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量很大!北京、广州最新通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智
一起来关注下北京、广州的疫情最新情况。
北京新增感染者2126例
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191例
11月29日,北京召开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最新情况。发布会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11月29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2126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1935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91例。
朝阳区771例,通州区245例,丰台区167例,大兴区165例,昌平区、顺义区各155例,海淀区118例,东城区107例,西城区56例,房山区46例,石景山区、经开区各38例,密云区29例,怀柔区13例,延庆区11例,平谷区8例,门头沟区4例;重型1例、普通型25例、轻型763例、无症状感染者1337例。
近日多起聚集性疫情涉及城乡结合部等
刘晓峰介绍,近日多起聚集性疫情涉及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平房区等重点防控区域,要加强重点区域防疫管理和服务保障,建立行业、人员台账,做好风险人员排查,引导人员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减少不必要外出,不聚集、不串门、不扎堆,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做好居室环境清洁和通风,使用公共卫生间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及时做好手卫生。
刘晓峰介绍,新增病例中,风险区筛查病例占比上升,各区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结合实际,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经流调科学研判后,及时动态调整,做到“快封快解”;高风险区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掌握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底数后,按要求做好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居民如抗原自测阳性或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请立即向社区报告,减少家庭传播风险,配合落实核酸检测、转运等管控措施,转运中服从安排,规范佩戴N95医用防护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北京: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统筹
分区分级分类开展防控工作
发布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要坚持科学精准、高效统筹,分区分级分类开展防控工作。根据各区疫情不同走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防控措施并动态调整优化,细化到岗率等各项要求,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要坚持以快制快,快速查找和管控风险源、风险点。
加强核酸检测工作,科学合理布局设置采样点,加强人员组织和质量监测控制,简化优化流程、提升检测质效,确保快检快出、结果准确,同时方便市民群众就近检测。流调工作要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当前要聚焦疫情趋势、病毒传播途径加强分析研判,对已有措施效果及时梳理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
风险区域划定要科学精准
减少疫情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
徐和建表示,流调工作要进一步提速提质提效,当前要聚焦疫情趋势、病毒传播途径加强分析研判,对已有措施效果及时梳理评估,进一步查缺补漏。
徐和建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不走样。风险区域划定要科学精准,管理手段要规范合理,群众工作要耐心细致,尽量减少疫情给市民群众带来的不便。集中隔离是阻断病毒传播、防止家庭内聚集性感染的有效手段,要提升集中隔离点和方舱医院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配强工作力量,把大家生活照顾得更加周到细致,让大家住得安心暖心。
朝阳:近两日陆续解封高风险区域363个
朝阳区副区长孟锐介绍,11月29日0时至15时,朝阳区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771例,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55例,隔离观察人员716例。涉及的主要风险点位将通过北京朝阳官方平台和媒体及时发布。
朝阳区继续推动流调排查、风险管控提速提效,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疫情处置,统筹资源力量,快速落实核酸检测、流动排查、风险划分、隔离转运等各项防控措施。对涉疫风险点位和人员滚动排查、迅速落位,严格落实快管、快查、快解,对超过24小时的临时管控区予以解除,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
今日新划定的高风险区域和风险点位将通过北京朝阳官方平台和媒体进行发布,请市民朋友们密切关注。同时,朝阳区及时解封符合条件的高风险区,近两日陆续解封高风险区域363个。
北京朝阳在快递小哥集中区域
建立首批有家驿站
朝阳区继续细心细致加强服务保障,区域内保供场所做到应开尽开,涉疫保供场所坚持快封快解,按要求在72小时内尽快恢复,目前全区市场供应充足;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好“白名单”制度,保障运力,明确“白名单”人员凭微信小程序上的电子版“北京市保供人员通行证”可在全区通行配送,截至28日,该区在册白名单人员1.9万人。针对部分快递外卖小哥因小区封闭管理回不去家的问题,该区联合北京链家党委,在望京、劲松、双井、香河园等快递外卖小哥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首批“有家驿站”,提供住处。
同时,朝阳区继续增派力量,加强隔离场所饮食、医疗防护等服务保障;加大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帮助力度,保障看病就医等基本民生服务。本轮疫情以来,累计排查风险区孕产妇、新生儿、透析患者等重点人员70983名,提供远程诊疗、入户诊疗、外出转诊、代开药等医疗服务14637人次。此外,该区继续强化社会面防控,抓实抓细社区(村)防控管理,优化社区防控措施,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强化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防疫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服务保障,加强公厕等公共场所防疫管理,加大清洁消杀频次,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
