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最优秀的学生,跳过高考,直接接受最优秀学者的培养

  中国数学的总体是大而不强,而为了改变现状、培养顶级数学家,国内高校做了各种尝试。近日,清华大学发布“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作为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的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非常地重视基础学科的建设,长期关注国内数学的发展。此次计划的发布,意在为中国培养顶尖的数学家。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筛选“好苗子”?又该如何培养?

  筛选“苗子”

  要培养一流数学家,就要招生。那么,“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要招什么样的学生呢?下面一段描述的就是此次计划的招生对象。

  《招生办法》:“崇尚科学、身心健康、成绩优秀、具有突出数学潜质和特长并有志于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全球中学生”是“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招生对象。具体地,面向内地招收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初三、高三学生;面向海外招收十、十一年级学生,特别优秀的九年级、十二年级学生;当年度已被录取的清华本科新生也可申请。

  “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招生办法》显示了四个特点:

  无需高考,直接组织考试;打破地域限制,统一标准、面向全球选拔人才;真正地从娃娃抓起,特别优秀的初三学生即可报名;招生人数少,不足100人。招生的合理性

  说实话:高考制度,对有才华的少数学生来说,是一种摧残和浪费。请考虑一下,高考数学满分的学生多不多?很多!即便是在这些满分的学生中,其水平差距大不大?很大!那这些学生花费那么多的时间,重复机械地训练,其意义何在?不如跳过这个阶段,接受更合适的培养。

  纵观数学知识体系的全体,不难发现: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内容,占比真的很小,难度也不大。而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也不尽相同,总会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所学内容,因此而不必禁锢在按部就班的年级阶段。

  从人数上来说,顶级数学家是一个很小的群体,可能同一时期内,几十人就非常不错了。正因为如此,需要更精准的培养,跳过一刀切的高考、跨过地域限制,从全球范围内,筛选出一小撮学生,是高效地、低成本的做法。

  还有一个最值得说的一点:那就是招考不考偏题、难题、怪题。这才是真正的选择有才华、天赋的科学方法,正确方向。

  如何培养?

  招生后,该如何培养呢?为培养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最优秀的学者应该培养最优秀的学生。顶级的数学家、学者接触的是前沿问题,有着突出的科研能力。他们可以快速地引导学生选定科研方向,强化专业研讨和论文写作,进入学术前沿。学生会看到大师的完整思考过程、科研过程,从而得到科研方法的训练。

  《招生办法》:成立书院,采用“‘3+2’+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培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前3年数理基础课程学习,第4、5年科研训练;博士阶段‘3’,要进行职业科学家学习训练。其中“3+2”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国内中小学阶段,不同水平的数学老师,为完成教学目标,面向水平不一的全班学生,将程式化的方法装到学生脑袋里,而往往忽略了“数学思路、方法”的产生渊源、背景。这就造成一个怪现象:学生往往知道怎么解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解。而“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培养,采用书院式培养、学术大师授课、制定数学史和科学史课程。

  此次计划中,丘成桐十分看重数学史和科学史课程,他认为:数学史可以让学生懂得数学家都做了什么重要工作;以及把握数学学科的发展走势。总之,丘成桐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真正地接触到数学中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这种真正的好问题一定是数学学科发展导向的。

  #丘成桐领军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