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杀了妹妹…”12岁女童承认杀害8岁妹妹,真相毁尽三观:这样为人父母,注定失败
以下文章来源于画啦啦少儿美术 ,作者妈队
画啦啦少儿美术
?免费儿童绘画课 ;?实用幼儿园手工攻略 ;?每天分享艺术启蒙干货,宝妈的育儿神器
作者:妈队
来源:画啦啦少儿美术
ID: hualala61
不知道大家有打过自己的孩子吗?
还记得第一次是为什么吗?
上周末,我去朋友小茵家做客时,她4岁的儿子正在客厅玩皮球,小茵劝说了几次让他进房间玩,可小家伙不听。
结果,一不小心皮球撞倒了茶杯,玻璃渣碎了一地。
小茵赶忙大叫着让孩子别靠近,往后面退,可顽皮的小家根本不听还伸手去碰玻璃渣,娇嫩的手指瞬间被划破,鲜血直流。
看到这里,小茵气得一边大骂孩子,一边猛抽了好几下他的屁股。孩子顿时就哭了,嘴里还叫嚣着“妈妈坏,妈妈讨厌!”
事后孩子被保姆带走包扎伤口,我就安慰小茵,结果她忍不住哭出声来:
“自从前几个月我失手打了他一次,我就好后悔!我知道打孩子不好,可后来每次他不听话时,我总是忍不住就打了他……”
其实,很多父母都深知“打在孩身,痛在娘心”,却还是忍不住打孩子。
究其根本,是因为这种打骂式教育,它具有强大的震慑性,能立马就让孩子停止犯错,省时又省心,哪个父母不喜欢呢?
但你们是否想过,这种方式下,受益的只有父母,最大的受害者,始终是弱小的孩子。
很多时候,打孩子就像家暴一样,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一旦父母沉浸在用体力压制孩子的快感时,就很容易上瘾。
1
长期被打的孩子
智力发育会受阻碍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经长期跟踪扫描两个3岁孩子的大脑图形,观察他们的大脑发育差异。
其中,一个孩子的妈妈温柔善良,遇事会和孩子耐心沟通;
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冷漠自私,不仅经常忽视孩子的需求,心情不好还会虐打孩子。
长期以往,同龄的孩子在不同的妈妈抚养下,大脑发育也大相径庭。
左图是第一位孩子的(被温柔以待),右图是第二位孩子的(常被打骂)
神经学家解释,大脑中的黑色区域越大(如右图),则意味着孩子的大脑容量越少。
父母长期的打骂,会让孩子从潜意识认为,遇事不顺的时候就要用暴力处理,这会导致他们的同理心、共情力发育迟缓。
同时,左右两半脑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
当孩子受责罚时,负责情绪、空间感知等功能的右半脑会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中,势必会影响负责语言、数字运算等功能的左半脑发育,从而抑制孩子正常的智力发展。
久而久之,长期遭受打骂的右边孩子,成年后会更具攻击性,自信心不足,抗压能力更差。
而左边的孩子,则完全相反。他善良,懂得包容,长大后越有机会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长期被打骂的孩子,他们的生理会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从而无法正常发展。
2
被暴力充斥的孩子
心里会产生巨大阴影
知名育儿博主王人平,就曾揭露过打骂会给孩子带来的进一步后果:
一是孩子被打服了,表面变得言听计从、实则胆小怕事、唯唯诺诺;
二是被打习惯了,变得刀枪不入,脾气暴躁,崇尚暴力;
三是学会了讨巧,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人格分裂。
父母打骂孩子,也许就几秒钟、几分钟的事,可留给孩子的心理阴影,却是一辈子的。
在知乎有一个提问:从小动辄挨打被骂的孩子,长大后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吗?
@匿名网友:
9岁那年,父亲让我去小卖铺买酱油,还剩下一点零钱我就买了颗小弹珠玩。
半路上,我一不留神,弹珠飞出去,手一滑酱油瓶就打破了。
回到家,父亲看到了酱油瓶的残渣,二话不说反手就是一巴掌,把我打得顿时鼻血直流。
我始终不敢相信,为了一瓶区区几块钱的酱油,父亲竟能下如此毒手?!
本以为是如山的父亲,此刻却犹如一只发狂的野兽,龇牙咧嘴可怕极了!
从那一天起,我心中的父亲形象轰然倒塌了,我跟他之间也产生了隔阂。
我开始惧怕犯错,每次手里拿着东西时,总会不自觉想起那瓶没拿稳的酱油,以及父亲重重的一巴掌。
就算犯了错,我也不敢再让父亲知道,不管有多委屈、痛苦,我都默默忍受着。因为我怕再次看到他狰狞的面孔,再被歇斯底里地暴打一顿。
本应是最亲近的人,如今却变得如魔鬼般令人胆战心惊……
后来,纵使我长大了,逃离了父亲,但多年来做事畏手畏脚已深入我骨髓,让我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上,都小心翼翼,生怕犯错后被人嫌弃。
很多家长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认为孩子是“不打不成才”。
不可否认,当孩子犯错时打一顿,可以及时阻止事态的恶化,也能让孩子知道犯错而暂时收手。
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了让孩子“长记性”就必须打骂他们,这样的逻辑对吗?难道不畸形吗?
