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还是魔鬼?关于小学奥数,这才是父母们都应该知道的知识!
提到奥数,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有人认为,奥数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能更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人则觉得,奥数就是摧毁孩子童年的凶手,是从应试教育这片土壤中生长出来恶之花。
社会上对奥数,特别是小学奥数的看法也趋于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量的主流媒体,以及专家学者们,都激烈反对让小学生进行奥数相关的培训,而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重点学校都把奥数作为一个重要的入学考核标准。
所以,相对许多家长都因此陷入了迷茫之中——小学奥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学奥数?学习奥数到底有没有用处?
今天的这篇文章,我们就尝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希望家长们在看完之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小学奥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升学利器?锻炼思维?骗钱工具?无用的负担?
事实上,如果仅仅考虑奥数本质,它只不过是一件工具,就像语文、英语是语言类工具一样,奥数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工具。
奥数最主要内容就是教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思考,和如何解决,即思维(怎么做)和方法(如何做),这是才是奥数的本质所在。
目前在我国,小学奥数分为两类:竞赛类奥数和普及型奥数。
竞赛类奥数,如“华赛杯”、“希望杯”、“两岸四地”等,题型难度大,变化多,所涉基础知识点一般以人教版或北师大版教材为准;
普及型奥数,如“举一反三”教材等,是对学习普通数学进行思维上的储备,是对普通数学知识点的拓展。
两者所学内容大致相同,但要求的难易深浅不一,后者更注重学生思考方式和解题技巧;前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拓展与变化,对思维的灵活性、逻辑的严谨性有更高的要求。
而小学奥数从二年级开始就有相关的学习内容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方式和要求上各有不同。
二年级奥数的关键点:“放”
就是思维上的放开,天马行空,对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敢想,敢于尝试,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长对这一阶段孩子学习奥数的要求和目的不清楚,经常想当然的以学习普通数学的标准来衡量。例如要求小孩做多少习题,考试能考多少分数等。
其实这一想法是错误的。例如在二年级奥数"移火柴棒"这一专题,重点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果想不出来,可以动手用实物摆一摆,移一移。而学生的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锻炼与培养。
又如“应用题”专题,低年级的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还不到位,所以设置这一专题目的不是教会小孩如何用算式做题,而是通过画图的形式把题画出来,再从图中寻找答案。这种通过画图帮助理解的意识和画图的能力才是这一专题的目的。
所以,二年级学奥数,学什么与做对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意识的培养,其影响要在以后的学习运用才会得到体现。因此,这个阶段的奥数学习还是以兴趣培养和思维拓展为主,成绩并不是关键,只要孩子有兴趣,能学下去就好。
三、四年级奥数:“收”。
在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奥数专题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专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所以需要用专业的思维和方法来规范、引导学生的思考;就知识结构和系统思维训练而言,这一阶段,对奥数的学习最重要。
五、六年级奥数:“用”
把三、四年级奥数所学的专题,结合五、六年级学到的新知识,灵活组合运用。
例如三、四年级中的“假设法”、“对应法”、“画图法”等等,在五六年级中的分数应用题、行程问题、工作问题中运用。同时,在五、六年级以及初一的教材上,会大量出现之前小学奥数里的知识,例如五、六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初一“探索规律”、“可能性”等等,解决思路相同但会加进新学到的知识,如分数、比例、负数、图形等等。
所以,五、六年级奥数与普通数学的知识点结合更紧密,普通教材学什么,奥数就会有相应的章节,是普通数学知识点的延伸。
因此,小学奥数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那种一个小孩可怜兮兮的坐在桌子前无限的刷题,也不是三、四年级开始学习五、六年级的数学知识,五、六年级开始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更不是那些网上流传的各种恶搞的脑筋急转弯。
其实小学奥数是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补充。而在正规的小学奥数课程中,基本都会遵循以小学数学课本的内容为基础的前提。
二、小学奥数与普通数学课程的差异
小学奥数和普通数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目的不同。普通数学侧重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奥数侧重于思维方式方法的培养,这就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上的不同。
普通数学,多为应试保姆式的教学,先讲例题,再练相似习题,直到熟悉为止,注重知识点的掌握,落脚点在“做”;而奥数更侧重于做之前的阶段,即思考的过程。
奥数的教学一般是先想后评再讲最后练(注意:这个“练”已经开始练“变化”了),先做是要让学生有自己想法(不管对错),这样才能跟后面评讲中老师的想法进行对比,最终形成自己的思维,再通过练变化的题类,来锻炼思维上的灵活性。落脚点在“想”。课堂上更多的应该是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引导与疏通。
在这里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做过的题会忘掉,但形成在头脑中的思维和方法却会让人永远受益。因此奥数重视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做题的结果,用学普通数学的方式来学奥数,是很难获得什么进步的。
三、到底要不要学习奥数?
