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水城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1万人

  记者 陶春燕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聊城市委“三提三敢”要求,展示宣传各部门(单位)今年以来在各自领域的民生实事,不断营造全市各级各部门“真办事 办实事”的舆论氛围。市政府新闻办经过前期调研、会商,征集了30余家部门(单位)50多个民生实事和优秀案例。9月开始,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聚焦民生实事 打造幸福两河明珠城市”系列新闻发布会,充分展示各部门(单位)“解决旧问题,直面新问题”的为民情怀和生动实践,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10月12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吉木介绍了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在突出抓好稳就业、保发放、聚人才等各项民生实事方面重点做的工作。稳住就业“大盘”夯实民生“之本”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印发“一稳三促”、劳务合作社、“青年兴聊”工程等主体文件,加快推动政策落地生效。今年以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5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89人,就业局势实现稳中向好。打造“青年兴聊”品牌。开发建设“青聊有约”一站式服务平台,定期宣传市情市貌、发布最新政策,让青年享受优质便捷高效服务;发布政策信息51项,公布定点服务机构目录24类1453家。在兰州、西安等5市设立青年联络站,与浙江大学签订招才引智协议,初步形成“东西南北中”的引青战略支点。举办“走进聊城 ·乐业水城”招才引智季系列活动40余场,建成青年驿站59处,命名首批青春特色门店76 家,发放青年兴聊专项消费券、健身券、读书券140万元,全力打造青年来聊留聊就业创业兴业的良好生态。扶持政策精准发力。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5亿元,惠及创业主体5261户,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延续实施稳岗扩岗政策,为3600余家参保单位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2000余万元,为300余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6.7万元,为4130名参保职工发放技能提升补贴721.3万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3.79倍、4.03 倍。强化稳岗贷款支持,联合中国银行为45家企业发放贷款1.75 亿元。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大力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累计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4.26万个,组织人员招聘上岗3.45万人。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帮扶,促进困难人员就业1558人。提升劳动者能力素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8615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劳动力5161人次、公益岗安置对象岗前培训31312人次。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布青年就业见习岗位5011个,见习在岗人数821人;完成“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28人。截至2023年9月底,聊城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服务率达到100%。就业服务优质高效。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招聘等系列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31场,组织3449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1.22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5万人次。推进劳务品牌建设,“莘县鲁西嫁接工”年稳定输出瓜菜嫁接务工人员1万人,人均创收6万元以上。启动实施新市民乐业行动,冠县被列为省级“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重点城市。社保“惠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抓好社保精准扩面。截止8月底,全市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548.9万人次,按时足额发放各项社保待遇101.72亿元。做实职业年金,1—9月份征缴职业年金12.83亿元,同比增长95%(去年同期为6.58亿元)。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并顺利完成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任务,惠及退休人员26.67万人,补发养老金2.69亿元,进一步增强了广大退休人员的幸福感、获得感。优化经办服务。大力推进“国家级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采用和制定各类标准219项,46项高频业务平均办理时限缩短了70%,90%以上业务实现了即时办结,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验收,是今年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社会保险类试点项目。推进工伤待遇免申即享、异地联网结算、工伤职工“云鉴定”,全省工伤预防项目启动会在聊召开。深入推进“企业退休一件事”改革,加强内部联动协调,简化群众办事环节,线上一次办好办结率达到100%。打造便民利民社保。加快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今年以来,新签发电子社保卡139.6万张,总量达到343.1万张。着眼便民利民,社保卡合作银行服务网点从91家扩增至246家,让参保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优质高效服务。做好人才“引育留”激活发展“源头活水”落实人才扶持政策,今年认定人才366人,为42名人才发放补贴243万元。集中发布事业单位博士招引计划51个,采取“送岗上门、带编进门”方式组织现场招聘。开展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培训1.0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54.8%。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组织重点技工院校紧密对接民营企业技能人才需求,以“冠名班”“订单班”等方式,联合培养在校生4000余人,为非公有制企业高质量发展定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后备人才。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7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5万人。9月26日—28日,成功举办“两河之约·水韵英才——2023年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邀请院士专家54名(7名院士、47名各领域知名专家)与全市有项目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开展签约合作。截至目前,已连续7年举办“院士专家聊城行”活动,累计邀请450余名高层次专家来聊指导交流、洽谈合作,签约项目232个,达成合作意向、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为打造“两河明珠”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山东阿胶产业现代化发展专家服务基地”成功获批2023年度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仅13家、全省唯一,填补了全市空白。修订出台《聊城市博士后工作管理办法》,新增博士后生活补助、出站留聊补助等激励政策,面向规上企业和博士后平台征集发布119个博士(后)岗位需求,吸引更多人才来聊创业就业。新增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家,指导博士后平台(基地)新引进博士38人,全市在站博士后累计达139人。举办全市第二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选拔10名博士参加全省大赛,获创业组银奖1项,并入围全国博士后大赛,获创新组优胜奖1项、优秀项目8项,获奖数量位居小组第2名。加大技能培育力度。实施人才支撑制造业强市“根基工程”,制定出台15条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开展调查摸底、扩容提质、“人人持证”等“六大行动”。全面推开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新增备案企业94家,备案总数达到539家,非公有制企业占到了90%以上,1.8万余人通过自主评价获得了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办系列技能大赛,创新开展首届制造业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以赛带训、以赛促学,鼓励民营企业职工走技能成才之路。优化职称评审服务。坚持“人才强农、助力乡村振兴”理念,作为全省首批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地市,积极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共有399名农民获评职业农民职称。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并举办“山东聊城—高校人才直通车”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截止到9月底,全市以地市联办、部门联办、县区联办等方式,组织我市单位参加并举办省市两级“人才直通车”等线上线下引才活动39场次,收取简历75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300余人。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