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追求创造完美的“原生家庭”,不如以它为镜,唤醒孩子的新生

  文|睿评(晨读六点半主理人)

  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这些年,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掀起了诸多对家庭教育理念的争论。

  在这场争论中,一个“新概念”也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原生家庭。

  当“原生家庭”成为热词之后,一系列影视剧也开始将焦点集中到了这个概念上。

  从《安家》到《小欢喜》,从《完美关系》到《都挺好》,从《狗十三》到《欢乐颂》…

  几乎所有以原生家庭为题材的影视剧,一经播出都会引起不少观众的强烈共鸣。

  很多人都说,从剧中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找到了如今困扰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

  说实话,其实原来我并不太了解“原生家庭”的具体概念。

  如果是过去,我可能对这类热词并不会太敏感。但是为人父后,有关家庭教育的新词汇、新理念却总是能刺激到我的神经。

  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该如何为他创造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

  在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后,发现其实有关“原生家庭”专业角度的解析并不多。更多的,反而是网友们把“艺术带回现实”,分享着自己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痛苦经历。

  坦白地说,虽然我从没有把自己的迷茫和困扰归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在看到了如此多的负面情绪后,自认为理性的我,也确实陷入到了一种家庭教育的迷茫之中。

  我创造的原生家庭,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20年后在网络上吐槽,甚至痛斥?

  显然,在“望子成龙”心切的急切心理下,我也被家庭教育的焦虑所裹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和焦虑之中。

  01我们的困扰,未必要归因于“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概念,其实并不复杂。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指的是“未婚子女和他们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

  但是有关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和论述,可以一直追溯到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School)的代表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研究表明:成年人人格方面的缺陷,通常来自于童年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从因果关系来看,孩子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可以来自于各个方面。

  它可能来自于家庭,可能来自于学校,可能来自于社会,也可能来自于其他任何他能接触到的因素。

  但是能造成持久、深远影响的“不愉快经历”,绝大部分可能都来自于家庭。

  因为相比于其他因素的来说,家庭的特殊之处在于:权威性强、持续性强、灵活性强。

  权威性

  所谓权威性强,指的是父母是孩子心中最能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人。对于低龄儿童来说,父母两个人可能就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从信赖到依赖,这种特殊的心灵寄托,让父母的说教在孩子的心中分量十足。所以他们总是能快速、高效地遵从父母给予的指导和教育。

  持续性父子或母子的情感,可能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情感纽带,它不会被家庭的变故、父母的关系而改变。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孩子一天天在长大,看起来也更有主见,但是基于权威性和情感纽带的家庭教育,仍然对他们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他们完全适应了脱离父母之后的生活,才会逐渐改变。

  灵活性虽然相互相信赖、情感稳固,但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家庭教育,我们的教育方式、理念和态度都可能经常发生改变。

  由于父母的权威性,所以即便是较大的变化,也能得到相对高效和充分的落实。

  如此看来,家庭教育因其特殊性,让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格缺陷,可能大多数都来自于家庭的影响,或者说是父母的影响。

  但是客观地说,家庭教育并不能代表全部。

  尤其是在学生时代的学校教育,以及与玩伴的情感开始逐渐紧密之后,来自于家庭外部的影响可能会逐步占据上风。

  从个人经历上来说,比如激发学习的斗志、塑造坚韧的品质这些方面,外部因素的刺激作用甚至要远高于父母的教导。

  这一点,德国新弗洛伊德主义代表,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也做出过相关的论述。

  卡伦·霍妮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化和文化的因素会对人格产生强烈的影响。当孩子成长的内在诱因受到了外界因素的阻碍时,就有可能出现偏离理性的、扭曲的思想和行为。

  虽然这只是针对负面影响做出的论述,但是如果套用到正面的影响来说的话,也同样适用。

  所以这种观点还可以解释为:外部因素对孩子人格的影响同样意义深远。

  如此看来,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深远,但并非是孩子成长历程上的全部,更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影响。

  那么将自己成年后的所有困扰,都归因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显然有失偏颇。

  02制造完美,不如正视缺憾

  原生家庭由父母创造,其层次高低与父母的自身水平和物质条件相关。

  当我们由于担心自己的原生家庭给孩子的未来造成伤害时,大多数人的做法都是努力提高自己,创造完美的原生家庭。

  这没有错,而且应该说是负责任的态度。毕竟,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但是这种努力,经常会被焦虑所困扰。

