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学生增幅达196%,烟台高新区走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记者 闫丽君10月20日,烟台高新区举办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烟台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更加充分、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有温度的公共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以教育和医疗卫生“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全力打造宜业宜居之城。会上,烟台市教育局高新区分局副局长孙广娟介绍了烟台高新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孙广娟介绍称,烟台高新区辖区有4所高校,1所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学,11处幼儿园。近年来,烟台高新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3年9月,高新区顺利通过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评估认定,10月通过教育部“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平台审核,正在等待教育部实地评估认定;代表烟台市参加“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评估。烟台高新区教育分局在区工委、管委的正确领导下,引领全区教育系统走出了一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高新路径”。政府主导,强基固本走“教育优先发展”之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统筹各项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全面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要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近五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7.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近三年连年攀升。科学优化教育布局。建区以来,先后启用烟台二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益文幼儿园等14处公办学校、幼儿园,学校建设在全市高质量考核中始终位列第一,为高新区打造精致城区示范样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23年全区基础教育学段学生总数超过9800人,近五年学生增幅达196%。不断提升办学条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校舍改造、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绿化升级、照明灯改造等工程,区内中小学校各种功能室齐全,校园硬件全市领先。塑强队伍,提质增效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调优教师队伍。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一直是烟台高新区教育追求的目标。近五年,公开招聘高层次师范生、优秀毕业生519人,调优队伍知识、年龄结构,全区公办中小学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9.6%,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23%。公办幼儿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9%,在编率100%,在全市遥遥领先。全面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深化“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栋梁工程”三大工程建设,创新建立“见习期教师—成熟期教师—品牌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发挥骨干教师、行业领军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一对一”“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区教师队伍30%以上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立项23个烟台市“十四五”教育教学规划研究课题,数量及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突出,“有岭有峰”,充满活力。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新区致力于锻造一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大先生”队伍,积极引进多名省市教育领军人才。现有22名省市级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培养27名区级名师、学科带头人。近五年,全区教师有432人次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或在省市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获奖。2023年山东省第三届“齐鲁幼师之星”,益文幼儿园教师成为烟台市唯一一名进入省前十强的参赛选手。在2023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典型案例征集工作中,烟台高新区4个典型案例入选,数量及质量居全市前三。理念迭代,启智润心走“教育领航发展”之路以“集团化办学”为载体,增强教育优质均衡的“内生力”。启动“核心校+新校”联盟工程,构建“实验中学+杏坛中学”的中学教育集团、“益文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崇文小学”的小学教育集团、“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全区集团化办学率达到100%,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管理共融、师资共育、文化共建、课程共研、发展共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容倍增和区域教育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以“特色办学”为导向,升级教育各美其美的“核心力”。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量身打造“爱的教育”“和美”“容融”“信”“暖”等特色党建品牌和校园文化品牌,形成区域教育品牌与亮点,全区7所中小学获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校等国家级荣誉13项,山东省幼小衔接试点学校等省级荣誉25项,烟台市首个“文艺家进校园”特色学校等市级荣誉171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展现教育改革发展的“硬实力”。深化中小学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全环境立德树人等举措,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县级劳动教育优秀实施方案评定中,全省9个县级市入围,《烟台高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荣获第5名。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全面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各学校建立“课后服务超市”,加强学生体育、艺术兴趣和爱好的培养。区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入选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第一批典型案例。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