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可说到我心里去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热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公开表示,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说奥数并不适合大范围学习,只是极少数孩子去学的:
尤其被当中的这句“共振”到了:
“特别不喜欢数学的孩子学习奥数,可能会把学习兴趣搞没;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怪怪的、奇特的技巧。”
一瞬间,特别有种被“看见”、被“理解”的感觉:终于有“专家”去公开承认公开呼吁,奥数对大多数孩子,是“怪怪”的存在啊~
小叶子目前上幼儿园大班,除非她自己喜欢、也想尝试,否则,我没有任何让她未来去学奥数的计划,因为,不适合又不热爱、偏要去拔高的话,真的有可能伤害到孩子对数学的终身兴趣。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啊……
之前写文章,但凡提到数学,我都会直言不讳表达我自己对数学本能的“厌恶”与“惧怕”:
我的高考综合成绩还行,考到了当年全省文科的100多名,但数学成绩就只有不到100分(满分150)……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满满的阴影,早几年梦见还要学,能吓醒那种。
如果我是一个一直对数学不感冒、学不好、也没天赋兴趣的孩子,也就算了,但问题就在于,我竟然一度,是“擅长”数学的:
小学低年级开始学奥数,获过几次市里、区里的奖;
初中是数学课代表、继续学奥数;
高一还是数学课代表,后来越学越差,最终成为最差最不喜欢的科目……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啥?
可能从一开始,我去学奥数,就是个错误吧:
小学二、三年级那会儿,我参加了一次奥数比赛,竟然还得了奖,而且全校当时只有俩孩子获奖,老师们很兴奋,想重点培养,也没太了解清楚我的意愿和真实水平,就把我拎去“拔高”了。
但其实当时的情况是,那年的考试,分为“口算”、“珠算”、“奥数应用题”3个部分,我只是口算和珠算的成绩特别好,综合在一起,勉强拿了三等奖,如果单论奥数部分,就只有20多分(满分100)。
而另外一个孩子,才是真正的“奥数天才”,他应用题直接拿了70多分。
那是一段对我来说充满压力的日子:
老师们给了我们好多特殊“照顾”,“集训”、“补课”时会提供单独的教室、座位,和其他孩子区隔,很多题的讲解也会绕过我们,直接给更难的题和卷子……好像所有人都知道,这俩孩子数学特牛特好……
但我心里紧张、也恐慌极了:
我还记得我面对一堆远超我能力的奥数应用题,什么“和差问题”、“和倍问题”、“鸡兔同笼”问题,我想的不是如何算出来,而是怎么“不露怯”,因为我很怕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失望,我明明很吃力,却不大敢问那些显得“白痴”的问题。
就这样陆陆续续学奥数持续到了初中,我的数学基础成绩还可以,但奥数表现就非常平庸也非常挫败、后来也放弃了。
更糟糕的“后遗症”是,无论我数学考多少分,我对学数学的“感觉”,始终都不是“自信”的,而是稍微难了点,就会唤醒学奥数的那种“吃力”、“恐惧”、“习得性无助”感,加上高考那年出的题好偏门,我考完数学,就特别灰心、再也不想碰的感觉……
时隔这么多年,到现在我当了妈妈、也从事儿童教育,看到这种鸡娃奥数的新闻时,真的恍如隔世:
啥?快30年了,怎么大家还在对这“破玩意儿”趋之若鹜啊?
当然,奥数并不真的是个“破玩意儿”,一定有一些孩子,就像当初和我一起获奖的那个男同学一样,是有天赋、也适合学的,后来这个同学也一路竞赛、保送、留学……
但奥数对大多数的孩子,也是真的“难”、而且有负担的。
尤其当家长不是出于“爱”、而是因为“恐惧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考试加分”、“别人家娃学我家也得学”的心理,强迫孩子去学时,孩子的内驱力和学习热情,都会被伤害。
好的学习,不该是用一个模板去套所有娃,而是要个性化、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要好玩有趣、循序渐进、让孩子有成就感获得感……
还有一点尤其重要:孩子需要知道——我为什么要学。
这种为什么,不是刷题、成绩意义上的,而是更高的、能唤醒人内在动力、热情和好奇的那种why。
我和老公探讨过这个问题,他是工科男,说现在从事的行业,会用到很多复杂的数学知识:
但对于我这种学文科、现在做的事情和数学几乎没啥关系、也完全用不上那些公式、定理的人,就很费解了:为啥不止9年义务教育,高中、大学还得学数学??
