵阵倍感爽,群雁高飞赴征程!眼下,2023年贵州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项目,正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展开,此次培育主要围绕茶叶、肉牛、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对来自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开展为期一年的分阶段、分类型小班制高端定制化培育。其中,浙江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开班,学员们正在收获的季节里,锐意进取,感受着知识的魅力,汲取着知识的力量。我们相信,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贵州乡村必会出现更多羽翼更丰满、飞得更稳当的“头雁”,带领乡村产业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邓钺洁编辑 向淳二审 梁圣三审 刘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