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有花开的地方,让艺术绽放在旌阳城乡大地

  

  2023艺术旌阳

  2023艺术旌阳以“‘去有花开的地方’城乡生长计划”为主题,该主题在旌阳区新城乡场景下提出,以艺术疗愈为宗旨,延续了艺术疗愈公益计划“Hope Flower”对美好与希望的追求。“花”象征着欢乐、生命、青春、美丽、灵感和更新,本次艺术节的愿景是在2023年播撒希望之种,引导参与其中的城乡居民和游人观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前往“花开绽放”的美丽城乡,实现自我和他者的情感疗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2023艺术旌阳以“一核两校两翼一线”的模式展开,以文德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联动黄河路小学和庐山路小学,辐射红伏村片区、桂花村和高槐村片区这两翼,贯通龙高路沿线。艺术节包括多元形式,即艺术展览、艺文活动、专家研讨会、高校社团、美育基地,联动业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院校师生、城乡居民、外来游客等共同参与,充分考虑不同地点的特质进行规划设计,在旌阳区域创造一个艺术与社群相互交融的创新演绎场景,坚持文化自信,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用艺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美育活动、高校社团等活动现场

  

  校园艺术共创街区

  9月22日,旌阳区委书记、天府数谷党工委书记、天府旌城党工委书记谢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旌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得立,旌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平,旌阳区政协主席谢坤,德阳天府旌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姜俊,德阳天府数谷党工委副书记、服务中心主任、管委会主任吴健,旌阳区委副书记王健民,以及数十位艺术&美育专家和艺术家们,旌阳区文联、美术教师代表、媒体代表,川渝各高校的120余位学生代表,共同出席开幕式。

  

  2023艺术旌阳开幕&展览现场

  今年,艺术旌阳,特别邀请了19位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化企业家等从艺术和美育两个维度,进一步深化艺术旌阳及旌阳全域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以“主题发言+圆桌讨论”的形式聚焦艺术与美育领域的多重议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究在城市、乡村空间中艺术与美育发展的新观点、新主题、新方式,通过研讨会跨学科、多视角的交流与碰撞,为在地活力的激发与乡村社会、城市文化生活和产业联动的互导献计献策。研讨会中,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深入讨论,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见解和启发。

  

  城乡艺术与美育发展研讨会现场

  黄隽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双聘教授

  “美育需要百姓的多方面参与,要和市民发生更多的关联,通过市场的动力和市场机制让老百姓得到多层次的感受。市场机构也会因为百姓的自愿付费从而更关注百姓的需求,更关注社会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美育产业的财务可持续,使其更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余润德

  国家文旅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央财经大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双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员

  “艺术在这个时代需要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个强化的作用。因为在艺术的强化中,它不仅仅是获得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创造力的精神,还有实现商品的艺术赋能与商品结合产生规律,从而对社会价值产生巨大贡献。所以说艺术在这个时代当中与社会的连接,它只能是越来越持续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发展。”

  景育民

  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民盟天津画院副院长、英国皇家雕塑协会会员

  “艺术创作,特别是公共艺术创作,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学价值,它更强调关系美学。这句话延伸了或者深化了在地化的概念,在艺术创作中要思考区域环境、历史文脉、场域品性、地区风土人情以及民众生活方式的关系。”

  彭玮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青年艺术100联合创始人

  “乡村和城市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其之间的空间资源应是流动且互通的。想要长久的发展,构建整体城市文化的精神区,融合当地特色文化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断地凝练当地居民的精神力量和归属感非常重要。用艺术手段可以实现的就是巩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结,让人们得到身份回归和认同,从而促进不同空间之间的连通和联动,进而推动产业升级。”

  汪莎

  中国美术学院美丽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艺文力创始人

  “美丽中国是一条道路,是一条由行动者构成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曾经行走过梁漱溟、费孝通、陶行知,他们如火光升腾成思想,他们如磐石沉淀为道路,现在这条道路也指引着所有愿意相信与实践的同行者不断向上向前。”

  王晓彤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首师大“美育好课”课程研发项目负责人、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海淀区盟委高教专委会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美术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是提升美术教育的重要引导,所以美育教育应切实落地,从具体的课程或学科入手,根植专业与艺术,做美育好课,建美好乡村,过美好生活。”