北京通州综合医院设置缓冲病房
发布会上,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苏国斌通报通州区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量足价稳。围绕人、货、车、场、仓、店六个维度综合施策,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确保市场运行平稳有序。跟踪督促指导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连锁超市和电商平台等骨干保供企业,加大货源的组织,备足存量。用好保供车辆白名单工作机制,确保末端配送运力。搭建本地农产品对接平台,加大企业直采力度,向各农贸市场、社区零售网点推送网上下单小程序,拓宽采购渠道,进一步丰富供给。做好区内大型生活必需品储备仓库及重点骨干企业的服务保障,稳住物资供应的压舱石。目前,全区各大型农贸市场、商超及门店运行有序,商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二是强化医疗服务保障。用好“互联网+医疗”模式,依托医院联动保障机制,综合医院设置缓冲病房,为相关风险人员提供急重症急诊和连续医疗服务。组建区级医疗救治专家队伍,设置阳性人员转运到市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医疗服务中转站,将诊疗服务前移。坚持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并联“双线作战”,合理调配人员,保障社会面日常诊疗和急重症救治医疗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两手抓、两不误。
三是关心关爱及时救助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当前,天气日渐转冷,今日更是迎来大幅度降温,在做好日常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救助,防止出现次生伤害。加强对隔离点和方仓医院日常巡查检查,确保物资保证和防寒保暖工作落实到位,对于隔离人员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及时回应解决。积极发挥救助站职能,全区累计开展日常巡查60次,累计救助精神障碍、传染病人、危重病人等各类流浪乞讨人员162人,协调亲属或属地接领39人,为32人提供返乡乘车跨省护送及送站服务。
四是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在做好物资保障,提供足够御寒场所和用品的同时,研究制定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关心关爱的“八个一”工作举措,即:建立一个轮班倒休机制,打造一支应急支援力量,补充一批技防设备,开展一次慰问活动,组织一次线上经验分享交流会,安排一次心理疏导,免费开展一次健康体检,帮助实现一个“微心愿”,通过多措并举,送温暖送关爱,积极保障一线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推动一线防控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北京:急诊、透析室等非必要不封管控
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新闻组负责人,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王小娥介绍,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患者需求,精准研判风险,科学统筹资源,按照“分类处置、重症优先”“绿色通道、个性安排”“缓冲隔离、加强防护”的思路,以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优化的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诊疗秩序的影响,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是强化重点人群救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重点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孕产妇、儿童、肿瘤放化疗以及急救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治服务,不得以无核酸检测结果等原因推诿、拒诊或延误;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合理设置缓冲区,为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但需要紧急救治或入院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服务。
二是保持医疗服务连续性。全市统筹安排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妇产科、透析室、儿科、肿瘤科、精神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的停复诊,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停诊,无特殊情况做到科室人员不抽调、不停诊;建立应急机制,如重点科室被封管控,使用备用诊疗区域开展相应医疗服务,确保能力不减、服务不断。
三是加强专业力量储备。统筹医疗资源,拓展发热门诊和急诊空间,加强人员、设备配备,强化儿科、妇产科等专业力量支持,建立顺畅转会诊机制,对于可能出现的门诊减量或关停服务后急诊患者增加、院感导致减员等情况,制定工作预案,加强院内统筹,做好人员储备,提升发热门诊和急诊服务承载力,全力保障急诊患者和需要连续性医疗服务患者就诊需求。
四是坚持非必要不封管控。对于涉及医疗机构的疫情,综合研判风险,科学精准采取防控措施,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产科和新生儿病房非必要不封管控。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医院封管控时限,努力做到“快封、快筛、快消、快解”,尽快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对于因涉疫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的医务人员,优先安排互联网+医疗工作,尽可能发挥医务人员服务能力。
五是做好就医患者引导。对于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采取互联网+医疗服务进行线上开药、在线结算、药品配送等措施;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做好与患者的解释沟通,结合疫情形势和患者病情合理确定手术时间;对于血液透析、孕产妇、肿瘤放化疗等需要定期就医的重点人员,做好登记建册,做到落位建账,保障特殊情况下医疗服务不中断。医疗机构或科室如停诊,主动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告知已挂号或预约检查、住院的患者停诊信息和改约、退费方式,做好解释沟通,争取患者的理解。