关于奥数的学习,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首先,抛开经济方面的考量。家长判断孩子是否要学习奥数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你的孩子目前的数学成绩如何?是否学有余力?
很多孩子的数学成绩可能只有70、80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主要问题在于很多基础的数学知识都还没有掌握好,学习和听课的习惯也没有培养起来。
而学习奥数的前提是孩子已经掌握了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然后在这个前提下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如果连基础都没掌握,盲目的送孩子去学习奥数只是一种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无意义行为。因为在小学阶段,奥数对数学成绩并没有多少直接促进作用。这时候该做是先把孩子基础知识上的缺漏补起来,而不是去跟风学习奥数。
所以,学习奥数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孩子的数学成绩能稳定在95分以上。
如果孩子达到了这个基本要求,那么我们建议在孩子的学习负担不是过重的前提下,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下奥数的。
先抛开升学方面的考量。大多数重点学校对奥数成绩和奖项看重的原因在于:经过这么多年教学实践和数据统计发现,经过奥数锻炼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高中以后,不论是思维的灵活性,考虑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要优于大部分没有学过奥数的学生。而这个优势并不单体现在数学这一个学科上,而是对所有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明显的正面效果。
否则,在目前以升学率为最重要考量标准的大环境下,如果奥数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没有任何用处,那么这些学校有什么理由把奥数作为筛选的标准?
就像为什么985和211高校出来的毕业生,会比其他二本三本学校的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一样,因为这么多年下来的经验和数据都说明,大多数的重点院校毕业生确实要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能力更强,仅此而已。
不过奥数虽然有用,家长们在让孩子学习奥数时,也不要抱着太过功利的想法。毕竟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天赋驱动型的学科,并不是说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学好的。学习奥数,更重要的还是在学习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能锻炼到自己的思维,是否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只盯着最后的结果。因为学习过程本身为孩子的未来带来的益处,远大于那1、2个所谓的奖项。
请家长们好好思考一下,你让孩子学奥数到底为了什么?是想让他的思维更灵活还是只要求他参加竞赛考个好成绩,或是没态度全听老师的?态度决定言行,言行影响学习过程。这才是家长最应该注意到的事情。
四、最后说一点关于家长辅导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的家长辅导还是必不可少的,一来能理解到孩子的学习进度,二来也能起到监督学习的作用。
家长的辅导视时间和学生的自觉性而定,不可不管,也不可操心太多。
例如,在今天所讲内容中任意挑选一两道题,让孩子简单讲述一下,看他是否真正听懂了老师的讲解,如果不会,找一下原因,以便和老师及时沟通,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督促孩子做作业。
同时家长最好能对对孩子作业的完成的情况以及改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自觉性好的,可适当抽查;如果自律性差点的,那就要盯住了。在孩子做题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予适当帮助,可进行提示性指点,不要“大包大揽”。
第一,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性,自己不爱动脑筋,这样就与学习奥数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第二,由于基础知识的差异,老师讲授的解题方法和家长讲得可能有很大差别。例如一些奥数题目,如果用初中或者高中的数学知识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答案,但是用小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要让孩子用老师传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起到练习提高的目的。
我们最后要说的是:不要把奥数妖魔化,很多时候,那些奥数给我们带来的困扰和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理解偏差造成的。别太功利,放宽思绪,这才是正确面对小学奥数的态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