就像上面那位网友,最后父亲确实用暴力养出了,一个不敢反抗的“孝子”,可这样的结局真的好吗?
为人父母,当然有惩戒孩子的权利,但如果过程中无法保持理性,那么打孩子就会变成父母借教育之名,行发泄情绪之实。
3
前不久,看完电影《小委托人》时揪心不已,可当我知道,这部电影竟改编自真实事件时,更是久久无法平静。
它就是轰动一时的“漆谷虐童案”:
2013年8月,在韩国庆北漆谷郡,一名8岁的小女孩腹痛难忍,死在了去往医院的路上。
经医护人员证实,小女孩的死因是“外伤性腹膜炎”,也就是说,她是被人暴打狠踢腹部,活活致死的。
在警察调查的过程中,小女孩12岁的姐姐却出来自首,说是因为与妹妹抢玩具,才动手打死了妹妹。
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哪有如此大的力气能踢死妹妹呢?
随着调查的深入,血淋淋的真相终于浮现出来,凶手其实是孩子们的母亲!
平常只要姐妹俩犯点错,就会遭到母亲一系列惨无人道的对待:除了毒打以外,继母还会逼孩子们吃下沾有排泄物的卫生纸,把她们头硬往装满水的浴缸里压,拍摄裸照……
眼睁睁看着妹妹死去,12岁的姐姐太过恐惧,害怕也会遭到不测,才不得不出来自首。
记得电影中,母亲在法庭上还义正言辞地说:“我只是作为一个母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错误。”
教育孩子,就可以失去理智,将孩子当成情绪的发泄桶吗?
教育孩子,就可以不把他们当人看,下手要多重就有多重吗?
教育孩子的方式千千万,但唯独最不应采用的,就是这样的严惩!
可很不幸,许多父母还是坚信着打骂教育:
因不回家吃饭,母亲在电梯里暴打孩子近一分钟;
因误拿同学的铅笔,被父亲打致双手肿痛,差点致残;
因弄丢妈妈的手机,遭到妈妈一整夜的殴打身亡
……
太多太多的惨剧,都再一次次提醒我们:打孩子根本不是教育,是父母的暴行!
当我们被负面情绪冲昏头脑时,理智早已丧失,是不可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去正视孩子的错误。
稍不注意,就会错把撒气当成了教育,把宣泄当成了惩戒。
到头来,伤的最深,痛的最久不还是只有孩子吗?
4
我想作为家长,所谓的“打骂”也是希望能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别走歪路。
只不过,教育的方式可远不止打骂这一种,还有很多温和的方式,更能事半功倍。
理解孩子,找出问题所在:
比如朋友小茵,当她儿子非得在客厅打皮球时,可以先站在孩子的角度,试着理解他:
“你是不是不想一个人在房间?”
“你是想让我们陪你玩皮球吗?我知道你很喜欢这颗皮球。”
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情绪就会比较缓和,这有利于进一步沟通和教育。
巧用小惩罚来教育孩子:
曾有网友分享道,自己也会惩罚孩子,不过是带有娱乐性的。
比如孩子又随便丢东西,不收拾房间,就罚他们吃一天讨厌的蔬菜或者水果。
或者准备些黄豆、绿豆、红豆混杂在一起,然后让孩子在限定时间里,把同色系的豆子分类好,没做好就不能做他们想做的事。
在起到惩罚的威慑作用的同时,锻炼孩子的纪律性、耐性。
狠下心采用“自然后果法”:
在育儿上,我是一个“狠心”的妈妈。
如果孩子上学赖床不起,催过一次后我就不再催。
他迟到了就会面对老师的责罚和同学异样的目光,这样他会羞愧便不敢再随便迟到。
或者,天气冷孩子却不肯添衣,适当的情况下我会由着他,感冒难受了,他就会尝到苦头了。
不过,“狠心”的前提是孩子所承担的后果并不严重,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郑渊洁在《父与子》里写道:
打骂孩子的爸爸都不是男子汉,是懦夫……孩子是你生的,如果你不满意,就打自己。打孩子算什么?又不是孩子非要让你把他生出来的。
说实话,我不敢保证,以后孩子是否会记得,当初你为了教育而打他们的苦口婆心;
但多年之后,他们一定会记得,当时你抡起拳头,龇牙咧嘴的模样是多么可怕。
你们也不希望,最后的结局变成这样吧?
作者简介:画啦啦少儿美术(ID: hualala61),每天分享艺术启蒙干货,宝妈的育儿神器。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近
期
精
彩
原标题:《“我杀了妹妹…”12岁女童承认杀害8岁妹妹,真相毁尽三观:这样为人父母,注定失败》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