  马琳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访问学者

  “社区治理强调居民的参与与自治。“艺术社区”的建设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治意识。建设“艺术社区”需要社区治理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而社区治理则通过引入艺术元素,提升了社区的文化品位和活力。这种相互关系使得“艺术社区”和社区治理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局面。”

  赵琦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

  “可持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居民要有参与权,要能让居民在其中自治自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希望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进行共建运营。”

  梁存收

  高等教育出版社艺术分社社长、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客座教授、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曲艺教育与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

  “在美育教育上,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参与和介入美育课堂,在教材编写上,需要加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高度与重量。”

  邹迎晞

  袈蓝建筑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

  “建筑是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艺术乡建就是如此。通过艺术手段进行乡村振兴与建设,同时达到美育的目的。我始终坚定地认为建筑或者说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时,需要针对所在场域,真正实现人和人之间,城和乡之间的流动。”

  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总策展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兼民宿产业分会会长、文旅研究院院长

  “美学具有不可逆的特征,一旦人们接受了更高级的美学,就不会迁就于平庸的,低俗的,甚至恶俗的。天下之道归于生活,无论是产业还是民生,艺术设计从业者应思考如何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里的美学,这不仅仅指艺术之美,而是要将其切实转化成生活之美。我希望用艺术设计的力量,帮助国家更好,乡村更美,生活更可爱。”

  段鹏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教育学博士

  “好的美育,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节美术课,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把美育资源理解为美丽的自然景色,例如山间溪流、鸟儿鸣叫。但在城市的美术教育中,恰恰是缺乏着这样天然的氛围,乡村美育需要和自然生活、乡村建设甚至是社区发展进行充分的衔接与融入。”

  汪泓溦

  建信人寿财富总监

  “如果要了解乡村,就一定要进行调研,同时对当下政策进行深刻地把握,而不是仅仅为情怀而来。融入非常重要,服务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和在地的、新来的这些消费者融入融合以后,再进行共生和成长。”

  黎建

  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社社长、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首先,孩子们要学会欣赏美,能够看得懂美,其次才能够去分享,最后才是呈现创造。校外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走到前两个环节,看得懂美,也能够分享美,这才是我们进行校外教育的根本。”

  马学东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监、嘉德艺术中心研究部主任

  “作品是否可以与所在城市和地区进行有机结合,需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艺术作品既不要太艺术化脱离实际环境,同时也不要一味地去讨好,或者是照搬传统的元素。怎么把传统和现代通过作品融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孙静

  阳光旅文(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有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但缺乏开发旅游的机会与方式。文化本身很难被触摸到,很难被感知到,它需要一些旅游化或艺术化手段进行呈现,这样才能让文化变得可触摸,可感知,可消费,从而让文化得到延伸。”

  张竞宇

  中图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项目运营总监、中图绘本教育联盟副秘书长

  “在创作或欣赏艺术作品时,如果不局限这个艺术本身,而是与其他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例如做成一个课程或者绘本,那么艺术作品存在的同时,艺术也会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更好的拓展与延续,甚至永远流传下来。”

  庾艳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雕塑家协会会员、“德阳庾氏泥塑”区级非遗传承人

  “四川的孝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都让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得到了很强的幸福感。习主席强调要重视非遗,让很多非遗传承人都看到了希望。我们也曾组织过很多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的活动,尝试以不同方式将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共同把非遗传承下去。”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旌阳项目逐渐成长,出现过发展中的问题,但也凝聚着思考。过去我们更加强调发生什么,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在考虑沉淀了什么,这是一种思考力的体现。感谢研讨会的所有嘉宾,不仅推动着思考力,而且提供着思考的方法论和观念,这是艺术旌阳的一种幸运。不同的看法和立场,在不断的碰撞和讨论过程里面形成一种机制,这是一种向善、向美、向未来、向阳光的方式,这是艺术旌阳的正能量的体现,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建构的一种正向关系。

  这次研讨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城乡融合发展的机会,强调了艺术与美育在这一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这些讨论能够激发更多创新和合作,推动旌阳甚至更多城乡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研讨会部分嘉宾合影

  本次艺术节将持续到10月22日,其中公共艺术展部分和旌阳校园艺术共创街区,将作为长期项目留在旌阳,让艺术之花在这里一直盛开,不断用艺术推动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