下一步,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加大资源储备,加强人员统筹,优化服务措施,最大限度统筹疫情防控与基本医疗服务,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北京市卫健委:不得以没有核酸结果等原因
推诿、拒诊或延误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新闻发言人王小娥介绍,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制度,重点做好血液透析患者、孕产妇、儿童肿瘤放化疗以及急救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救治服务,不得以没有核酸检测结果等原因推诿、拒诊或延误。
北京朝阳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实行免检
发布会上,朝阳区副区长孟锐介绍,目前,核酸检测仍是尽早发现感染者,及早隔离传染源、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途径。朝阳区将结合区域疫情发展形势,在科学评估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服务。
一是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群体实行免检,推行“愿检尽检”,长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网课学生、婴幼儿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每日核酸检测。如果没有社会面活动,同时周围又没有感染者和密接者,他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并不高。有针对性地免检是对这部分人群更好的保护,也有利于集中精力用于真正风险人群的筛查。有针对性地免除部分低风险人群参与每日核酸检测要求,是降低疫情防控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落实中央精准防控的要求,不仅可以减少传播风险,也能有效节约资源。当然,任何措施都还有待观察,需要根据后续实施效果动态完善,我们会继续加强科学研判,提升免检人员精准性,动态调整相关措施,实现更好的精准防控。
二是继续动态优化核酸检测点位布局,按照低风险区防控要求,就近就便设置核酸检测点位,推动检测点位进社区、进商务楼宇周边,方便居民就近检测,减少人员流动、交叉。
三是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质效,优化核酸检测“采、送、检、报、核”流程,实现随采随送,快检快报;继续增派采样力量,加大力量储备,组建区级应急采样队,集中力量提升重点涉疫街乡核酸检测质效;同时加强检测机构质控,派卫生监督人员进驻检测机构,督促快检快报。
四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小区检测点位尽量设置在避风区域,为采样工作人员配备暖水壶、暖宝宝等防寒物品。同时分时、分段有序组织,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今日大风寒潮来袭,请市民朋友参加核酸检测时,注意防寒保暖。也提醒大家核酸检测时注意佩戴N95口罩,前后保持安全距离,不交谈,检测后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做好手卫生。
北京已经启用方舱医院23家
床位使用率为79.7%
王小娥介绍,前本市本轮疫情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其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传播速度更快,极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短时间内引起感染者病例的激增。为尽最大努力服务保障好新冠感染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要求,我们将大部分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目的是避免传播风险,保障市民安全,在确保感染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感染者的家人和友邻安全,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孕产妇等抵抗力较弱人群,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截至11月29日6时,全市现已启用方舱医院共23家,共计收治床位23892张,在院人数19032人,床位使用率79.7%。
北京方舱医院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方舱医院管理规范标准。一是坚持“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大型场馆,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改造和准备,结合疫情形势适时转化为方舱医院使用。二是做好方舱医院硬件、物资和人员储备,保证水、电、厕所、淋浴、通风等基础硬件条件,配置床位单元、医用物资和必要医疗设备,并联通医疗信息系统。同时,加强了医护力量培训和储备,所有启用的方舱医院严格按照床护比和医护比配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三是强化政府主导,建立指定医院托管方舱医院的管理模式,每家方舱医院院长由托管医院院长担任,建立了综合协调、医疗护理、信息联络、感染控制、医护团队、医疗专家和感染防控专家等工作组,涵盖呼吸、感染、重症、急诊、中医、检验、放射、药剂等专业人员,保障感染者医疗救治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流程、改进服务、提高效率,持续做好方舱医院的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方舱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全力保障感染者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安全。
已储备1000辆保障车辆
服务封控区内的市民提供非紧急就医
发布会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交通安全组新闻组负责人,市交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交通安全组组织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新月公司等行业企业已储备1000辆保障车辆,组建了市民就医出行保障车队,为封控区内的市民提供7×24小时非紧急就医出行服务。有需求的市民可联系所在社区(村)的工作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市民代叫车,保障车队的车辆和驾驶员落实二级防护要求,实行“点对点”保障,中途不可以经停其它地方,市民乘车就医出行时,也应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对于乘车费用,各企业都给予了不同程度的优惠。容军说,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和实际需求,将及时优化调整运力。
冬季做核酸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近期做核酸的人员增多,冬季做核酸应该注意些什么?
