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识字越早越好?错!3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总是抱着“贪念”的,总希望孩子能学的最早、最快、最好,但实际上,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天资是固定的,甚至学习能力也受到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所限制。就拿孩子识字这件事来举例吧。
很多家长对孩子识字的期望一半都来自于对比,各种各样的“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时不时的出来挑逗家长们已经足够脆弱敏感的神经,尤其是近些年来以5岁识3000字的“小神童”王恒屹为代表的“神童”群体,促使很多家长同样的投入了孩子早识字的大潮。
孩子识字真的是越早越好吗?
一、3岁之前识字不符合生理规律
首先,从生物角度讲,3岁之前的孩子就不适合进行知识性质的学习,根据对于不同阶段的人脑的扫描显示,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大脑的成熟度只有成年人的25%左右,而在2岁的时候才能达到成人的的75%,而真正的发育成型,和成年人接近,你要等到3.岁之后了。
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是依靠神经突触搭建形成的,而在大脑的成长过程中,大脑的内部结构会不断的增长,变化,神经突触也会经常的断裂重组,其直接结果就是3岁之前的孩子记忆力是极其不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自己3岁之前的记忆往往都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的原因。
所以,如果家长强求孩子在3岁之前识字,那么效率将会极其的低下,家长反复教,孩子反复忘,而3岁之前好不容易学的那点东西,实际上孩子在以后大脑发育成熟之后只要花费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学习下来。
二、3-6岁识字可以调动孩子的主动性
既然识字不能早于3岁,那么是不是越晚越好呢?当然不是。孩子在3岁之后一般对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万事万物正是有初步的好奇心的时候,如果说0-3岁的过程是让孩子这张白纸被制作完成,那么3-6岁就是孩子涂抹自己人生的第一笔。
孩子在3-6岁时,往往对于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有着很大的兴趣,对于学习也没有“厌学”等概念,因此孩子在这时间段认字,可以做到有兴趣、主动学、不遗忘的特点,是学习识字的“黄金时间”。
让孩子更快更好识字的3个方法
既然孩子在3-6岁识字效果很好,那么家长就更应该好好利用这一时间段,我在这里给各位家长推荐3种让孩子更快更好识字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各位家长。
一、给孩子良好的识字环境
孩子识字的主要难点在于学完的字容易遗忘,针对这一点,我建议各位家长最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识字环境,让孩子经常回顾、练习。
举个例子:当你带着孩子在街上走着,忽然孩子看到某处有个字问“妈妈,这是什么字?”,而这正是帮助孩子更好识字的好机会,家长可以马上告诉孩子,这个字念什么,什么意思。比如,孩子问的是“苹”,家长可以先告诉孩子,这个字就是苹果的“苹”字,场景合适的话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个苹果,让孩子将文字和实物对应上,强化加深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对这个字印象更深刻。
二、教孩子识字的小窍门
中国的汉字作为一种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转化来的文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大规模流通的形意对照文字,因此很多文字都有一些记忆的小窍门,比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等。
形象记忆法形象记忆法一般体现在对于传统自然事物进行描述的文字上,比如日、月、山、川等,这些文字都比较基础,而形意结合的学习方式也比较符合孩子的认知特征,因此在孩子刚开始学习识字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归类记忆法除了最基础的文字,我们的很多汉字也是由基础文字组合衍生出来的,自然也有着一定的规律,比如带“月”字旁的“肺”、“肚”、“腹”等文字其本意往往和身体有关,带“金”字旁的“银”、“铜”、“铁”都是金属的意思。
对比记忆法由于语言文字结构不同,英文单个字母无法表意,但绝大多数汉字本身都有一定的意思,而这之中有很多对立的汉字,在孩子记忆的时候就可以相互对比成为一组来记忆,比如好与坏、长与短、白与黑等等。
三、使用优秀的识字工具书
现在很多人对于孩子的教育都迷信“自然”,但文字作为一种人造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自然之道”,遵循科学,使用优秀的识字工具书才是教孩子识字的正确做法。比较常见的识字工具书都是各类卡片,一般大差不差的并没有什么差距,但还有一类识字书,则是将文字系统的归纳,并使用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教给孩子,是目前市面上儿童识字的新宠。
在这里我为大家分享一个我个人觉得非常好的识字帮手《魔法识字书》,该书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画来让孩子们认识汉字。循序渐进地让孩子的阅读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看起来单个枯燥的汉字被组合成鲜活生动的句子,方便孩子理解汉字所蕴含的意义。将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孩子感受汉字的魅力,理解生字词的含义,掌握诗句的精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