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进行时丨成都:以科创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成都出台系列实施细则,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校内校外联动、课内课后协同,构建更科学、完善的教育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中小学校在科创教育板块创新实践的优秀案例,对探索在“双减”工作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具有示范意义。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构建“启智融创”课程体系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整体构建“启智融创”课程体系,打造“学科融创少科院”,把“双减”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首创科普学习资料,由中国工程院陈鲸院士领衔、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省宇航科技发展研究会合作首创《少年问天》(12册)科普系列课程学习资料;与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姚进教授带领的博士团队合作开设《创新思维》课程。学校培养科创“四支队伍”,包括高校教授和科研院所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100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家长组成的学术研究团队;本校各学科教师,鼓励跨学科执教科创社团;引进有资质的第三方特色科创训练团队。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银杏校区项目式推进人工智能课程七中育才银杏校区开设“人工智能机器人”选修拓展课程,以项目式学习开展课程。开设课程“全员普及”科学原理。学校整合信息科技课程、机器人编程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背后的科学原理。周末拓展“精品提质”项目学习利用周末拓展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组建4-8人的小组团队,组内学生间互相分工协作,设置宣传组(如队徽设计、海报制作、队伍口号、短视频剪辑等)、工程组(主攻竞技赛的机器人搭建与程序设计)、创新组(负责创意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等),队内之间相互协作、促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彰显航空特色构建“飞天拓展课程”成都市石室联合成飞学校地处成飞航空社区,各类航空科普场馆与专业人才资源丰富,作为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航空”科技教育特色鲜明,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对原有航模校本课程“提档升级”,开设更具时代特色的飞天科技类拓展课程——“航空Steam”“无人机”“模拟飞行驾驶”“纸艺飞机”等共计14门,用航空文化与“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精神激励学生,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有健康身心、有卓越素养、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成都市石笋街中学校课程+社团打造科创教育特色成都市石笋街中学校在“双减”背景下实施社团、竞赛培训等提高性培训的科创教育模式,学校修建科创实验室、创客教室、未来教室等共计4个特色功能室,开设科普阅览室、VR虚拟现实体验区,提供课外科创学习体验基地。学校采用自主开发、校企合作引入校外课程、整合社会科创资源等多元督导,开发“和美科创课程群”,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社团、竞赛培训等时间,分类分级落实课程实施。成都市温江区政通小学校科学课程低段“教师走班”、中高段“学生走班”成都市温江区政通小学校根据学生学龄不同,探索实施“教师走课”和“学生走班”。低段学生“教师走课”,小学一二年级科学老师在课后服务时段轮流在各班进行教学,以趣味性内容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热情,感受科学魅力。三至六年级实行“学生走班”,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在学校专设的社团网站上自主选择所喜欢的社团,并在特定时段走到固定的社团学习班级,参与到相应年段的科学社团学习中。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打造“少年科学院课程”棠湖小学打造“少年科学院课程”,整合“少年科学院”校内外资源,特邀中国商飞公司,在课后服务时段为学生开设“商用飞机科学课程”,邀请中国工程院吴光辉院士、ARJ21飞机总设计师陈勇研究员参加“我与院士面对面”,增强科学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蒲江县复兴小学挖掘乡村科学教育资源复兴小学融合乡村特有科学教育资源,低段年级开展校园动植物观察,中高年级开展“科学+劳动、科学+制作”等STEM课程。依托 “桃李园”劳动基地,修建有机肥发酵池,通过风筝节、过山车、航模制作、电路设计等活动,开展科学+制作特色课程。学校与周边5个社区开展“学校+基地+人才”的资源共享,在农村科技带头人的引领下,通过“课堂进田野”“农田变教科书”把书本知识反应到日常生活。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