对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奥密克戎感染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较多,临床表现不特异,通过症状和体征诊断新冠肺炎的难度较大,而核酸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都比较高,是新冠病毒诊断的金标准,也是尽早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条的重要手段。近日天气降温,广大市民朋友外出做核酸比较辛苦,在此做以下几点提示:
一是做好防寒保暖。冬季室外气温较低,市民朋友们出门前可提前了解室外温度,多穿一些衣服,避免受凉。如果在单位或家附近做核酸,可提前了解核酸检测点排队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避开排队高峰前往。
二是全程做好防护。要规范佩戴口罩,儿童、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员建议佩戴N95口罩;排队时要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要一字型排队,不要回字形排队;在扫码、登记时,不要触碰核酸检测台,不要把手机、身份证放在台面上;前面的人员完成采样后不要立刻上前,等前一个人采样结束离开且医务人员完成手消后、拿出新棉签后再上前,仅在采样时短时间摘下口罩,屏住呼吸,采样结束后戴好口罩立刻离开;回家后马上在流动水下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干净手部。
三是服从现场管理。核酸检测点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所,要做好组织和管理工作,维持好秩序。市民朋友们要服从现场安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特别是社区、村或单位组织的核酸检测,同事、邻居比较多,不要扎堆,不要抽烟,不要聚集聊天,减少传播风险。
广州市新增感染者7279例
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定于11月29日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月28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7279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98例,其余均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6993例、轻型和普通型286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28日,全市当日出院(舱)5428例,本轮疫情累计出院(舱)32669例。
海珠区28日新增6932例,新发个案集中在大塘、康鹭龙潭、以及金紫里片区。南洲街、江海街疫情仍在发展,城中村区域和住宅小区疫情风险均在上升。新港街、瑞宝街每日新增个案较多,散发疫情和聚集性疫情增加。
天河区疫情发展速度快,社会面传播风险持续加大。重点集中在员村、长兴、棠下、珠吉4个街道,员村及长兴聚集性疫情持续发展,感染人数快速增多,疫情呈现区域内局部聚集暴发态势;珠吉及棠下疫情,涉疫面广且分散,区域人员密集、社区传播风险高,已波及周边街道;元岗街也出现多个混管检测异常,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番禺区疫情重点集中在洛浦、大石、钟村、化龙、沙湾5个镇街,聚集性疫情持续发展,病例数快速增长,并向周边扩散。目前总体呈局部聚集与点状散发交织态势,疫情防控面临本土和输入双重压力,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白云、越秀、黄埔社会面个案较前期有所增加,需持续警惕社区传播和外地输入风险。荔湾、花都、南沙、增城、从化疫情相对平稳,呈小幅波动状态。
近两日,广州市单日新增阳性个案仍处于高位,社会面新增感染者近百例,分布范围较广,从原来以海珠区社会面为主的局面,发展为海珠、天河、番禺多区多点聚集。
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近日多个区结合辖区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动态调整强化社会面防控措施、核酸检测策略等,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主要包括:倡导居家办公,或实行弹性工作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严格控制举办各类大型活动;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广大市民朋友从自身做起,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在实处。
广州海珠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琶洲企业总体复工率达51%
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张永良说,11月27日通告发布以来,海珠区社会面运行总体有序。西部非管控区、中部管控区人员流动持续减少,扩大范围后的东部非管控区域,公交、地铁各站点已恢复对外服务,主干道交通畅顺,猎德大桥、华南大桥已恢复通行。各企业、楼宇陆续有序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我们落实分区、分类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方面,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对于重点片区,我们持续加大转运力度,增设3个中转点,临时安置初筛阳性人员,降低社区内交叉感染风险。各片区结合网格地理位置及人员分布特点,优化风险人员转运路线,分多条线路开展转运。我们优化资源调配,对社会面病例优先预警、流调和现场处置。同时,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把握车辆到达时间,做到车等人、少停留,目前已累计转运风险人员13.4万人次。
另一方面,有序推进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积极推动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等东部非管控区域复工复产,指导企业、园区、楼宇做好办公场地消杀、交通接驳和员工健康管理。目前,琶洲已投入使用的28栋重点楼宇中,企业总体复工率达51%,重点企业复工人数超2000人。我们加大管控区域内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指引,建立区内10个行业主管部门、18条街道复工复产联动机制,组织开展线上政策宣讲,通过热线电话、线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提供政策解读、申报流程咨询、资料准备指引等服务500余次。目前,9家制造业企业已明确提出复工复产申请,纳入“白名单”员工超过700人。
编辑:乔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