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青春
1919年的“五四”运动,“青年”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获得了身份和认同。
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美术馆遴选出近百件作品,在五层展厅展出“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展”,希望通过梳理新中国以来中国艺术中“青春”的处境与性格,展示20世纪中国青年的整体风貌,从而鼓舞新一代不负青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努力奋斗。
杜国浩 《洁白的屏障》 水彩画 年代不详 150×116cm 中国美术馆藏
胡一川 到前线去 版画 1932 20x27cm 中国美术馆藏
青春’是现代语汇,虽然中国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文人雅士发出对青春时光的慨叹,但始终没有形成一股潮流,指代一群人、一种文化观念或一种类型的艺术创作。
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青春’才伴随着‘青年’的崛起,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一股清泉。时至今日,‘青春’——青年时代的美好时光,已然成为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类型和题材。
然而,不同时代的‘青春’有着不同的表象和性格,‘青春’与生俱来的特质——活力、敏感与阵痛也都与时代的经络紧紧相连,既在时代的岁月中洗炼,也在时代的记忆中璀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
黄胄 《洪荒风雪》 中国画 1953 73x117cm 中国美术馆藏
潘世勋 《我们走在大路上》 油画 1964 120x225cm 中国美术馆藏
100年前的1919年5月4日,中国的青年们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大旗走上历史的舞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开拓者。
面对民族的忧患、人民的困苦,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抱着坚定的革命信仰,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的“十字街头”。
唐一禾 《七七的号角》 油画 1941 33.3x61.2cm 中国美术馆藏
新中国成立后,青年们又以洋溢的革命热情与理想主义精神投入到建设新生活的事业中去,展现着一个民族在改天换地后对美好幸福的热切渴望。
他们意气风发,为集体全身心地奉献,以此作为人生的价值。这一时期的青春,充满理想化的诗意。青年们意志坚定,不惧艰险,意气风发,有着无穷的斗志,乐观而忘我。
王麦秆 《放回来的爸爸》 版画 1948 34x42cm 中国美术馆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青年们的文化观念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矛盾碰撞中呈现复杂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新科技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青一代迅速掌握了新兴媒体平台上的话语权,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生力军。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春”题材的美术作品开始走向更为宽广的表现空间。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在内容上则几乎涉猎到了社会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温葆 《四个姑娘》 油画 1962 116x204cm 中国美术馆藏
“100年来,青年们的奋斗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世纪树立了感人的形象。青春的表象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不变的是乐观向上的进取心。”吴为山说。
徐启雄 《决战之前》 绢本设色 1984 104.5×81cm 中国美术馆藏
据“青春万岁——中国美术馆藏经典作品展”执行策展人张丹宁介绍,“青春万岁”的主题取自当代知名文学家王蒙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对青春力量的歌颂也是本次展览的基调。
此次展览分三个部分,其中“青春的信仰”是五四精神的体现,展示了青年人所追求的爱国、民主、进步和科学;“激昂的青春”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建设者们不畏艰辛、乐观忘我的情怀;“多姿的青春”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青春的多姿多彩。
张法根 《希望》 油画 1979 135×177.5cm 中国美术馆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