和数学“纠缠”了这么多年,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感知到,我可能真误会了数学,我现在的很多“好”的特质里,是有学数学带来的帮助的:
比如我的文字、即兴表达,本来以为自己是“情绪型”的,就是更擅长通过情感表达传递信息,但很多朋友给我反馈,说会同时看到逻辑、条理的部分,当两者兼具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我讲的东西既容易明白、又觉得舒服。
我仔细一想,好像是这样啊,无形中我是在注意着两者的平衡,以便我想传递的信息,能更好地抵达大家。
而不管是学文还是学理,基础学科并不是单一存在或彼此竞争的,它们构成了一个人的整体,这些学科加起来,会让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多元、在解决问题时有更多的“跨界”、“融合学科”的视角。
好像巴菲特40多年的黄金搭档、背后“高人”查理芒格,就无数次提到了“多元思维模型”,对于成功投资、乃至一个人整体生命的帮助,他还尤其强调,数学是思维的基石。
更直观一点,其实数学里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被感知到的“美”,“神奇”:
雅各布线:
玫瑰线:
科赫雪花分形:
毕达哥拉斯树 Pythagoras tree:
莱维C形曲线 Lévy C curve:
还有实物的数学美学世界,比如向日葵:
半边莲:
硅谷著名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吴军,更是直接写了一本《数学之美》,把数学对现代文明、科技的贡献描绘了一番,“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所以数学既不等于奥数,也不是刷题考试,现在的应试教育和数学本来价值意义的脱节,才是咱们该反思的。
好在到了娃这一代,拥有了更多方式去重新认识“数学”,现在好多绘本啊、玩具啊已经设计得很有趣了,也在变相“治愈”我,随手推荐几套:
1、《这不是一本数学书》
这里面设计了30多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能让娃远离死记硬背,通过动手操作,画出奇妙的数学图案和几何图形,在充满艺术感的创作中理解数学原理。
哈哈,数学的世界原来并没有刻板印象中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美感和惊喜。
2、《DK玩出来的百科之数学篇》
游戏化很适合孩子学习,投骰子、爬蛇梯、翻翻看、乘法表拔河赛,看到这些游戏名字是不是挺吸引的?
其实还暗藏了数学运算、分数在等等数学概念在里面!
下面这个融合了图形基础概念的图形大变身,像小月龄时期的翻翻书,动动手就会有新奇的发现:
3、《DK超级数学小玩家》
这套书分别有《玩转测量》、《玩转乘法》两本。
编排得很用心,除了引入孩子熟悉的日常小物品、小动物,还结合提问的方式,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像日常知识一样简单易懂。每个知识点还设计了家长手册引导孩子,可以作为3-7岁的启蒙教材。
4、《我的数学启蒙游戏盒》
融入果农的故事,把加减法设计成桌游,3岁+孩子们可以当游戏一样玩,只要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就能得到水果卡,比比看谁最快把篮子装满水果。
游戏中还有考验孩子决策能力的神秘卡,也可以和其他玩伴协商,互相帮忙达到自己的最优策略,难易程度适合孩子的发展,避免太难带来挫败感。
5、《蒲公英数学图画书》
这套书的英文原版已经出了有半个世纪,由四十多位美国数学专家、儿童教育家和得过凯迪克大奖的著名插画家,从各自最擅长的领域出发共同创作。
由国内五位数学科普、教育专家翻译,读起来更符合国内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内容涵盖了小学各阶段常见的数学概念。
现代数学观、教育观和儿童观,这些听起来宏大的点,纳入到书里那些构建数学思维的游戏中,引导孩子去主动思考、发现,自主得出结论,真正理解、内化数学背后的原理。用数学去理解世界,让数学不再成为噩梦。
6、《这就是数学》
这套书帮我们打破刻板印象,看到数学的创新性、包罗万象,其实它是一门多维度的学科。
三本书的知识结构贴合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适合5-12岁。
特别亲切的漫画解题风格,让数学知识变得更直观:
7、《数学小天才的一年级预备课》
每天七分钟漫画课,看到这个封面就觉得很好玩~
书里面的内容更好玩,画成卡通的数学元素会直接和孩子对话,发散式地引导孩子看到多种解题思路。
由易到难递进,让孩子边玩边提升运算能力,可以说是实力解救文科家长~3岁+可以亲子共读了。
好玩的书暂时说到这,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总之呀,我希望咱不要盲目陷入鸡娃学奥数的洪流里,而是找到适合孩子、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
真正的“高“,不是”拔“出来的,是视野上的,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伤害兴趣为代价,保留这份他们对数学初始的好奇与热爱,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不是吗?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