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家庭教育的“度”,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束缚孩子的成长?
因为太想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所以什么事情都管着孩子,但是这么做往往并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
插花爱好者也许会有这样的经验:本想把花儿的位置努力调整到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状态,没想到在摆弄过程中掉落了一些花瓣,折损了部分枝叶,反而失了美感。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这样,太过用力的刻意,不但会使养育变成一件苦差事,而且养育不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既然如此,何不放下执念,“佛系”养娃呢?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平日熟练穿针引线的工人比赛给缝衣针穿线,在奖惩机制的刺激下,工人们因过度全神贯注的努力,线反而越不容易穿入。
这种现象被称为 “目的颤抖” 。端一碗水走路,内心不断强调 “一滴水都不能溢出” ,结果水三番四次地溢出。平时成绩不错,考前疯狂复习,到了真上场,反而考砸了。跟陌生人怎么交流都没问题,一见到心仪对象反而犯口吃。
我认识一位妈妈,她是心理学爱好者,非常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她会不厌其烦地阅读育儿书籍和聆听育儿讲座,比大多数父母掌握更多的养育常识。与她交谈时听到的诸如 “爱与自由” “童年决定论” “最终竞争是人格竞争” 等观点不绝于耳。但她每次说着说着就陷入惆怅,因为即便她使出洪荒之力,也无法让孩子免于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她按书上的观点处理孩子的分离焦虑:表明只是短暂分离,高兴地道别,答应尽早接送等等,试图减轻孩子的焦虑。但她离开后却为 “孩子仍然哭个不停” 而焦虑不已,总想着自己哪里没有做到位。
她时常反思:“我怎么做才能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
我问:“为什么要消除这些情绪?”
她说:“6岁前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以后就很难改变了。”
显然,她被一种 “不能出差错” 的信念绑架了。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她如履薄冰,为了 “把孩子养育好” 这个巨大的目的而颤颤巍巍地走着。妄图为孩子清除焦虑的她,变得浑身都是焦虑。
家长会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变的谨小慎微,不敢跟家长多交流,生怕自己哪里做错了,让家长难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在这种高焦虑浓度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有两种防御的结果:
一种是“紧绷疗法”,认同母亲的焦虑人格,极其注重细节,凡事不能出差错,总为自己的焦虑情绪焦虑不已,使自己也变成一个浑身焦虑的人。
另一种是“崩溃疗法”,认同母亲的反面,对待事情漫不经心,把该自己焦虑的事情交给母亲处理,被母亲的焦虑宠着养着,将自己打造成表面看来毫不焦虑的人。
以上两种类型的孩子,恐怕没有父母愿意看到。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除了可能会“用力过猛”和“急功近利”外,还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我周末逛商场,看到卖栗子的小店,想去给女儿买点栗子当零嘴,遇上了一个“崩溃妈妈”。
靠近窗口,我发现售货员大姐正在视频通话吼孩子,我听着大概是因为孩子在家没好好学习。但看大姐气势汹汹的架势,就像孩子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一样。天呐,我这个局外人在旁边听着,替她的孩子感到一阵窒息。我没忍住替孩子申辩了几句:“孩子天天在家上网课压力也很大的。您这么骂他不会有太大效果,反而孩子要浪费不少时间调整情绪,更没法专心学习了。”
很多妈妈从刚怀孕生孩子的时候就各种看书恶补科学养育方法,只恨自己当初为啥不学医。孩子稍微大一点,又各种报课学早教,后悔自己当初怎么没有想到去学教育,当个老师。学龄这个阶段,孩子上学难免遇到些心理困惑,有时候又会自责为啥没早点多学学心理学,考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一旦没能给孩子提供面面俱到的照顾和足够的支持,整个人就很容易生气,其实是生自己的气,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
家长“急功近利”地想让孩子和家庭发展得更好,自己却心理压力很大,这样会对家庭产生哪些影响?
当一个人心理负担太重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有时候,埋怨老公没用,指望不上;有时候,抱怨老人带不好娃,甚至“帮倒忙”;更多时候,会把怨气撒到孩子身上,指责孩子不让人省心。“这个家怎么谁都靠不住,啥都指望我呢!”出现这些情绪之后又开始后悔,整个人就是一个焦虑又自责的矛盾体。
这种矛盾经常在生活中原形毕露。比如,当孩子来问题目,但讲了几遍孩子还不会。既想把孩子教会,自己又工作了一天很累很烦躁时,就会出现:有时候忍得好,耐住性子一遍遍重来;有时候忍不住,讲着讲着就急眼了……
在孩子眼中,这样的妈妈一定很诡异:你到底想不想讲?到底哪个才是你的真面目?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心态呢?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提出“足够好的父母”这一概念,即父母不需要事事追求尽善尽美,不需要不容许自己出错。
时刻自责难受,会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也把身边人搞得神经紧绷。心理学家李雪老师认为:“足够好的父母,是足够诚实的父母,对自己诚实,对孩子诚实。
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的痛苦是妈妈自己的功课,与你无关。这就是足够好的妈妈,是爱和自由的践行者。”
有时候,我们一时失控,暴躁的怒吼,肯定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但只要我们守好边界,明白垃圾情绪是自己的事情,孩子是在替我们承担,我们便能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找到治愈、修复的方式;只要我们足够诚实,孩子也能在与真实的父母的关系中,渐渐明白:失望、痛苦、伤心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至于我呢,我也不是完美父母那一类的。我打算下次孩子再找我问题,而我又很累的时候,允许自己先休息一会儿,把自己从“孩子学不会代表我不行”的执念中解放出来:“我很累,必须得躺会儿了,等妈妈睡醒了,再来回答你的问题。”
同时,我也会好好修炼从“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到“及时发现自己怎么了”的能力,努力陪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