  尤其是在经历了短暂的,甚至是不可控的失败之后,经常会陷入到一种逃避错误,以及“刻意追求完美”的偏激之中。

  客观地说,人都有缺点。

  而你的每个缺点,理论上都可能让你创造出的原生家庭出现巨大的不足。

  真正完美的原生家庭,由于父母的不完美而只存在于理想之中。

  所以与其刻意地追求完美,更应该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去正视我们的不完美。

  说起来可能很容易,但是想要做到却很难。

  这并不是说我们自己不具备自行调节心态的能力,而是外部的干扰因素足够强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

  美国心理治疗家默里 · 鲍恩 ( Murray Bowen ) 早在80年前就提出过一个叫“家庭系统理论”的概念。

  其理论的论述,与我们今天说的“原生家庭”其实十分类似。

  在他的理论中,人格的缺陷几乎全部来自于家庭的因素。而且这种缺陷不可逆转,不可改变,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世代相传。

  光听这套理论的话,你就说你焦虑不焦虑?

  那么焦虑了之后,第一反应就一定是寻求解决办法。

  但是这就恰好呼应了一些教育机构“我给你焦虑,然后我这里有药”的套路。

  这并不是恶意诋毁。

  因为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显然可以认识到,父母的作用在低龄孩子的教育上起到主导地位。

  如果父母自己都无法对孩子的缺陷做出正面的引导,那么光凭一套没有经过理论的验证,甚至没有真实实例支撑的说辞,又能改变什么呢?

  没有人能在完全“无害”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且“完全无害”的环境,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害”。

  无论你是否焦虑,它都客观存在,不因你的意志而转移。

  所以,与其逃避和盲目地查缺补漏,不如正视原生家庭,找到原生家庭的优势,继续发扬下去;找到原生家庭的不足,时刻警示着孩子。

  如果说你分析得足够客观,足够科学,但依然无法改变那些不足的话,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自从走出校门后,自己已经丢掉学习的习惯了多久了?

  即便是我们不去专门为了培养孩子而去读那些家庭教育的书籍,你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决定了你的言行举止和言传身教。

  这本身就是一种深层次的家庭教育。

  如果我们一味地模仿他人,或者纠结于无法改变的不足时,也许这种“缺陷”,才是原生家庭真正的“限制”。

  03真正能“保护”孩子的,是他们自己

  作为家长,自我提升是必修课。

  但是同时也不得不正视我们无法解决一切问题,无法永远“保护”孩子的现实。

  那么这个时候,激发他们对原生家庭的“自我保护”能力则就显得尤为关键。

  孩子抵御困境、悲伤、威胁或其他严重负面情感带来的侵害,或者说对困难经历的自我修复和反弹能力,是他们直面原生家庭缺憾的最大动力。

  在心理学中,这是心理资本的四要素之一:复原力(Resiliency)。

  复原力在具体的情感表现上,主要体现为三个重要的特征:

  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坦然接受并战胜既成事实的能力;受挫时的自我治愈能力;

  那么针对这些特征,我们显然可以发现,提高孩子的自我掌控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自我掌控感和父母的规范和指导,看上去是天然的对立矛盾体。

  但是我们必须知道,如果在非伦理和危险性问题上长期为他们划定条条框框的话,他们的自主发挥空间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往往会让他们变得习惯于被他人掌控,心理调节机制失去灵敏度。

  也就是依赖于他人的指导,哪怕他对他人指导的结果一无所知。

  所以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客观地认清自己发出的指令,究竟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核心诉求,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支配欲。

  教育并不是一板一眼,一人说、一人听那种固定的形式,家庭教育的属性更多的是一种交流。

  既然是交流,首先就必须具备地位平等、视野相近的特点。

  如果我们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话,也许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道理,在他们看来都像是天书一般。

  不仅记不住,更用不好。

  我们赋予孩子平等交流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向他们妥协,更不意味着溺爱。

  引导教育的本质,事实上只是当他们无法做出决策时候,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选项”。

  04写在最后

  虽然我认为自己的原生家庭算的上优秀,但也不否认一些人被原生家庭深深地伤害过。

  但是,当我们在网络上吐槽自己的原生家庭时,有没有想过这种情绪的发泄,意味着将自己束缚在过去的阴影中呢?

  如果一味地被过去“奴役”,尽情地发泄着自己对多年前的不满,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眼下现实的妥协,和对过往的逃避呢。

  每一对父母的能力都有高有低,每一个人也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不受原生家庭的负面侵扰,那么就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复原力吧。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晨读六点半』

  举报/反馈